解释成语“夏鼎商彝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夏鼎商彝:

拼音:xià dǐng shāng yí
成语简拼:xdsy
注音:ㄒㄧㄚˋ ㄉㄧㄥˇ ㄕㄤ ㄧˊ
发音:("xxzl.com.407230051314");
成语繁体:夏鼎商彜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商彝夏鼎

成语用法:

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古董

成语解释:

夏代的鼎,商代的彝器。泛指古董。

成语出处:

元汤式《一枝花 赠王马杓》套曲:“纵然道夏鼎商彝休将做宝贝啶,也不似他情忺。”

成语例子:

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95回:“入到内进,只见一律都是红木家伙,摆设的都是夏鼎商彝。”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夏” 的基本字义:

一年的第二季:~季。~天。~令。~播。~熟。~粮。 中国朝代名:~代。~历。 指中国:华~。 姓。
含有

“夏” 的成语:

春去夏来
春夏秋冬
夏炉冬扇
无冬无夏
冬温夏凊
春风夏雨
商彝夏鼎
五冬六夏
夏虫朝菌
夏鼎商彝
春诵夏弦
冬裘夏葛
冬日夏云
冬箑夏裘
冬温夏清
广夏细旃
霜凋夏绿
无冬历夏
秋行夏令
夏虫疑冰

“鼎” 的基本字义:

古代烹煮用的器物,一般是三足两耳:铜~。~食(列鼎而食,指豪侈生活)。~镬。 锅:~罐。~锅。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,是政权的象征:~彝。九~。定~。问~。~祚(国运)。 象征三方并立、互相对峙:~峙。~
含有

“鼎” 的成语:

拔山举鼎
钟鸣鼎食
三牲五鼎
革故鼎新
鼎新革故
拔山扛鼎
负衡据鼎
幕燕鼎鱼
商彝夏鼎
夏鼎商彝
瓜分鼎峙
三分鼎立
刀锯鼎镬
鼎铛玉石
鼎镬刀锯
鼎鱼幕燕
举鼎拔山
九鼎大吕
扛鼎抃牛
鼎折餗覆

“商” 的基本字义:

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计划、讨论:~量。~讨。~议。~定。~榷。~酌(商量斟酌)。相~。磋~。洽~。协~。 买卖,生意:~业。~店。~界。~品。~标。 古指行商(坐商为贾,后泛指做买卖的人,亦用以指从事私营
含有

“商” 的成语:

通商惠工
富商大贾
富商巨贾
豪商巨贾
商彝夏鼎
夏鼎商彝
士农工商
移商换羽
引商刻羽
富商蓄贾
引商刻角
含商咀徵
坐贾行商
动如参商
商羊鼓舞
从长商议
一片宫商
叩角商歌
兄弟参商

“彝” 的基本字义:

古代盛酒的器具,亦泛指古代宗庙常用的祭器:~器。~鼎。~尊。 常理,法理:~训(指长辈对后辈的日常训诲)。~伦。~常。~章。 中国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于四川省、云南省和贵川省:~族。~人。
含有

“彝” 的成语:

商彝夏鼎
夏鼎商彝
彝伦攸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