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忐忑不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3
- 6热度
- 0评论


忐忑不定:
拼音:tǎn tè bù dìng
成语简拼:ttbd
注音:ㄊㄢˇ ㄊㄜˋ ㄅㄨˋ ㄉㄧㄥˋ
发音:("xxzl.com.4072139016995");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
近义词:忐忑不安、忐上忑下
反义词:心安理得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心神不安定
成语解释:
同“忐忑不安”。
成语出处:
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二十六回:“济川被他们说得心中忐忑不定。”
成语例子:
两道听了这话,心里忐忑不定。★清·吴趼人《糊涂世界》卷九
英语翻译:be in fear and trembling
成语分字解释:
“忐” 的基本字义:
〔~忑〕心神不安。
含有
“忐” 的成语:
忐忑不安
忐上忑下
忐忑不定
“忑” 的基本字义:
〔忐~〕见忐。
含有
“忑” 的成语:
忐忑不安
忐上忑下
忐忑不定
“不” 的基本字义:
副词。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~去。~多。~法。~料。~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~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~学无术。~速之客。 单用,做否定性
含有
“不” 的成语:
放纵不拘
梗顽不化
狗彘不如
桀骜不恭
救过不暇
滔滔不竭
磊浪不羁
磊落不凡
没世不渝
忍俊不住
日出不穷
食生不化
誓死不贰
誓死不渝
守节不移
守正不回
水泄不漏
水楔不通
水泄不透
信守不渝
“定” 的基本字义:
不动的,不变的:~额。~价。~律。~论。~期。~型。~义。~都(dū)。~稿。~数(shù)(a.规定数额;b.指天命;c.规定的数额)。断~。规~。鉴~。 使不变动:~案。~罪。决~。确~。 平安,平靖
含有
“定” 的成语:
神安气定
安定团结
君子协定
迟疑不定
约定俗成
一定不易
扶危定乱
安魂定魄
定国安邦
出神入定
扶危定倾
目定口呆
神闲气定
忐忑不定
心平气定
正名定分
心安神定
凝神定气
安心定志
定倾扶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