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浅闻小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7热度
- 0评论


浅闻小见:
拼音:qiǎn wén xiǎo jiàn
成语繁体:淺聞小見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用法:
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自谦等
成语解释:
闻:见识。学问浅薄,见解不高
成语出处:
明·王守仁《尊经阁记》:“习训诂,传记诵,没溺于浅闻小见,以涂天下之耳目。”
成语分字解释:
“浅” 的基本字义:
从表面到底或外面到里面距离小的,与深相对:深~。~滩。~海。屋子进深~。 不久,时间短:年代~。 程度不深的:这篇文章很~。~薄。~尝。~见。~近。~陋。 颜色淡薄:~红。~淡。
含有
“浅” 的成语:
德薄望浅
浅见寡识
浅斟低酌
没深没浅
学浅才疏
深入浅出
浅见寡闻
轻虑浅谋
才疏学浅
低吟浅唱
才蔽识浅
单见浅闻
德浅行薄
凡才浅识
学疏才浅
才疏识浅
分浅缘薄
浅希近求
浅闻小见
浅见薄识
“闻” 的基本字义:
听见:~诊。~听。~讯。博~强记。~过则喜。~鸡起舞(听到荒鸡鸣而起舞,喻志士及时奋发)。 听见的事情,消息:新~。传~。见~。 出名,有名望:~人。~达。 名声:令~(好名声)。丑~。 用鼻子嗅气味:你
含有
“闻” 的成语:
轶闻遗事
多闻强记
逖听远闻
僾见忾闻
尊闻行知
款启寡闻
謏闻浅说
传闻失实
耳闻不如眼见
耳不忍闻
鸦雀无闻
鸡犬相闻
传闻不如亲见
鸡犬不闻
晋惠闻蛙
名闻天下
声闻过实
诟如不闻
声闻过情
闻名不如见面
“小” 的基本字义:
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,与大相对:~雨。矮~。短~精悍。 范围窄,程度浅,性质不重要:~事。~节。~题大作。~打~闹。 时间短:~坐。~住。 年幼小,排行最末:~
含有
“小” 的成语:
养小防老,积谷防饥
小时了了,大未必佳
智欲圆而行欲方,胆欲大而心欲小
小才大用
小题大做
器小易盈
雀小脏全
火烛小心
小隙沉舟
小中见大
小怯大勇
非通小可
登山小鲁
自用则小
小黠大痴
小德出入
小道大成
褚小怀大
胆小鬼
出山小草
“见” 的基本字义:
看到:看~。罕~。~微知著。~义勇为。~异思迁。 接触,遇到:怕~风。~习。 看得出,显得出:~效。相形~绌。 (文字等)出现在某处,可参考:~上。~下。 会晤:会~。接~。 对事物观察、认识、理解:~解
含有
“见” 的成语:
见幾而作
见可而进
见机而作
因难见巧
见几而作
见世生苗
一见了然
一偏之见
榆枋之见
不少概见
穴见小儒
自知而不自见
兴师见罪
囿于见闻
如见其人
不见舆薪
见骥一毛
见马克思
寻短见
梦见周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