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长驱径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长驱径入: 拼音:cháng qū jìng rù注音:ㄔㄤˊ ㄑㄩ ㄐㄧㄥˋ ㄖㄨˋ成语繁体:長驅徑入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长驱直入、长驱深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战争等 成语解释: 驱:快跑;长驱:策马快跑;径入:直入。迅速向很远的目的地前进。形容进军迅猛顺利,所向无敌 成语出处: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徐晃传》:“吾用兵

解释成语“入宝山而空手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入宝山而空手回: 拼音:rù bǎo shān ér kōng shǒu huí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常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宝山:聚藏宝物的山。进入满藏宝物的山间却空手回来。比喻虽然遇到了很好的机会,却毫无所得 成语出处: 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·离世间品》下卷:“如人无手,虽至宝山,终无所得。” 成语例子: 明·文秉

解释成语“长驱而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长驱而入: 拼音:cháng qū ér rù成语繁体:長驅而入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长驱径入、长驱深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战争等 成语解释: 驱:快跑;长驱:策马快跑。迅速向很远的目的地前进。形容进军迅猛顺利,所向无敌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19卷:“未到汉口,传说元将兀良哈歹统领精兵,长驱而入,势如破竹。”

解释成语“龃龉难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龃龉难入: 拼音:jǔ yǔ nán rù成语繁体:齟齬難入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意见不一致 成语解释: 龃龉:上下牙齿不齐,比喻相互抵触。形容见解不合,互不相容 成语出处: 战国·楚·屈原《楚辞·九辩》:“圆凿而方枘兮,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龃” 的基本字义: 〔~龉〕牙齿上下对不上,喻意见不合,如“

解释成语“昂然直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昂然直入: 拼音:áng rán zhí rù成语简拼:arzr发音:(\"xxzl.com.40806253912999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昂然而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人的态度 成语解释: 昂首挺胸地径直走进去。形容态度傲慢 成语出处: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回:“何进昂然直入;至嘉德殿门,张让、段珪迎出,左右围住。” 成语例子: 蔡东藩

解释成语“入铁主簿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入铁主簿: 拼音:rù tiě zhǔ bù成语简拼:rtzb注音:ㄖㄨˋ ㄊㄧㄝ ˇ ㄓㄨˇ ㄅ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6322613485\"); 成语繁体:入鐵主簿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比喻有才能有经验的官员。 成语出处: 《北齐书·许淳传》:“淳清识敏速,达于从政,任司徒主簿,以能判断,见之

解释成语“纵理入口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纵理入口: 拼音:zòng lǐ rù kǒu注音:ㄗㄨㄙˋ ㄌㄧˇ ㄖㄨˋ ㄎㄡˇ成语繁体:縱理入口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纵理:嘴两角的横纹。迷信说法,认为嘴两角的横纹进入口里,是饿死的相貌 成语出处: 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绛侯周勃世家》:“许负指其口曰:‘有纵理入口,此饿死法也。’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纵” 的

解释成语“单刀趣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单刀趣入: 拼音:dān dāo cù rù成语繁体:單刀趣入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单刀直入反义词:转弯抹角、含沙射影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多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单:单独。佛教语,比喻认定目标,勇猛精进。后比喻说话直接了当,不绕弯子 成语出处: 宋·释道元《景德传灯录·灵佑禅师》:“单刀趣入,则凡圣情尽,休露真常,理事不二,即如如佛。”英语翻译:

解释成语“乘虚以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乘虚以入: 拼音:chéng xū yǐ rù成语繁体:乗虚以入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乘虚而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多用于军事或处事 成语解释: 乘:趁着;虚:空隙,弱点。趁着空隙或无人防范而进入 成语出处: 明·刘基《春秋明经》:“宋卫间郑师之在外而乘虚以入其国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魏源《例言中》:“即伪孔《传》亦乘马郑支离臆说之极弊而乘虚以入者。

解释成语“误入迷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误入迷津: 拼音:wù rù mí jīn成语繁体:誤入迷津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误入迷途反义词:迷途知返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误入迷途 成语解释: 指受人迷惑而走上迷途 成语例子: 小心误入迷津,迷失方向英语翻译:go wrong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误” 的基本字义: 错,不正确:错~。失~。笔~。~差(chā)。 耽搁:耽~。

解释成语“如入芝兰之室,久而不闻其香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如入芝兰之室,久而不闻其香: 拼音:rú rù zhī lán zhī shì,jiǔ ér bù wén qí xiā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如入鲍鱼之肆,久而不闻其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芝:通“芷”,香草;兰:香草。好像进入满是香草的房间,闻久了就不能闻出香味。比喻在某种环境里呆久了,习以为常

解释成语“入室升堂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入室升堂: 拼音:rù shì shēng táng成语简拼:rsst注音:ㄖㄨˋ ㄕㄧˋ ㄕㄥ ㄊㄤˊ发音:(\"xxzl.com.4072120566897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升堂入室、登堂入室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比喻人的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。 成语出处: 《孔子家语·弟子行》:“吾闻孔子

解释成语“如入鲍鱼之肆,久而不闻其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如入鲍鱼之肆,久而不闻其臭: 拼音:rú rù bào yú zhī sì,jiǔ ér bù wén qí chòu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入鲍忘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鲍鱼:咸鱼;肆:店铺。如同进入咸鱼店,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。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 成语出处: 三国·魏·王肃《孔子家语·六本

解释成语“玄妙入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玄妙入神: 拼音:xuán miào rù shén成语简拼:xmrs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33616695\"); 成语繁体:玄玅入神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形容技艺学问已进入高超而神奇的境界。 成语出处: 元·明善《张淳传》:“名贯京师,凡为调曲,尽声韵,玄妙入神,成一家艺。”

解释成语“出入无间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出入无间: 拼音:chū rù wú jiān成语简拼:crwj注音:ㄔㄨ ㄖㄨˋ ㄨˊ ㄐㄧㄢ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31016660\"); 成语繁体:出入無閒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畅通无阻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用于人或事物等 成语解释: 出入无间隔,犹言进出自由。 成语出处: 《新五代史·前蜀世家·王建》:“建谓左右

解释成语“下乔入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下乔入幽: 拼音:xià qiáo rù yōu成语简拼:xqry注音:ㄒㄧㄚˋ ㄑㄧㄠˊ ㄖㄨˋ ㄧㄡ发音:(\"xxzl.com.40807345316273\"); 成语繁体:下喬入幽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弃明从暗、下乔迁谷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;指从良好的处境转入恶劣的处境 成语解释: 原指鸟儿从高树上下来,钻进幽深的山谷。比喻弃明从暗,或从良好

解释成语“回邪入正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回邪入正: 拼音:huí xié rù zhèng成语简拼:hxrz注音:ㄏㄨㄟˊ ㄒㄧㄝ ˊ ㄖㄨˋ ㄓㄥ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342616249\"); 成语繁体:迴邪入正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改邪归正反义词:执迷不悟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重新做人 成语解释: 犹言改邪归正。 成语出处: 隋·吉藏《三论玄义》卷下:“《百论》为回

解释成语“一朝权入手,看取令行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朝权入手,看取令行时: 拼音:yī zhāo quán rù shǒu,kàn qǔ lìng xíng sh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朝权在手,便把令来行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指人掌权后 成语解释: 一朝:一旦。一旦掌了权,就发号施令,指手画脚,作威作福 成语出处: 唐·高武仲《中兴间气集》:“一朝权入手,看取令行时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

解释成语“打出吊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打出吊入: 拼音:dǎ chū diào rù注音:ㄉㄚˇ ㄔㄨ ㄉㄧㄠˋ ㄖㄨˋ成语繁体:打出弔入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人的状态 成语解释: 形容恶狠狠地走出走进的样子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20卷:“周三那厮,打出吊入,公然干颡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打” 的基本字义: 击,敲,攻击:~击。殴~。~杀。 放出,发出

解释成语“量入计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量入计出: 拼音:liàng rù jì chū成语简拼:lrjc注音:ㄌㄧㄤˋ ㄖㄨˋ ㄐㄧˋ ㄔㄨ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30112229\"); 成语繁体:量入計出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量入为出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根据收入来决定开支 成语解释: 见“量入为出”。 成语出处: 《新唐书·苏颋传》:“颋尚简静,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