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反老还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反老还童: 拼音:fǎn lǎo huán tóng成语简拼:flht注音:ㄈㄢˇ ㄌㄠˇ ㄏㄨㄢˊ ㄊㄨㄙ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7244415636\"); 成语繁体:反老還童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返老还童 成语用法: 紧缩式;作定语,补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反:回。由衰老恢复青春。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。 成语出处: 清

解释成语“犹有童心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犹有童心: 拼音:yóu yǒu tóng xī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童心未泯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还有儿童的心态。指年龄虽然大了,仍有像儿童一样单纯的心态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于是昭公十九年矣,犹有童心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犹” 的基本字义: 相似,如同:~如。过~不及。

解释成语“笔走龙蛇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笔走龙蛇: 拼音:bǐ zǒu lóng shé成语简拼:bzls注音:ㄅㄧˇ ㄗㄡˇ ㄌㄨㄙˊ ㄕㄜ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423197868\"); 成语繁体:筆走龍虵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龙飞凤舞、字走龙蛇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;形容书法笔势矫健多姿 成语解释: 笔一挥动就能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。 成语出处: 唐 李白《草书歌行》:

解释成语“走伏无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走伏无地: 拼音:zǒu fú wú dì成语简拼:zfwd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65316813\"); 成语繁体:走伏無地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没有容身的地方 成语解释: 比喻没有藏匿容身的地方。 成语出处: 《三国志·魏书·钟会传》:“蹊路断绝,走伏无地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走” 的基本字义: 行:~路。~步。

解释成语“走回头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走回头路: 拼音:zǒu huí tóu lù成语简拼:zhtl注音:ㄗㄡˇ ㄏㄨㄟˊ ㄊㄡˊ ㄌ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020514473\"); 成语繁体:走迴頭路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墨守成规 成语解释: 比喻倒退或按已经不合时宜的老规矩办事 成语出处: 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我鬼迷昏了头,却不过高

解释成语“贼走关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贼走关门: 拼音:zéi zǒu guān mén注音:ㄗㄟˊ ㄗㄡˇ ㄍㄨㄢ ㄇㄣˊ成语繁体:賊走關門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贼去关门、亡羊补牢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事后行为 成语解释: 比喻事故发生后才采取措施 成语例子: 我们要杜绝贼走关门的现象再次发生英语翻译:lock the door after the thief ha

解释成语“返老归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返老归童: 拼音:fǎn lǎo guī tóng成语简拼:flgt注音:ㄈㄢˇ ㄌㄠˇ ㄍㄨㄟ ㄊㄨㄙ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7293815972\"); 成语繁体:返老歸童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返老还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人的外貌或精神 成语解释: 见“返老还童”。 成语出处: 《云笈七签》卷六九:“第二返

解释成语“三尺童子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三尺童子: 拼音:sān chǐ tóng zǐ注音:ㄙㄢ ㄔㄧˇ ㄊㄨㄙˊ ㄗㄧˇ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三岁小孩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小孩 成语解释: 指年幼不懂事的儿童 成语出处: 《宋史·胡铨传》:“夫三尺童子至无识也,指犬豕而使之拜,则怫然怒。” 成语例子: 请不要相信这三尺童子的胡言成语故事:公元1138年,金国派

解释成语“走头无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走头无路: 拼音:zǒu tóu wú lù成语简拼:ztml注音:ㄗㄡˇ ㄊㄡˊ ㄨˊ ㄌ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6460714438\"); 成语繁体:走頭無路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走投无路、走头没路、走投无计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遇到绝境 成语解释: 绝路。比喻陷入绝境,没有出路。 成语出处: 《水浒传》第五六回:“徐宁妻

解释成语“五尺之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五尺之童: 拼音:wǔ chǐ zhī tóng成语简拼:wczt注音:ㄨˇ ㄔㄧˇ ㄓㄧ ㄊㄨㄙ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64112459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五尺童子、五尺之僮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儿童 成语解释: 亦作“五尺之僮”。指尚未成年的儿童。古尺短,故称。 成语出处: 《孟子·滕文公子》:“从

解释成语“牛马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牛马走: 拼音:niú mǎ zǒu注音:ㄋㄧㄨˊ ㄇㄚˇ ㄗㄡˇ成语繁体:牛馬走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自谦 成语解释: 指在皇帝前如牛马般奔走的人 成语出处: 西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,少卿足下:曩者辱赐书,教以慎于接物,推贤进士为务。” 成语例子: 明·汪廷讷《种玉记》第二出:“生事从牛马走,功名未

解释成语“无路可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无路可走: 拼音:wú lù kě zǒu注音:ㄨˊ ㄌㄨˋ ㄎㄜˇ ㄗㄡˇ成语繁体:無路可走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逼上绝路、走投无路反义词:四通八达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指绝境 成语解释: 处于极限,到达不可能逾越之处 成语例子: 他被逼得无路可走英语翻译:be at bay 其他语言:zwishen Amboss und Ham

解释成语“三十六策,走是上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三十六策,走是上计: 拼音:sān shí liù cè,zǒu shì shàng jì注音:ㄙㄢ ㄕㄧˊ ㄌㄧㄨˋ ㄘㄜˋ ,ㄗㄡˇ ㄕㄧˋ ㄕㄤˋ ㄐㄧˋ成语繁体:三十六筞,走是上計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;用于劝说词 成语解释: 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,没有别的好办法,只能出走

解释成语“高飞远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高飞远走: 拼音:gāo fēi yuǎn zǒu成语简拼:gfyz注音:ㄍㄠ ㄈㄟ ㄧㄨㄢˇ ㄗㄡˇ发音:(\"xxzl.com.4071829041015\"); 成语繁体:高飛遠走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远走高飞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形容彻底离开某地 成语解释: 形容离开某地,逃避到远处去。 成语出处: \"\"\"《后汉书 卓茂传

解释成语“走下坡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走下坡路: 拼音:zǒu xià pō lù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每况愈下反义词:蒸蒸日上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下坡路:由高处通向低处的道路。比喻向衰落或坏的方向发展 成语出处: 孙犁《乡里旧闻》:“进善幼年就赶上日子走下坡路,因此学了木匠。” 成语例子: 张平《抉择》:“中阳纺织集团公司在1985年后开

解释成语“拳头上立得人,胳膊上走得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拳头上立得人,胳膊上走得路: 拼音:quán tóu shàng lì dé rén gē bó shàng zǒu dé lù成语简拼:qtsl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3298790\"); 成语繁体:拳頭上立得人,胳膊上走得路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拳头上立得人,胳膊上走得马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为人 成语解释:

解释成语“拳头上立得人,胳膊上走得马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拳头上立得人,胳膊上走得马: 拼音:quán tóu shàng lì dé rén,gē bó shàng zǒu dé m成语简拼:qtsz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3318792\"); 成语繁体:拳頭上立得人,胳膊上走得馬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拳头上立得人,胳膊上走得路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为人 成语解释:

解释成语“瘦童羸马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瘦童羸马: 拼音:shòu tóng léi mǎ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多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羸:瘦弱。体弱的儿童,瘦弱的马匹。比喻力量单薄 成语出处: 《南齐书·伍乔传》:“诗词寒苦,每有瘦童羸马之叹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瘦” 的基本字义: 体内含脂肪少,肌肉不丰满,与“胖”、“肥”相对:~溜(“溜”读轻声)。~弱。~小。~削。

解释成语“串街走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串街走巷: 拼音:chuàn jiē zǒu xià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走街串巷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走动 成语解释: 串:串门;巷:胡同。在大街小巷走来走去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一卷:“这婆子能言快语,况且日逐串街走巷,那一家不认得,须是与他商议,定有道理。” 成语例子: 陆文夫《林间路》:“如今再串街走巷

解释成语“飞沙走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飞沙走石: 拼音:fēi shā zǒu shí成语简拼:fszs注音:ㄈㄟ ㄕㄚ ㄗㄡˇ ㄕㄧˊ发音:(\"xxzl.com.4071924423096\"); 成语繁体:飛沙走石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雷虐风号、天昏地暗反义词:风和日丽、春光明媚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;形容风势迅猛 成语解释: 飞:使飞扬;走:使滚动。沙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