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滕薛争长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3热度
- 0评论


滕薛争长:
拼音:téng xuē zhēng zhǎng
注音:ㄊㄥˊ ㄒㄩㄝ ㄓㄥ ㄓㄤˇ
成语繁体:滕薛爭長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用法:
作宾语、定语;指争斗
成语解释:
滕侯与薛侯争夺席位。指争夺尊位或首位
成语出处: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:“十一年春,滕侯、薛侯来朝,争长。”
成语故事:
公元前712年,姬姓滕侯与任姓薛侯同去鲁国朝见鲁隐公,两人都争着排在前头为长。薛侯认为他的祖先分封在前应排在前头,滕侯认为自己是皇族姓应排首位。鲁隐公派羽父去劝说薛侯,薛侯同意让滕侯居上
成语分字解释:
“滕” 的基本字义:
水向上腾涌;引申张口放言:“咸其辅颊舌,~口说也”。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山东省滕县一带。 姓。
含有
“滕” 的成语:
滕薛争长
“薛” 的基本字义:
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山东省滕县南。 古书上指一种蒿类植物。 姓。
含有
“薛” 的成语:
滕薛争长
薛卞之门
“争” 的基本字义:
力求获得,互不相让:~夺。竞~。~长论短。 力求实现:~取。~气。~胜。 方言,差,欠:总数还~多少? 怎么,如何(多见于诗、词、曲):~不。~知。~奈。
含有
“争” 的成语:
争分夺秒
争多论少
争先恐后
争风吃醋
争鸡失羊
争权夺利
争长论短
廷争面折
明争暗斗
龙争虎斗
鸡争鹅斗
暗斗明争
并驱争先
道长争短
斗丽争妍
斗媚争妍
斗色争妍
斗艳争芳
斗艳争辉
斗艳争妍
“长” 的基本字义:
两端的距离:~度。 长度大,与短相对,指空间,亦指时间:~短。~空。~短句(词的别名)。~夜(a.漫长的黑夜;b.喻黑暗的日子)。~风破浪(喻志趣远大)。~歌代哭(以歌代哭)。 优点,专精的技能:特~。
含有
“长” 的成语:
长袖善舞,多钱善贾
不因一事,不长一智
有话则长,无话则短
有话便长,无话就短
各以所长,相轻所短
青山不老,绿水长存
经一失,长一智
孤阴不长,独阳不生
经一事,长一智
长安居大不易
日近长安远
有话即长,无话即短
孤阴则不生,独阳则不长
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
寸有所长
女长当嫁
女长须嫁
日短心长
水长船高
节中长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