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籁竽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籁竽: 拼音:lài yú 注音:ㄌㄞˋ ㄧㄩˊ 词语解释: 谓箫与竽,用竹制的管乐器。 明 徐渭 《避暑豁然堂大雨》诗:“松篁作籟竽,萧颯爽神志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籁” 的基本字义: 古代的一种箫。 孔穴里发出的声音,泛指声响:天~。万~俱寂。 含有“籁” 的词语: 人籁 万籁 万籁俱寂 山籁 千籁 天籁阁 天籁 天籁集 风籁 仙籁 北籁 竹籁 机籁 地籁 冰籁 百籁 沈籁 灵籁 松籁 鸣籁

解释词语“滥竽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滥竽: 拼音:làn yú 注音:ㄌㄢˋ ㄧㄩˊ 词语解释: ◎ 滥竽 lànyú 比喻没有真才实学而占据一定的职位 有几个饭桶滥竽其间 -- (1).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:“ 齐宣王 使人吹竽,必三百人。 南郭处士 请为王吹竽, 宣王 説之,廪食以数百人。 宣王 死,

解释词语“寒竽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寒竽: 拼音:hán yú 注音:ㄏㄢˊ ㄧㄩˊ 词语解释: 谓久被冷落不吹奏的竽。 宋 苏轼 《将往终南和子由见寄》诗:“我今废学如寒竽,久不吹之涩欲无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寒” 的基本字义: 冷,与暑相对:~冬。~色。~衣。~冽。~带。~战。~噤。~食(节名,在清明前一天。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,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“寒食”)。~喧。~来暑往。唇亡齿~。 害怕:~心。 穷困,有时用作谦辞:

解释词语“盗竽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盗竽: 拼音:dào yú 注音:ㄉㄠˋ ㄧㄩˊ 词语解释: 犹盗魁。《韩非子·解老》:“大姦作则小盗随,大姦唱则小盗和。竽也者,五声之长者也,故竽先则钟瑟皆随,竽唱则诸乐皆和。今大姦作则俗之民唱,俗之民唱则小盗必和,故服文采,带利剑,厌饮食,而货资有餘者,是之谓盗竽矣。” 明 王志坚 《表异录·刑法》:“盗竽,言盗之倡也。竽者,五音之长。” 清 徐时栋 《偷头记》:“‘盗竽’其魁也,或谓之‘偷长

解释词语“笙竽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笙竽: 拼音:shēng yú 注音:ㄕㄥ ㄧㄩˊ 词语解释: 笙和竽。因形制相类,故常联用。竽亦笙属乐器,有三十六簧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琴瑟张而不平,笙竽备而不和。” 晋 左思 《吴都赋》:“盖象琴筑并奏,笙竽俱唱。” 唐 杜甫 《玉华宫》诗:“万籟真笙竽,秋色正萧洒。” 宋 孟元老 《东京梦华录·中秋》:“丝篁鼎沸,近内庭居民,夜深遥闻笙竽之声,宛若云外。” 清 黄宗羲 《黄季真先生墓志铭》

解释词语“调竽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调竽: 拼音:tiáo yú 注音:ㄊㄧㄠˊ ㄧㄩˊ 词语解释: 调和笙竽的声音。《荀子·正名》:“声音清浊,调竽奇声,以耳异。” 杨倞 注:“调竽,谓调和笙竽之声也。”一说,即窕槬。谓声音细小与宏大。 梁启雄 简释:“ 刘师培 曰:‘调,竽,即“窕、槬”之异文。《左·昭二十一年传》:“小者不窕,大者不槬。”……’音细不满是窕,音巨不容是槬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调” 的基本字义: 搭配均匀,配合

解释词语“将竽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将竽: 拼音:jiāng yú 注音:ㄐㄧㄤ ㄧㄩˊ 词语解释: 古乐器。 唐 段安节 《乐府杂录·雅乐部》:“将竽形似小鐘,以手将之,即鸣也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将” 的基本字义: 快要:~要。~至。~来。即~。 带领,扶助:~雏。扶~。~军。 拿,持:~心比心。 把:~门关好。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“将”或帅。 用言语刺激:你别~他的火儿了。 保养:~养。~息。 兽类生子:~驹。~小猪 含有“

解释词语“竽籁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竽籁: 拼音:yú lài 注音:ㄧㄩˊ ㄌㄞˋ 词语解释: (1).竽和箫。《文选·宋玉<高唐赋>》:“纤条悲鸣,声似竽籟。清浊相如,五变四会。感心动耳,迴肠伤气。” 吕向 注:“竽,笙属;籟,簫也。” 唐 杜甫 《柟树为风雨所拔叹》诗:“野客频留惧雪霜,行人不过听竽籟。” 宋 王安石 《白紵山》诗:“峰峦帐锦绣,草木吹竽籟。” (2).从空穴中发出的吹竽般的声音。 清 吴光 《游虞山韶音洞》诗

解释词语“鸣竽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鸣竽: 拼音:míng yú 注音:ㄇㄧㄥˊ ㄧㄩˊ 词语解释: 吹奏竽管。《楚辞·大招》:“ 代 、 秦 、 郑 、 卫 ,鸣竽张只。”《淮南子·诠言训》:“菰饭犓牛,弗能甘也;琴瑟鸣竽,弗能乐也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鸣” 的基本字义: 鸟兽或昆虫叫:~啭。~唱。~叫。~禽。鸟~。 发出声音,使发出声音:~响。~奏。孤掌难~。 声明,发表意见、情感:~谢。~冤。百家争~。 闻名,著称:“以文~

解释词语“吹竽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吹竽: 拼音:chuī yú 注音:ㄔㄨㄟ ㄧㄩˊ 词语解释: (1).吹奏竽。竽,管乐器。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 临淄 甚富而实,其民无不吹竽鼓瑟,击筑弹琴。” (2).谓滥竽充数。典出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:“ 齐宣王 使人吹竽,必三百人, 南郭处士 请为王吹竽, 宣王 説之,廪食以数百人。 宣王 死, 湣王 立,好一一听之,处士逃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声律》:“若长风之过籟, 南郭

解释词语“齐竽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齐竽: 拼音:qí yú 注音:ㄑㄧˊ ㄧㄩˊ 词语解释: (1).犹滥竽。指不学无术的人。 唐 刘禹锡 《奉和吏部杨尚书太常李卿二相公赠答十韵》:“銓材秉 秦 镜,典乐去 齐 竽。” 唐 黄滔 《省试一一吹竽》诗:“ 齐 竽今歷试,真伪不难知;欲使声声别,须令箇箇吹。” 明 高启 《感旧酬宋军咨见寄》诗:“知音竟为谁?四海嗟惸惸。 齐 竽不解奏, 楚 璞何由呈!” (2).用为自谦之词。 唐 权

解释词语“抱瑟不吹竽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抱瑟不吹竽: 拼音:bào sè bù chuī yú 注音:ㄅㄠˋ ㄙㄜˋ ㄅㄨˋ ㄔㄨㄟ ㄧㄩˊ 词语解释: 齐王 好竽,有求仕于 齐 者操瑟而往,立王宫之门三年不得入,大声吆喝道:我鼓瑟合 轩辕氏 的音律,鼓起来可使鬼神上下。门客骂他说:“王好竽而子鼓瑟,虽工,如王不好何?”见 唐 韩愈 《答陈商书》。后遂以“抱瑟不吹竽”喻不知投人所好。 宋 黄庭坚 《和邢惇夫秋怀》之九:“吾友 陈师道 ,

解释词语“竽滥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竽滥: 拼音:yú làn 注音:ㄧㄩˊ ㄌㄢˋ 词语解释: 犹滥竽。 傅尃 《变雅楼三十年诗徵序》:“余友 高子 ,近辑《诗徵》:综卅年以来,捃一世之彦,旁求名集,博访通人,去门户之嫌,泯同异之辨……犹恐涉乎标榜,未厌羣流;或失精严,转疵竽滥。故特详加审择,务应法言。”参见“ 滥竽 ”。 词语分字解释: “竽” 的基本字义: 古代吹奏乐器,像笙,有三十六簧:滥~充数。 含有“竽” 的词语: 齐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