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数九寒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数九寒天: 拼音:shǔ jiǔ hán tiān注音:ㄕㄨˇ ㄐㄧㄨˇ ㄏㄢˊ ㄊㄧㄢ成语繁体:數九寒天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数九天反义词:三伏天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冷天 成语解释: 数九:从冬至起,每九天为一“九”,三九、四九最寒冷。最寒冷的那些日子 成语出处: 清·无名氏《隔帘花影》第十回:“到了那十二月,数九寒天,下的大

解释成语“一龙九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龙九种: 拼音:yī lóng jiǔ zhǒng成语繁体:一龍九種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龙生九子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一条龙有九种品质的子孙。比喻同一父母的子女,有好坏不同 成语出处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九回:“俗语说的好,‘一龙九种,种种各别’,未免人多了就有龙蛇混杂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一” 的

解释成语“九十春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九十春光: 拼音:jiǔ shí chūn guāng成语繁体:九十萅光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九十:90天;春光:指春天。指整个春天 成语出处: 五代·南唐·陈陶《春归去》:“九十春光在何处?古人今人留不住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吴锡麟《送春》:“落花飞絮满烟波,九十春光去似梭。” 成语分字

解释成语“浊酒一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浊酒一杯: 拼音:zhuó jiǔ yī bēi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浊:浑浊。指酒质差而且有限,聊以自娱或排遣 成语出处: 三国·魏·嵇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浊酒一杯,弹琴一曲,志愿毕矣。” 成语例子: 唐·杜之松《答王绩书》:“浊酒一杯,清琴数弄,诚足乐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浊” 的基

解释成语“阳九之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阳九之会: 拼音:yáng jiǔ zhī huì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阳九之厄、阳九百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阳九:古代以4617年为一元,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个灾难。道家以3300年为小百六。阳九有天灾,百六有地灾。指灾厄之年 成语出处: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司马朗传》:“明公以高世之德,遭阳九之会,清除群秽,

解释成语“九死一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九死一生: 拼音:jiǔ sǐ yī shēng成语简拼:jsys注音:ㄐㄧㄨˇ ㄙㄧˇ ㄧ ㄕㄥ发音:(\"xxzl.com.4071912582591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死里逃生反义词:安如磐石、安如泰山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表示人的经历 成语解释: 九:表示次数或多数。形容多次经历生死危险而幸存。比喻情况极其危

解释成语“风华浊世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风华浊世: 拼音:fēng huá zhuó shì注音:ㄈㄥ ㄏㄨㄚˊ ㄓㄨㄛˊ ㄕㄧˋ成语繁体:風華濁丗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指佼佼不凡 成语出处: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6回:“他一看,见是个风华浊世的佳公子,先觉得人如其文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风” 的基本字义: 空气流动的现象。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

解释成语“凤引九雏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凤引九雏: 拼音:fèng yǐn jiǔ chú成语简拼:fyjc注音:ㄈㄥˋ ㄧㄣˇ ㄐㄧㄨˇ ㄔㄨ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406277260\"); 成语繁体:鳳引九雛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时局 成语解释: 《晋书·穆帝纪》:“(升平四年)二月,凤凰将九雏见于丰城。”后以“凤引九雏”为天下太平、社

解释成语“十转九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十转九空: 拼音:shí zhuǎn jiǔ kōng成语简拼:szjk注音:ㄕㄧˊ ㄓㄨㄢˇ ㄐㄧㄨˇ ㄎㄨㄙ成语繁体:十轉九空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十次去九次空着手回来。形容赌博经常输钱。 成语出处: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二:“岂知家私有数,经不得十转九空,似此三年,渐渐凋耗。” 成

解释成语“九世同居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九世同居: 拼音:jiǔ shì tóng jū成语繁体:九丗同居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四世同堂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大家庭 成语解释: 九世:九代。九代人居住在一起不分家 成语出处: 《新唐书·孝友传序》:“张公艺九世同居,北齐东安王乐、隋大使梁子恭躬慰抚,表其门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九” 的基本字义: 数目,八加一(

解释成语“浊醪粗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浊醪粗饭: 拼音:zhuó láo cū fàn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浊醪:浊酒。指简单粗糙的饮食 成语出处: 唐·杜甫《清明二首》诗:“钟鼎山林各天性,浊醪粗饭任吾年。” 成语例子: 宋·陆游《秋夜》诗:“老病龙钟不入城,浊醪粗饭饯余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浊” 的基本字义: 水不清,不干净:浑~。污~。~浪

解释成语“九旋之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九旋之渊: 拼音:jiǔ xuán zhī yuān成语繁体:九鏇之淵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多用于人 成语解释: 九:多数;旋:旋窝;渊:深渊。旋窝多的深渊。比喻智谋深广 成语出处: 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:“建心乎窈冥之野,藏志乎九旋之渊,虽有明目,孰能窥其情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九” 的基本字义: 数目,八加一(

解释成语“屏风九叠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屏风九叠: 拼音:píng fēng jiǔ dié注音:ㄆㄧㄥˊ ㄈㄥ ㄐㄧㄨˇ ㄉㄧㄝ ˊ成语繁体:屏風九曡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重山等 成语解释: 屏风:室内挡风器物,比喻山峦;叠:重叠。山峦重重叠叠 成语出处: 唐·李白《庐山谣》诗:“庐山秀出南斗旁,屏风九叠云锦张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屏” 的基本字义:

解释成语“阳九百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阳九百六: 拼音:yáng jiǔ bǎi liù注音:ㄧㄤˊ ㄐㄧㄨˇ ㄅㄞˇ ㄌㄧㄨˋ成语繁体:陽九百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阳九之厄、阳九之会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阳九:古代以4617年为一元,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个灾难。道家以3300年为小百六。阳九有天灾,百六有地灾。指灾厄之年 成语出处: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

解释成语“九五之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九五之尊: 拼音:jiǔ wǔ zhī zūn成语简拼:jwzz发音:(\"xxzl.com.40805460311047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九五之位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指帝王的尊位 成语解释: 九五:指帝位。旧指帝王的尊位。 成语出处: 《周易 干》:“九五,飞龙在天,利见大人。” 成语例子: 接成汤之胤,位九五之尊,承帝王之

解释成语“羿射九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羿射九日: 拼音:yì shè jiǔ rì成语简拼:ysjr发音:(\"xxzl.com.4080429178265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后羿射日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为民除害 成语解释: 形容为民除害的英勇行为。 成语出处: 汉·刘安《淮南子》 成语例子: 毛泽东《矛盾论》:“神话中的许多变化,例如《山海经》中所说的‘夸父追日’,《淮南子

解释成语“八街九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八街九陌: 拼音:bā jiē jiǔ mò成语简拼:bjjm发音:(\"xxzl.com.4071942553838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大街小巷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指城市 成语解释: 形容城市的街道纵横,市面繁华。 成语出处: 《三辅旧事》:“长安城中,八街九陌。” 成语例子: 这场战争过后,昔日的八街九陌已成一片废墟 成语分

解释成语“一生九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生九死: 拼音:yī shēng jiǔ sǐ成语简拼:ysjs注音:ㄧ ㄕㄥ ㄐㄧㄨˇ ㄙ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6415614126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九死一生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表示人的经历 成语解释: 谓经历多次生命危险而幸存。 成语出处: 明·刘道开《畴昔》诗:“畴昔干戈里,飘零剩此身;一生九死客,两代六朝人。

解释成语“清渭浊泾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清渭浊泾: 拼音:qīng wèi zhuó jīng成语简拼:qwzj注音:ㄑㄧㄥ ㄨㄟˋ ㄓㄨㄛˊ ㄐㄧㄥ发音:(\"xxzl.com.4072113396753\"); 成语繁体:清渭濁涇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泾渭分明、浊泾清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:“泾以渭浊,湜湜其沚。”孔颖达疏:“泾

解释成语“泾清渭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泾清渭浊: 拼音:jīng qīng wèi zhuó成语简拼:jqwz发音:(\"xxzl.com.407182652903\"); 成语繁体:涇清渭濁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泾渭分明反义词:泾渭不分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界限分明 成语解释: 泾水清,渭水浊。比喻人品的高下和事物的好坏,显而易见。 成语出处: 《诗经 邶风 谷风》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