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借交报仇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7热度
- 0评论


借交报仇:
拼音:jiè jiāo bào chóu
成语简拼:jjbc
注音:ㄐㄧㄝ ˋ ㄐㄧㄠ ㄅㄠˋ ㄔㄡˊ
发音:("xxzl.com.40806302213344");
成语繁体:借交報讎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借客报仇、借身报仇
成语用法:
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;指舍身助人报仇
成语解释:
帮助别人报仇。
成语出处: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游侠列传》:“慨不快意,身所杀甚众,以躯借交报仇。”
成语分字解释:
“借” 的基本字义:
暂时使用别人的财物等:~用。~阅。~账。~据。~条。 暂时把财物等给别人使用:~钱给人。 假托:~口。~端。~故。~代。~景。~喻。~题发挥。 依靠:凭~。~势。
含有
“借” 的成语:
有借无还
借面吊丧
借身报仇
借镜观形
借寇赍盗
凭城借一
探丸借客
借他人酒杯,浇自己块垒
借贼兵,赍盗粮
借寇兵,赍盗粮
赍盗粮,借贼兵
草船借箭
借书留真
借古喻今
借公行私
借景生情
借篷使风
借尸还阳
借水推船
借水行舟
“交” 的基本字义:
付托,付给:~活儿。~卷。~差。 相错,接合:~点。~界。~错。~相。~辉。~响乐。 互相来往联系:~流。~易。~涉。 与人相友好:~朋友。~契。 一齐,同时:~并。~作。风雨~加。 两性和合:性~。杂~
含有
“交” 的成语:
饥寒交至
涕泪交集
贫病交侵
涕泪交垂
涕泪交加
涕泪交零
涕泪交下
涕泗交流
涕泗交下
涕泗交颐
阴阳交错
哀喜交并
饥渴交迫
青黄不交
函电交驰
眼不交睫
杯觥交错
履舄交错
日月交食
水米无交
“报” 的基本字义:
传达,告知:~告。~喜。~捷。~考。~请(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)。~废。 传达消息和言论的文件、信号或出版物:简~(文字较短、内容简略的书面报告,印发给有关部门)。电~。情~。晚~。画~。~端。 回答:
含有
“报” 的成语:
实报实销
报喜不报忧
知恩报恩
现世现报
活眼现报
跋来报往
通风报信
投桃报李
报仇雪恨
断烂朝报
报李投桃
借身报仇
通风报讯
雪耻报仇
知恩报德
托公报私
报怨雪耻
忠君报国
轻事重报
春祈秋报
“仇” 的基本字义:
深切的怨恨:~敌。~恨。~视。疾恶如~。同~敌忾(全体一致痛恨敌人)。
含有
“仇” 的成语:
国恨家仇
千仇万恨
新仇旧恨
深仇大恨
亲痛仇快
旧恨新仇
苦大仇深
国仇家恨
报仇雪恨
旧仇宿怨
深仇重怨
解剑拜仇
借身报仇
深仇宿怨
雪耻报仇
深仇积恨
敌忾同仇
举仇举子
夫妻无隔宿之仇
夫妻无隔夜之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