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行尸走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行尸走肉:

拼音:xíng shī zǒu ròu
成语简拼:xszr
注音:ㄒㄧㄥˊ ㄕㄧ ㄗㄡˇ ㄖㄡˋ
发音:("xxzl.com.4071843221574");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近义词:酒囊饭袋、行尸走骨
反义词:虽死犹生

成语用法:

联合式;作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

成语解释:

比喻不动脑筋;不起作用;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。行尸:会走动的尸体。

成语出处:

晋 王嘉《拾遗记 后汉》:“夫人好学,虽死若存;不学者,虽存,谓之行尸走肉耳。”
成语正音:行,不能读作“hánɡ”。
成语辨形:尸,不能写作“师”。

成语例子:

在他们的心目中,任何貌似强大的侵略者,都只不过是一群徒有虚表的行尸走肉而已。(峻青《不尽巨涛滚滚来》)
成语故事:
东汉人任末从小家境贫寒,他勤奋好学,始终坚持自学。他对自己要求活到老、学到老,曾经用荆条作笔,用树液加上烟灰作墨,映着月光读书。他成为一个十分博学的人,收了很多学生,他说人如果不学习就像行尸走肉一样
英语翻译:an utterly worthless person
日语翻译:生(い)けるしかばね
俄语翻译:живой труп
其他语言:un propre à rien
成语谜语:僵尸

成语分字解释:

“行” 的基本字义:

走:~走。步~。旅~。~踪。~百里者半九十。~云流水(喻自然不拘泥)。~远自迩。 出外时用的:~装。~箧。~李。 流通,传递:~销。风~一时。 从事:进~。 流动性的,临时性的:~商。~营。 足以表示品质
含有

“行” 的成语:

顺风行船
顺水行舟
微服私行
一目数行
因公行私
择善而行
膝行而前
信步而行
一百二十行
照功行赏
昼夜兼行
正道直行
鸟兽行
旧家行径
行之惟艰
行而未成
知难而行
苟且行止
狗彘之行
逆天行事

“尸” 的基本字义:

死人的身体:~体。~骸。僵~。借~还魂。 〔~位〕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,如“~~素餐,“~~误国”。 古代祭祀时,代表死者受祭的人。
含有

“尸” 的成语:

行尸走肉
焚尸扬灰
马革盛尸
尸禄素餐
尸山血海
碎骨粉尸
素餐尸位
尸禄素食
尸利素餐
血海尸山
伏尸流血
走肉行尸
流血浮尸
谏尸谤屠
尸居龙见
行尸走骨
尸位病民
尸禄害政
走骨行尸
横尸遍野

“走” 的基本字义:

行:~路。~步。 往来:~亲戚。 移动:~向(延伸的方向)。~笔(很快地写)。钟表不~了。 往来运送:~信。~私。 离去:~开。刚~。出~。 经过:~账。~内线。~后门。 透漏出去,超越范围:~气(漏气)。
含有

“走” 的成语:

抗尘走俗
星驰电走
小受大走
走花溜水
斗鸡走犬
飞苍走黄
飞觥走斝
飞觞走斝
牛童马走
兔走鹘落
乌踆兔走
行尸走骨
走石飞沙
山走石泣
走蚓惊蛇
走杀金刚坐杀佛
走鸾飞凤
走斝飞觞
走斝飞觥
走斝传觞

“肉” 的基本字义:

人或动物体内红色、柔软的组织:~体。~类。~食。肌~。~票(被盗匪掳去的人,盗匪借以向他的家属勒索钱财)。~身(佛教指肉体)。 果实中可以吃的部分:桂圆~。冬瓜~厚。 果实不脆,不酥:~瓤西瓜。 行动迟
含有

“肉” 的成语:

皮松肉紧
皮伤肉绽
皮破肉烂
羊头狗肉
肉袒膝行
肉林酒池
走肉行尸
周妻何肉
肥肉厚酒
肥肉大酒
厚酒肥肉
骨颤肉惊
掠脂斡肉
浆酒霍肉
肉袒牵羊
肉薄骨并
肉袒面缚
肉山脯林
生死肉骨
鱼馁肉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