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椎心顿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- 成语
- 2025-02-03
- 7热度
- 0评论


椎心顿足:
拼音:zhuī xīn dùn zú
成语简拼:zxdz
注音:ㄔㄨㄟˊ ㄒㄧㄣ ㄉㄨㄣˋ ㄗㄨˊ
发音:("xxzl.com.4072336091117");
成语繁体:椎心頓足
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
近义词:椎胸跌足
成语用法:
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悲伤或痛愤时
成语解释:
同“椎胸顿足”。
成语出处:
梁启超《中国积弱溯源论》第四节:“每一循省未尝不椎心顿足,仰天长恸也。”
成语分字解释:
“椎” 的基本字义:
构成高等动物背部中央骨柱的短骨:~骨。脊~。颈~。胸~。尾~。
含有
“椎” 的成语:
椎牛歃血
椎心顿足
椎心呕血
椎心饮泣
椎胸顿足
椎膺顿足
椎锋陷阵
椎轮大辂
剥肤椎髓
大辂椎轮
椎髻布衣
椎心泣血
椎胸跌足
顿足椎胸
椎肤剥髓
椎肤剥体
椎埋狗窃
椎埋屠狗
椎牛发冢
椎天抢地
“心” 的基本字义:
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(通称“心脏”):~包。~律。~衰。~悸。 中央,枢纽,主要的:~腹。中~。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,感情等:~理。~曲。~魄。~地。~扉。衷~。~旷神怡。人~惟
含有
“心” 的成语:
忧心悄悄
宅心忠厚
指日誓心
坐上琴心
心如刀锉
心痒难挝
众心成城
专心向公
中心是悼
中心如醉
中心如噎
心亿则乐
史策丹心
甘心鈇钺
至心朝礼
宅心知训
忧心如醉
忧心如薰
忧心如酲
诛心之律
“顿” 的基本字义:
很短时间的停止:停~。~宕。抑扬~挫。 忽然,立刻,一下子:~然。~即。~悟。茅塞~开。 叩,跺:~首再拜。 处理,设置:安~。整~。 疲乏:困~。劳~。 书法上指运笔用力向下而暂不移动:横的两头都要~一
含有
“顿” 的成语:
摇首顿足
顿足搓手
捶胸顿脚
抑扬顿挫
顿足捶胸
顿足不前
顿口无言
搓手顿脚
捶胸顿足
顿挫抑扬
顿纲振纪
顿脚捶胸
流离颠顿
撧耳顿足
椎心顿足
椎胸顿足
椎膺顿足
指手顿脚
抚膺顿足
铿锵顿挫
“足” 的基本字义:
脚:~下(对对方的敬称)。~迹。~球。~坛。失~。高~(敬辞,称别人的学生)。举~轻重。画蛇添~。 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:鼎~。碗~。 充分,够量:~月。~见。~智多谋。 完全:~以。~色。 值得,够得上:
含有
“足” 的成语:
重足而立,侧目而视
败事有余,成事不足
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
百足之虫,至死不僵
百足之虫,断而不蹶
头痛治头,足痛治足
学然后知不足
学而后知不足
不足为外人道
九鼎不足为重
日计不足,岁计有余
上方不足,下比有余
无所措手足
言者无罪,闻者足戒
百足之虫,至断不蹶
貂不足,狗尾续
百足之虫,至断不僵
言之者无罪,闻之者足以戒
言之无罪,闻之足戒
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