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搓手顿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3热度
- 0评论


搓手顿脚:
拼音:cuō shǒu dùn jiǎo
成语简拼:csdj
发音:("xxzl.com.4071928543276");
成语繁体:搓手頓脚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
近义词:搓手顿足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焦急的样子
成语解释:
形容焦急不耐烦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:
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34回:“县太爷急的搓手顿脚,叫了签稿,请了刑名师爷,大家斟酌,想不出一个法子。”
成语例子:
县太爷急的搓手顿脚,叫了签稿,请了刑名师爷,大家斟酌,想不出一个法子。(清 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三十四回)
英语翻译:wring one's hands and stamp one's feet (become anxious and impatient)
成语分字解释:
“搓” 的基本字义:
两个手掌相对或一个手掌放在别的东西上擦:揉~。~弄。~洗。~澡。~手。~绳。
含有
“搓” 的成语:
搓手跺脚
顿足搓手
搓手顿脚
搓绵扯絮
搓粉抟朱
搓粉团朱
“手” 的基本字义:
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:~心。棘~(形容事情难办,像荆棘刺手)。着(zhuó)~(开始做,动手)。~不释卷。 拿着:人~一册。 亲自动手:~稿。~迹。~令。~书(a.笔迹;b.亲笔书信)。 技能、本领:~法(技巧
含有
“手” 的成语:
唾手而得
神枪手
垂手侍立
吹鼓手
左右手
大手笔
三只手
一手包揽
一把手
杀手锏
多面手
白手兴家
顺手牵羊
空手套白狼
白手成家
斫轮老手
以手加额
一手包办
袖手旁观
一举手之劳
“顿” 的基本字义:
很短时间的停止:停~。~宕。抑扬~挫。 忽然,立刻,一下子:~然。~即。~悟。茅塞~开。 叩,跺:~首再拜。 处理,设置:安~。整~。 疲乏:困~。劳~。 书法上指运笔用力向下而暂不移动:横的两头都要~一
含有
“顿” 的成语:
摇首顿足
顿足搓手
捶胸顿脚
抑扬顿挫
顿足捶胸
顿足不前
顿口无言
搓手顿脚
捶胸顿足
顿挫抑扬
顿纲振纪
顿脚捶胸
流离颠顿
撧耳顿足
椎心顿足
椎胸顿足
椎膺顿足
指手顿脚
抚膺顿足
铿锵顿挫
“脚” 的基本字义:
人和某些动物身体最下部接触地面的部分:~心。~掌。~背。~跟。~步。~印。~法(指踢球、踢毽等的技巧)。~镣。~踏实地(形容做事实事求是,不浮夸)。 最下部:~注。山~。墙~。 剩下的废料,渣滓:下~料
含有
“脚” 的成语:
手慌脚乱
手慌脚忙
顾头不顾脚
动手动脚
笨手笨脚
三拳两脚
指手划脚
札手舞脚
一手一脚
一步一个脚印
缩手缩脚
束手束脚
三脚两步
脚不沾地
捶胸顿脚
跌脚捶胸
跌脚绊手
毡袜裹脚靴
指手画脚
小手小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