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灵运屐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灵运屐: 拼音:líng yùn jī 注音:ㄌㄧㄥˊ ㄧㄨㄣˋ ㄐㄧ 词语解释: 《宋书·谢灵运传》:“寻山陟岭,必造幽峻,巖嶂千重,莫不备尽。登躡常著木履,上山则去前齿,下山去其后齿。”因称这种特制的木屐为“灵运屐”。 元 傅若金 《寄题番阳周子震金潭山居》诗:“遂求灵运屐,一往眺林坰。” 元 宋旡 《送金华黄晋卿之诸暨州判官》诗:“晚陪灵运屐,早访 董生 帷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灵” 的基 词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13 2 热度 0评论
解释词语“山林屐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山林屐: 拼音:shān lín jī 注音:ㄕㄢ ㄌㄧㄣˊ ㄐㄧ 词语解释: 指登山穿的木屐。 宋 王安石 《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》:“携持山林屐,刺擿沟港艓。”参见“ 谢公屐 ”。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山” 的基本字义: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:土~。~崖。~峦。~川。~路。~头。~明水秀。~雨欲来风满楼(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)。 形状像山的:~墙(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。亦称“房山”)。 词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12 2 热度 0评论
解释词语“高屐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高屐: 拼音:gāo jī 注音:ㄍㄠ ㄐㄧ 词语解释: 高底木屐。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简傲》:“ 王子敬 兄弟见 郗公 ,躡履问讯,甚脩外生礼。及 嘉宾 死,皆箸高屐,仪容轻慢。命坐,皆云‘有事,不暇坐’。” 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八:“﹝ 翟耆年 ﹞往见 许顗 彦周 。 彦周 髽髻,着犊鼻褌,躡高屐出迎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高” 的基本字义: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,与低相对:~峰 词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11 2 热度 0评论
解释词语“笋屐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笋屐: 拼音:sǔn jī 注音:ㄙㄨㄣˇ ㄐㄧ 词语解释: 用笋壳编结为面的木屐。 清 陈维崧 《看山如读画读画似看山》词之二:“回想老子篮舆,好天笋屐,曾到层山路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笋” 的基本字义: 竹子初从土里长出的嫩茎、芽,又称“竹笋”,可以做菜吃。可食用者主要有“毛竹笋”、“慈竹笋”、“麻竹笋”等。 竹子的青皮:~席(用竹青编成的席子)。 古同榫。 含有“笋” 的词语: 边笋 竹笋 词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11 0 热度 0评论
解释词语“游山屐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游山屐: 拼音:yóu shān jī 注音:ㄧㄡˊ ㄕㄢ ㄐㄧ 词语解释: 即谢公屐。 南朝 宋 诗人 谢灵运 喜游山陟岭,特制游山屐,上山可去其前齿,下山则去其后齿。见《宋书·谢灵运传》。 宋 刘克庄 《水龙吟》词:“挟书种树,举障尘扇,著游山屐。” 清 李调元 《再游嘉定凌云寺》诗:“老来久弃游山屐,又上凌云陟九巔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游” 的基本字义: 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:~泳。~水。 词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11 3 热度 0评论
解释词语“桑屐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桑屐: 拼音:sāng jī 注音:ㄙㄤ ㄐㄧ 词语解释: 桑木做的木屐。《南齐书·祥瑞志》:“﹝ 世祖 ﹞及在 襄阳 ,梦著桑屐行度 太极殿 阶。” 唐 卢纶 《郊居对雨寄赵涓给事包佶郎中》诗:“桑屐时登望,荷衣自卷舒。” 唐 姚合 《溪路》诗:“日日多往来,藜杖与桑屐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桑” 的基本字义: 落叶灌木,叶子可以喂蚕,果穗味甜可食,木材可制家具或农具,皮可造纸,叶、果均可入药。 词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10 18 热度 0评论
解释词语“谢公屐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谢公屐: 拼音:xiè gōng jī 注音:ㄒㄧㄝ ˋ ㄍㄨㄙ ㄐㄧ 词语解释: 一种前后齿可装卸的木屐。原为 南朝 宋 诗人 谢灵运 游山时所穿,故称。事见《宋书·谢灵运传》:“寻山陟岭,必造幽峻,巖嶂十重,莫不备尽。登躡常著木履,上山则去其前齿,下山去其后齿。”《南史·谢灵运传》引此作“木屐”。 唐 李白 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“脚著 谢公屐 ,身登青云梯。” 元 范梈 《送张炼师归武当山》诗 词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10 3 热度 0评论
解释词语“游屐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游屐: 拼音:yóu jī 注音:ㄧㄡˊ ㄐㄧ 词语解释: 出游时穿的木屐。亦代指游踪。 宋 王安石 《韩持国从富并州辟》诗:“何时归相过,游屐尚可蜡。” 元 赵孟頫 《投赠刑部尚书不忽木公》诗:“山好双游屐,溪清一钓船。” 清 钱学纶 《语新》卷下:“昔年游屐屡临,有懒残眇一目僧人,出袍衲相示。” 典出《宋书·谢灵运传》:“﹝ 谢灵运 ﹞寻山陟岭,必造幽峻,巖嶂千重,莫不备尽。登躡常著木屐,上山 词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10 2 热度 0评论
解释词语“登山屐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 登山屐: 拼音:dēng shān jī 注音:ㄉㄥ ㄕㄢ ㄐㄧ 词语解释: 南朝 宋 诗人 谢灵运 游山时常穿的一种有齿的木屐。《南史·谢灵运传》:“寻山陟岭,必造幽峻……登躡常着木屐,上山则去其前齿,下山去其后齿。”后常用作登山探幽的典故。 唐 朱放 《经故贺宾客镜湖道士观》诗:“雪里登山屐,林间漉酒巾。” 宋 苏辙 《次题方子明道人东窗韵》:“齿折登山屐,尘生貰酒缾。” 清 顾炎武 《子德李 词语 学习资料 2025-02-10 2 热度 0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