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心平气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3
- 7热度
- 0评论


心平气定:
拼音:xīn píng qì dìng
成语简拼:xpqd
注音:ㄒㄧㄣ ㄆㄧㄥˊ ㄑㄧˋ ㄉㄧㄥˋ
发音:("xxzl.com.407230526421");
成语繁体:心平氣定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平心静气
反义词:心浮气躁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等
成语解释:
心气平定,没有杂念。
成语出处:
三国·魏·阮籍《乐论》:“言至乐使人无欲,心平气定,不以肉为滋味也。”
成语例子:
宋·苏辙《汉武帝论》:“士大夫心平气定,高不为名所眩,下不为利所怵者,类能知之。”
英语翻译:be in one's sober senses
成语分字解释:
“心” 的基本字义:
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(通称“心脏”):~包。~律。~衰。~悸。 中央,枢纽,主要的:~腹。中~。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,感情等:~理。~曲。~魄。~地。~扉。衷~。~旷神怡。人~惟
含有
“心” 的成语:
忧心悄悄
宅心忠厚
指日誓心
坐上琴心
心如刀锉
心痒难挝
众心成城
专心向公
中心是悼
中心如醉
中心如噎
心亿则乐
史策丹心
甘心鈇钺
至心朝礼
宅心知训
忧心如醉
忧心如薰
忧心如酲
诛心之律
“平” 的基本字义:
不倾斜,无凹凸,像静止的水面一样:~地。~面。~原。 均等:~分。~行(xíng)。抱打不~。公~合理。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,不相上下:~列。~局。~辈。 安定、安静:~安。~服。 治理,镇压:~定。 抑止(
含有
“平” 的成语:
风平波息
秤平斗满
二满三平
平白无辜
平风静浪
七满八平
心平气定
沟满濠平
移风平俗
心和气平
风静浪平
正直公平
平心持正
平静无事
砥平绳直
连车平斗
地平天成
平原督邮
平流缓进
修齐治平
“气” 的基本字义:
没有一定的形状、体积,能自由散布的物体:~体。 呼吸:没~了。~厥。~促。~息。一~呵成。 自然界寒、暧、阴、晴等现象:~候。~温。~象。 鼻子闻到的味:~味。臭~。 人的精神状态:~概。~节。~魄。~派
含有
“气” 的成语:
气吞河山
气吞斗牛
气数已衰
气势熏灼
气夯胸脯
气冠三军
气盖山河
血气未动
血气方壮
志气凌云
神气自若
怒气冲霄
浩气四塞
愤气填膺
意气轩昂
意气相许
意气相合
和气致祥
气冲霄汉
尸居余气
“定” 的基本字义:
不动的,不变的:~额。~价。~律。~论。~期。~型。~义。~都(dū)。~稿。~数(shù)(a.规定数额;b.指天命;c.规定的数额)。断~。规~。鉴~。 使不变动:~案。~罪。决~。确~。 平安,平靖
含有
“定” 的成语:
神安气定
安定团结
君子协定
迟疑不定
约定俗成
一定不易
扶危定乱
安魂定魄
定国安邦
出神入定
扶危定倾
目定口呆
神闲气定
忐忑不定
心平气定
正名定分
心安神定
凝神定气
安心定志
定倾扶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