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忠言谠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忠言谠论:

拼音:zhōng yán dǎng lùn
成语繁体:忠言讜論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
成语用法:

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
成语解释:

谠:正直。出言忠诚,立论正直

成语出处:

宋·宋孝宗《经进东坡文集序》:“故赠太师谥文忠苏轼,忠言谠论,立朝大节,一时廷臣无出其右。”

成语例子:

《元史·赵与票传》:“朝廷立法多所咨访,与票忠言谠论,无所顾惜。进直学士,特侍讲。”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忠” 的基本字义:

诚心尽力:~心。~诚。~实。~告。~于。~魂。~义。~贞。效~。赤胆~心。~言逆耳。
含有

“忠” 的成语:

忠君爱国
忠孝两全
尽忠竭力
忠心赤胆
忠肝义胆
忠孝节义
赤胆忠心
公忠体国
孝悌忠信
忠驱义感
义胆忠肝
小忠小信
赤胆忠肝
忠言奇谋
忠君报国
忠臣义士
忠臣孝子
忠臣烈士
忠臣良将
竭智尽忠

“言” 的基本字义:

讲,说:~说。~喻。~道。~欢。~情。~必有中(zhòng )(一说就说到点子上)。 说的话:~论。~辞(亦作“言词”)。语~。~语。~简意赅。 汉语的字:五~诗。七~绝句。洋洋万~。 语助词,无义:~归于好
含有

“言” 的成语:

言之有故
以言举人
以言为讳
溢于言外
造言生事
正色直言
直言无讳
直言无隐
逆耳良言
托于空言
托之空言
托诸空言
言有尽而意无穷
正言不讳
直言取祸
一言而定
一言定交
一言订交
一概而言
仗义直言

“谠” 的基本字义:

正直的(言论):~议。~论。~言。~辞。
含有

“谠” 的成语:

谠言嘉论
谠言直声
危言谠论
忠言谠论
直言谠议
谠论侃侃

“论” 的基本字义:

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:~断。~点。~辩。~据。~者。议~。讨~。辩~。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、理论和言论:理~。舆~。专~。社~。 学说,有系统的主张:系统~。 看待:一概而~。 衡量,评定:~罪。~功行
含有

“论” 的成语:

齿牙馀论
拨万论千
长谈阔论
成千论万
放言高论
高谈虚论
衡短论长
闳言高论
面争庭论
虚论高议
论长说短
论道经邦
论德使能
论短道长
论功封赏
论黄数白
论世知人
评头论脚
数黑论白
说长论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