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忠鲠不挠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忠鲠不挠:

拼音:zhōng gěng bù náo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
成语用法:
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
成语解释:

鲠:鱼刺,引申为直。指忠诚正直,不肯屈服

成语出处:

《晋书·刘颂传论》:“逮元康之间,贼臣专命,举朝战栗,苟避俎醯,颂以此时,忠鲠不挠。”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忠” 的基本字义:

诚心尽力:~心。~诚。~实。~告。~于。~魂。~义。~贞。效~。赤胆~心。~言逆耳。
含有

“忠” 的成语:

忠君爱国
忠孝两全
尽忠竭力
忠心赤胆
忠肝义胆
忠孝节义
赤胆忠心
公忠体国
孝悌忠信
忠驱义感
义胆忠肝
小忠小信
赤胆忠肝
忠言奇谋
忠君报国
忠臣义士
忠臣孝子
忠臣烈士
忠臣良将
竭智尽忠

“鲠” 的基本字义:

鱼骨:骨~在喉,不吐不快。 鱼骨卡在嗓子里。 直:骨~。~直(同“梗直”、“耿直”)。~言。
含有

“鲠” 的成语:

峭论鲠议
如鲠在喉
食古如鲠
直言骨鲠
忠鲠不挠

“不” 的基本字义:

副词。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~去。~多。~法。~料。~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~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~学无术。~速之客。 单用,做否定性
含有

“不” 的成语:

放纵不拘
梗顽不化
狗彘不如
桀骜不恭
救过不暇
滔滔不竭
磊浪不羁
磊落不凡
没世不渝
忍俊不住
日出不穷
食生不化
誓死不贰
誓死不渝
守节不移
守正不回
水泄不漏
水楔不通
水泄不透
信守不渝

“挠” 的基本字义:

搅,搅动:“使水浊者,鱼~之”。 扰乱,阻止:~乱。阻~。 弯曲(喻屈服):~曲(qū)。~折。~志(屈节从人)。百折不~。 搔,轻轻抓:~痒。
含有

“挠” 的成语:

抓心挠肝
抓耳挠腮
不屈不挠
不挠不屈
不挠不折
临危不挠
持正不挠
撧耳挠腮
挠曲枉直
挠腮撧耳
挠喉捩嗓
守正不挠
挝耳挠腮
百爪挠心
神色不挠
心痒难挠
以指挠沸
挠直为曲
必不挠北
忠鲠不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