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五侯九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五侯九伯:

拼音:wǔ hóu jiǔ bó
注音:ㄨˇ ㄏㄡˋ ㄐㄧㄨˇ ㄅㄛˊ
成语繁体:五矦九伯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五侯七贵

成语用法:

作主语、宾语;指贵族

成语解释:

五侯: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五等诸侯;九伯:九州之长。泛指天下诸侯

成语出处:
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:“五侯九伯,女实征之,以夹辅周室。”

成语例子:

《旧唐书·哀帝纪论》:“五侯九伯,无非问鼎之徒;四岳十连,皆畜无君之迹。”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五” 的基本字义:

数名,四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):~彩。~官。~谷。~金。~代(中国朝代名,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)。~帝(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,通常指黄帝、颛顼、帝喾、唐尧、
含有

“五” 的成语:

十围五攻
五虚六耗
五风十雨
五雀六燕
五脊六兽
五角六张
五合六聚
三汤五割
四纷五落
五藏六府
五典三坟
五鼎万钟
五积六受
五劳七伤
五石六鹢
咸五登三
三台五马
五类杂种
五侯九伯
五雷轰顶

“侯” 的基本字义:

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:~爵。~门。公~。封~。诸~。 古代用作士大夫之间的尊称。 姓。
含有

“侯” 的成语:

拜相封侯
王侯将相
拜将封侯
五侯七贵
侯王将相
侯服玉食
五侯九伯
狗续侯冠
李广不侯
侯门如海
和氏之璧,隋侯之珠
挟天子而令诸侯
窃钩者诛,窃国者侯
挟天子以令诸侯
富比王侯
文房四侯
挟天子令诸侯
隋侯之珠
五侯蜡烛
万家之侯

“九” 的基本字义:

数目,八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):~归。 泛指多次或多数:~死一生。~霄云外。
含有

“九” 的成语:

十亲九眷
十死九活
四海九州
十清九浊
接三换九
九垓八埏
九烈三贞
九洲四海
九儒十丐
九鼎大吕
三旬九食
九流百家
九衢三市
三槐九棘
十拷九棒
言十妄九
一匡九合
轻重九府
八索九丘
八花九裂

“伯” 的基本字义:

兄弟排行次序:~仲(指兄弟的次第,喻事物不相上下)。 父亲的哥哥:~~。~父。~母。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:老~。世~。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:~爵。 旧时对文章、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:“海内文章~”。
含有

“伯” 的成语:

伯劳飞燕
伯歌季舞
伯埙仲篪
五侯九伯
称王称伯
河伯为患
伯乐一顾
行比伯夷
伯虑愁眠
伯道无儿
伯玉知非
龙伯钓鳌
伯俞泣杖
伯仁由我而死
一时伯仲
将伯之助
将伯之呼
相惊伯有
风魔九伯
不分伯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