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体国安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体国安民: 拼音:tǐ guó ān mín成语繁体:軆國安民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体:划分;国:国家。治理国家,安定民众 成语出处: 清·王夫之《读通鉴论·唐德宗》:“柳考当日户口虚盈之数,而晏体国安民之心,不可没矣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体” 的基本字义: 人、动物的全身:身~。~重。~温。~质。~征(医生在

解释成语“四肢百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四肢百体: 拼音:sì zhī bǎi tǐ成语简拼:szbt注音:ㄙㄧˋ ㄓㄧ ㄅㄞˇ ㄊ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72137486942\"); 成语繁体:四肢百軆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四肢百骸、四体百骸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见“四肢百骸”。 成语出处: 老舍《赵子曰》:“赵子曰四肢百体一齐往外涨

解释成语“冰肌雪肠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冰肌雪肠: 拼音:bīng jī xuě cháng成语简拼:bjxc发音:(\"xxzl.com.4080128312053\"); 成语繁体:冰肌雪腸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冰魂雪魄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人的身心 成语解释: 比喻身心洁白,没有污点。 成语出处: 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筵席》:“东林伯仲,俺青楼皆知敬重。干儿冰肌雪肠原自同,铁心石

解释成语“四体不勤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四体不勤: 拼音:sì tǐ bù qín成语简拼:stbq发音:(\"xxzl.com.4080353516408\"); 成语繁体:四軆不勤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饱食终日、无所事事反义词:孜孜不倦、不辞辛劳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四肢不劳动。形容脱离劳动。 成语出处: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微子》:“子路问曰:

解释成语“此事体大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此事体大: 拼音:cǐ shì tǐ dà成语简拼:cstd发音:(\"xxzl.com.4080405557217\"); 成语繁体:此事軆大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斯事体大 成语用法: 作分句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事体:事情。这事关系重大,牵涉面广。亦作“兹事体大”。 成语出处: 宋·范仲淹《让观察使第二表》:“此事体大,乞垂圣鉴,特降

解释成语“体规画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体规画圆: 拼音:tǐ guī huà yuán成语简拼:tghy注音:ㄊㄧˇ ㄍㄨㄟ ㄏㄨㄚˋ ㄧㄨㄢ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505509633\"); 成语繁体:軆規畫圓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依样画葫芦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犹言依样画葫芦。谓墨守成规,一味模仿。 成语出处: 宋·宋祁《宋景文公笔

解释成语“沦浃肌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沦浃肌髓: 拼音:lún jiā jī suǐ成语简拼:ljjs注音:ㄌㄨㄣˊ ㄐㄧㄚ ㄐㄧ ㄙㄨㄟ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7095815003\"); 成语繁体:淪浹肌髓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沦肌浃髓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程度或感受深刻 成语解释: 见“沦肌浃髓”。 成语出处: 清·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第一卷:“三百

解释成语“黄袍加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黄袍加体: 拼音:huáng páo jiā tǐ成语简拼:hpjt注音:ㄏㄨㄤˊ ㄆㄠˊ ㄐㄧㄚ ㄊ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505169591\"); 成语繁体:黄袍加軆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黄袍加身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登基 成语解释: 见“黄袍加身”。 成语出处: 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一回:“自从陈桥兵

解释成语“不达大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不达大体: 拼音:bù dá dà tǐ成语繁体:不達大軆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不识大体反义词:高瞻远瞩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眼光短浅 成语解释: 大体:大局,整体利益。不懂得从大局考虑 成语出处: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袁绍不达大体。”英语翻译:ignore the general interest 成语分字

解释成语“相体裁衣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相体裁衣: 拼音:xiàng tǐ cái yī注音:ㄒㄧㄤ ㄊㄧˇ ㄘㄞˊ ㄧ成语繁体:相軆裁衣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量体裁衣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同“量体裁衣” 成语解释: 相:视。量体裁衣,比喻根据实际具体情况而做出计划和行事 成语出处: 清·李渔《巧团圆·认母》:“且把他性情伎俩数说一番,看他做得什么事来,然后相体裁衣

解释成语“魂不著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魂不著体: 拼音:hún bù zhuó tǐ成语简拼:hbzt发音:(\"xxzl.com.4080434308627\"); 成语繁体:魂不著軆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魂不着体、魂不守宅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恐惧等 成语解释: 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。同“魂不附体”。 成语出处: 《宣和遗事》前集:“师师闻道,吓得魂不著体。”

解释成语“同功一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同功一体: 拼音:tóng gōng yī tǐ成语简拼:tgyt注音:ㄊㄨㄙˊ ㄍㄨㄙ ㄧ ㄊ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5152210087\"); 成语繁体:同功一軆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紧缩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功绩和地位相同 成语解释: 指功绩和地位相同。 成语出处: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黥布列传》:“往年杀彭越,前年杀韩信,此三人

解释成语“父母遗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父母遗体: 拼音:fù mǔ yí tǐ成语简拼:fmyt发音:(\"xxzl.com.40806133512973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自身 成语解释: 人是父母所生,指自己的身体 成语出处: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祭义》:“身也者,父母之遗体也。” 成语例子: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三回:“我是个清白好汉

解释成语“公忠体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公忠体国: 拼音:gōng zhōng tǐ guó成语简拼:gztg注音:ㄍㄨㄙ ㄓㄨㄙ ㄊㄧˇ ㄍㄨㄛˊ发音:(\"xxzl.com.4072019045205\"); 成语繁体:公忠軆國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谓尽忠为国。 成语出处: 郭沫若《奴隶制时代·〈侈靡篇〉的研究》:“办外交的人有私心是

解释成语“赤身露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赤身露体: 拼音:chì shēn lù tǐ成语简拼:cslt注音:ㄔㄧˋ ㄕㄣ ㄌㄨˋ ㄊ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71930413350\"); 成语繁体:赤身露軆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丝不挂、赤身裸体反义词:衣冠楚楚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全身裸露,一丝不挂 成语解释: 指露出大部分身子,也指全身裸露,一丝不

解释成语“屈节卑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屈节卑体: 拼音:qū jié bēi tǐ成语繁体:屈節卑軆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卑躬屈节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没有骨气 成语解释: 屈节:折节;卑:低。降低自己的心志低声下气去服侍别人 成语出处: 东汉·班固《白虎通·姓命》:“所以表情见意,屈节卑体尊事人者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屈” 的基本字义: 使弯曲,与伸相对

解释成语“体国经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体国经野: 拼音:tǐ guó jīng yě成语简拼:tgjy注音:ㄊㄧˇ ㄍㄨㄛˊ ㄐㄧㄥ ㄧㄜ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208063039\"); 成语繁体:軆國經野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泛指创建与治理国家 成语解释: 体:划分;国:都城;经:丈量;野:田野。把都城划分为若干区域,由官宦贵族分别居住或让奴隶平民耕

解释成语“成何体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成何体统: 拼音:chéng hé tǐ tǒng成语繁体:成何軆統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不成体统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多用于问句 成语解释: 体统:指体制、格局、规矩等。像什么样子 成语出处: 明·伏雌教主《醋葫芦》第六回:“就是女儿,也要在他家过日子,成何体统?” 成语例子: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五卷第26章:“笑话!这成何体统

解释成语“一体知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体知悉: 拼音:yī tǐ zhī xī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体知照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分句;用于公文等 成语解释: 一体:一律。一律知晓 成语出处: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四回:“亦可传与各洞妖王,一体知悉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一” 的基本字义: 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)。 纯;专:专~。~心~意。 全;满:~生。~地水。

解释成语“一体知照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体知照: 拼音:yī tǐ zhī zhào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一体知悉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分句;用于公文等 成语解释: 一体:一律。一律知晓 成语例子: 你的来函一体知照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一” 的基本字义: 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)。 纯;专:专~。~心~意。 全;满:~生。~地水。 相同:~样。颜色不~。 另外的:蟋蟀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