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伶仃孤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4
- 7热度
- 0评论


伶仃孤苦:
拼音:líng dīng gū kǔ
成语简拼:ldgk
注音:ㄌㄧㄥˊ ㄉㄧㄥ ㄍㄨ ㄎㄨˇ
发音:("xxzl.com.4071949104111");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孤苦伶仃
成语用法:
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孤独困苦,无依无靠
成语解释:
伶仃:孤独,没有依靠。孤单困苦,没有依靠。
成语出处:
晋 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伶仃孤苦,至于成立。”
成语例子:
梁遇春《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(一)》:“两个伶仃孤苦的人何妨互相给点安慰呢!”
成语故事:
晋武帝统一全国后,推行“以孝治天下”,提倡孝敬父母,尊重老人。他想启用西蜀尚书郎李密,就下诏书任命李密为郎中。李密不愿出来做官,就写《陈情表》上书晋武帝,说自己的祖母形影相吊、孤苦伶仃,待伺候祖母后再出来做官
英语翻译:lonely
成语分字解释:
“伶” 的基本字义:
〔~仃〕孤独。 〔~俐〕聪明;灵活。 〔~俜〕孤独的样子。 旧时称以演戏为职业的人:优~。名~。~官(古代乐官)。
含有
“伶” 的成语:
千伶百俐
孤苦伶仃
聪明伶俐
百伶百俐
伶牙俐齿
俐齿伶牙
伶仃孤苦
伶俐乖巧
伶牙俐嘴
伶牙利齿
伶伶仃仃
利齿伶牙
瘦骨伶仃
“仃” 的基本字义:
〔伶~〕见伶。
含有
“仃” 的成语:
孤苦伶仃
伶仃孤苦
伶伶仃仃
孤苦仃俜
瘦骨伶仃
“孤” 的基本字义:
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:~儿。遗~。托~。~寡鳏独(孤儿,寡妇,无妻或丧妻的人,年老无子女的人)。 单独:~单。~独。~立。~僻。~傲。~茕(单独无依然)。~介。~身。~危。~芳自赏。~苦伶仃。~掌难
含有
“孤” 的成语:
抚孤恤寡
孤孤单单
遗老孤臣
闲云孤鹤
人单势孤
孤舟独桨
孤立无助
苦心孤诣
孤鸿寡鹄
孤臣孽子
孤云野鹤
孤陋寡闻
孤儿寡妇
鳏寡孤独
孤苦伶仃
孤立无援
孤家寡人
断雁孤鸿
称孤道寡
孤标傲世
“苦” 的基本字义:
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,与甘相对:甘~。~胆。~瓜。 感觉难受的:~境。~海(原为佛教用语,后喻很苦的环境)。~闷。含辛茹~。吃~耐劳。~恼。 为某种事所苦:~雨。~旱。~夏。~于(a.对某种情况感到苦脑;
含有
“苦” 的成语:
苦大仇深
济苦怜贫
艰苦朴素
坚苦卓绝
艰难困苦
含辛茹苦
孤苦伶仃
甘瓜苦蒂
分甘共苦
愁眉苦脸
瞑思苦想
劳形苦心
甘苦与共
劳心苦思
伶仃孤苦
愁眉苦眼
分甘同苦
攻苦食俭
孤苦零丁
含辛忍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