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涉危履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涉危履险:

拼音:shè wēi lǚ xiǎn
成语繁体:涉危履險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涉艰履危

成语用法:
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的处境

成语解释:

涉:经历;履:踩踏。身涉危难,经历险阻。形容闯过重重困难

成语出处: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度尚传》:“磐身婴甲胄,涉危履险,讨击凶患,斩駗渠帅,余尽鸟窜冒遁,还奔荆州。”
英语翻译:brave all sacrifices and hardships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涉” 的基本字义:

步行过水:~渡。~江。跋~。 到,经历:~世(经历世事)。~历。~险。~足。 牵连,关连:~及。~嫌。~外(涉及与外国关系的)。交~。牵~。~猎。 动,着(zhuó):~笔。
含有

“涉” 的成语:

爬山涉水
跋山涉川
涉海登山
登山涉水
涉危履险
涉水登山
翻山涉水
人涉卬否
涉艰履危
荆人涉澭
三豕涉河
负重涉远
涉笔成雅
跋涉长途
远涉重洋
跋涉山川
若涉渊冰
若涉渊水
窥涉百家
涉世未深

“危” 的基本字义:

不安全:~险。~殆。~言(a.故意说吓人的话;b.直言)。~难(nàn )。~如累(lěi )卵。 损害:~害。~及。 高的,陡的:~石。~樯。 使人惊奇的:~言耸听。 端正的,正直的:正襟~坐。“邦有道,~言
含有

“危” 的成语:

兵凶战危
拨乱济危
扶危定倾
扶危济急
扶危拯溺
见危致命
救难解危
居安虑危
临危不挠
履险蹈危
危言高论
忧盛危明
拯溺扶危
登高履危
救死扶危
力尽神危
处安思危
扶危持倾
扶困济危
治乱安危

“履” 的基本字义:

鞋:西装革~。削足适~。 践踩,走过:~历(a.个人的经历;b.记载履历的文件)。~任。~险如夷(走在险峻的地方,像走在平坦的路上,喻身处险境而不畏惧,又喻安全地度过险境)。如~薄冰(身临其境)。 步伐:步
含有

“履” 的成语:

西装革履
履薄临深
不衫不履
冠上履下
临深履薄
承星履草
戴清履浊
戴霜履冰
戴玄履黄
蹈仁履义
含霜履雪
据义履方
履穿踵决
履仁蹈义
履汤蹈火
履险蹈危
履盈蹈满
遗簪坠履
整冠纳履
登锋履刃

“险” 的基本字义:

可能遭受的灾难:危~。风~。冒~。探~。保~。铤而走~。 可能发生灾难的:~象。~情。~境。~峰。~恶。 要隘,不易通过的地方:~隘。~厄。~固。天~。 存心狠毒:~毒。阴~。 几乎,差一点:~胜。~些。
含有

“险” 的成语:

阴险歹毒
暗礁险滩
险阻艰难
山高水险
千难万险
艰难险阻
出夷入险
津关险塞
履险蹈危
行险侥幸
地远山险
涉危履险
猪卑狗险
通险畅机
险陂倾侧
险象环生
冒险主义
长江天险
铤而走险
挺而走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