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巴俚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巴俚:

拼音:bā lǐ
注音:ㄅㄚ ㄌㄧˇ

词语解释:

巴 地民间歌谣。用以对自作诗文的谦称。 唐 孟浩然 《和张明府登鹿门山》:“谬承 巴 俚和,非敢应同声。”

词语分字解释:

“巴” 的基本字义:

粘结着的东西:泥~。锅~。 粘贴,依附在别的东西上:饭~锅了。~结别人。 贴近:前不~村,后不~店。 盼,期望:~望。 张开:~着眼睛。 古国名,在今中国四川省东部。 中国四川省东部,泛指四川:~蜀。~山蜀

含有“巴” 的词语:

胡二巴越
狠巴巴
哈肋巴
哈巴狗
哈巴儿
哈巴
皱皱巴巴
皱巴巴
窄巴巴
窄巴
砸巴
盐巴
烟锅巴
通巴
涩巴巴
桑给巴尔
热巴
珞巴族
栾巴噀酒
留尾巴

“俚” 的基本字义:

民间的,通俗的:~俗(粗俗)。~语。~歌。~曲。

含有“俚” 的词语:

乡俚
下俚
凡俚
无俚
巴俚
市俚
芜俚
村俚
质俚
浅俚
陋俚
哇俚
俗俚
俚谣
俚柔
俚人
俚谚
俚曲
俚子
俚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