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栖遑之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栖遑之辱:

拼音:qī huáng zhī rǔ
成语繁体:棲遑之辱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
成语用法:

作宾语;指奔波劳苦

成语解释:

栖遑:忙忙碌碌,奔波不定的样子。四处奔忙,不得安居的劳辱

成语出处:

晋·陆机《演连珠》:“利尽万物,不能睿童昏之心;德表生民,不能救栖遑之辱。”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栖” 的基本字义:

鸟禽歇宿:“夫以鸟养养鸟者,宜~之深林”。 居留,停留:~身。~息。~止。~遁(隐居,遁世)。~迟(游息,居住)。
含有

“栖” 的成语:

栖风宿雨
枕山栖谷
山栖谷隐
栖丘饮谷
岩栖谷饮
岩栖谷隐
岩栖穴处
双栖双宿
衔胆栖冰
风餐水栖
凤食鸾栖
栖栖遑遑
山栖谷饮
饮谷栖丘
饮水栖衡
栖栖惶惶
盥耳山栖
鸡栖凤巢
轻尘栖弱草
越鸟南栖

“遑” 的基本字义:

闲暇:不~。未~。 〔~~〕匆忙不安定的样子。亦作“皇皇”。 古同惶,恐惧。
含有

“遑” 的成语:

栖栖遑遑
饥不遑食
食不遑味
谦让未遑
不遑宁处
寝不遑安
栖遑之辱
不遑枚举
不遑宁息
不遑暇食
救过不遑

“之” 的基本字义:

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~心。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~计。不速~客。莫逆~交。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~度外。等闲视~。 代词,这,
含有

“之” 的成语:

急人之危
急人之忧
夺人之爱
尽地主之谊
无缚鸡之力
无立足之地
置之高阁
无用武之地
无立锥之地
大开方便之门
置之脑后
置之度外
置之死地
麾之即去
搏牛之虻
承天之祐
勿谓言之不预也
操之过蹙
操之过激
操之过切

“辱” 的基本字义:

羞耻:羞~。耻~。 使受到羞耻:~骂。侮~。折~。 谦辞,表示承蒙:~承。~赐。 玷污,辜负:~没(mò)。~命。玷~。
含有

“辱” 的成语:

荣辱得失
包羞忍辱
生死荣辱
升迁荣辱
辱身败名
辱门败户
盛衰荣辱
丧权辱国
忍辱含羞
忍辱负重
忍辱含垢
奇耻大辱
君辱臣死
败德辱行
含垢忍辱
进荣退辱
辱国丧师
辱国殃民
丧师辱国
死生荣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