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明正典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明正典刑:

拼音:míng zhèng diǎn xíng
成语简拼:mzdx
注音:ㄇㄧㄥˊ ㄓㄥˋ ㄉㄧㄢˇ ㄒㄧㄥˊ
发音:("xxzl.com.40807175215342");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
成语用法:

偏正式;作谓语;指依照法律公开处以极刑

成语解释:

明:表明;正:治罪;典刑:法律。依照法律处以极刑。旧时多用于处决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。

成语出处:

宋 吕颐浩《辞免赴召乞纳节致仕札子》:“如是托疾,自当明正典刑;如委实抱病,伏望天慈,放臣闲退。”

成语例子:

郭沫若《不要怕死》:“已经明正典刑的汉奸们的供状,我觉得应该详细地记录出来。”
英语翻译:carry out a capital punishment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明” 的基本字义:

亮,与暗相对:~亮。~媚。~净。~鉴(a.明镜;b.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;c.明察)。~灭。~眸。~艳。~星。~珠暗投(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,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)。 清楚:~白。~
含有

“明” 的成语:

来路不明
奖罚分明
自作聪明
察察为明
明月入怀
泾渭自明
明如指掌
明珠投暗
赏罚信明
偶烛施明
无明火起
光明灿烂
明珠夜投
明珠生蚌
明月入抱
眉目分明
昏镜重明
慈明无双
明赏不费
明若观火

“正” 的基本字义:

不偏斜,与歪相对:~午。~中(zhōng )。~襟危坐。 合于法则的:~当(dāng)。~派。~楷。~规。~大光明。~言厉色。拨乱反~。 合于道理的:~道。~确。~义。~气。 恰好:~好。~中(zhōng )下怀。
含有

“正” 的成语:

量凿正枘
守正不挠
正本澄源
正大堂煌
正法直度
正冠纳履
正己守道
正容亢色
正色直绳
正视绳行
正言厉颜
直言正谏
正色危言
正身率下
正身明法
正声雅音
正言直谏
正直无邪
中正无邪
中正无私

“典” 的基本字义:

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:~籍。字~。词~。经~。引经据~。 标准,法则:~章。~制。~故(a.典制和掌故;b.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)。~范。~雅。~礼。~型。 指典礼:盛~。大~。 主持,主管:~试(
含有

“典” 的成语:

引经据典
高文典册
焚典坑儒
高文典策
雍容典雅
有典有则
典册高文
高文雅典
隆恩旷典
典妻鬻子
三坟五典
词华典赡
典谟训诰
五典三坟
枕典席文
言不谙典
数典忘祖
不刊之典
不易之典
典则俊雅

“刑” 的基本字义:

对犯罪的处罚:~罚。~法。~律。~事。执~。服~。 特指对犯人的体罚:~讯。受~。~具。
含有

“刑” 的成语:

政简刑清
严刑峻法
繁刑重赋
讳兵畏刑
隆刑峻法
决狱断刑
繁刑重敛
僭赏滥刑
明刑不戮
明刑弼教
严刑峻制
义刑义杀
刑仁讲让
详刑慎罚
省刑薄敛
刑措不用
扑作教刑
刑天争神
威刑肃物
非刑拷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