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潸然泪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5
- 6热度
- 0评论


潸然泪下:
拼音:shān rán lèi xià
成语简拼:srlx
发音:("xxzl.com.40805442010933");
成语繁体:澘然涙下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热泪盈眶、泪如雨下
反义词:捧腹大笑、眉开眼笑、喜笑颜开
成语用法:
偏正式;作谓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解释:
潸然:流泪的样子。形容泪流不止。
成语出处:
宋 马廷鸾《题汪水云诗》:“余展读甲子初作,微有汗出,读至丙子诸作,潸然泪下。”
成语正音:潸,不能读作“juān”。
成语辨形:潸,不能写作“潜”。
成语例子:
林冲见说了,潸然泪下,自此杜绝了心中挂念。(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二十回)
英语翻译:drop a few silent tears
日语翻译:さんぜんと涙を下(くだ)す
俄语翻译:слёзы покатились из глаз
成语分字解释:
“潸” 的基本字义:
形容流泪:~然。~~(流泪不止)。~泫(流泪的样子)。
含有
“潸” 的成语:
潸然泪下
“然” 的基本字义:
对,是:~否。不~。不以为~。 以为对,答应,信守:~纳(以为对而采纳)。~诺(许诺,信守诺言)。 这样,如此:当~。~后。~则。 表示一种语气(a.表决定,犹焉,如“寡人愿有言~”;b.表比拟,犹言一般,
含有
“然” 的成语:
恬然自得
茫然失措
茫然若迷
茫然费解
荡然无余
荡然无遗
勃然不悦
泰然居之
萧然尘外
惘然如失
焕然冰释
绰然有余
渺然一身
喟然而叹
慨然领诺
愤然作色
斐然可观
溘然而逝
溘然而去
嫣然含笑
“泪” 的基本字义:
眼里流出的水:眼~。~痕。~水。~眼。~珠。~盈盈。声~俱下。
含有
“泪” 的成语:
一字一泪
泪干肠断
哭天抹泪
吞声忍泪
吞声饮泪
泪眼愁眉
情天泪海
眼泪汪汪
珠泪偷弹
涕泪交流
血泪斑斑
泪眼汪汪
泪流满面
涕泪交集
涕泪交垂
涕泪交加
涕泪交零
涕泪交下
声泪俱发
哭眼抹泪
“下” 的基本字义:
位置在低处的,与上相对:~层。~款。 等级低的:~级。~品。~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)。~里巴人(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,常与“阳春白雪”对举)。 方面,方位:两~都同意。 次
含有
“下” 的成语:
对证下药
河汾门下
赧颜汗下
牛口之下
贞下起元
自郐以下
自郐而下
一鼓而下
九原之下
下帷攻读
折节下贤人
折节下谋士
卒擅天下
京辇之下
畎亩下才
辇毂之下
辙环天下
鞭笞天下
寄人门下
放下包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