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捉奸要双,抓贼要赃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捉奸要双,抓贼要赃: 拼音:zhuō jiān yào shuāng,zhuā zéi yào zā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捉贼要赃,捉奸要双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做事必须要有证据 成语解释: 奸:通奸;赃:赃物。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成语出处: 刘流《烈火金钢》第26回:“你别着急啊,捉奸要双,抓贼要赃,慢慢地来,等抓住他的证据

解释成语“揣歪捏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揣歪捏怪: 拼音:chuāi wāi niē guài注音:ㄔㄨㄞ ㄨㄞ ㄋㄧㄝ ㄍㄨㄞˋ成语繁体:揣歪揑恠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生事 成语解释: 捏:挑事。心藏坏意寻机挑起怪事和事端 成语出处: 元·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楔子:“俺两个全仗俺父亲的虎威,拿粗挟细,揣歪捏怪,帮闲钻懒,放刁撒泼。” 成语例子: 明·无名氏《拔宅飞升》楔子

解释成语“捉将官里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捉将官里去: 拼音:zhuō jiāng guān lǐ qù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指被朝廷、官府捉去 成语出处: 宋·赵令榁《侯鲭录》第六卷:“朴言:‘独臣妻有诗一首云:更休落魄贪杯酒,亦莫猖狂爱咏诗。今朝捉将官里去,这回断送老头皮。’上大笑,放还山。”成语故事:宋朝时期,真宗下令访天下隐者,得到一个会作诗的杞

解释成语“妖言惑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妖言惑众: 拼音:yāo yán huò zhòng成语简拼:yyhz注音:ㄧㄠ ㄧㄢˊ ㄏㄨㄛˋ ㄓㄨㄙ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400446848\"); 成语繁体:妖言惑衆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蛊惑人心、妖言惑众、蜚短流长反义词:发榜安民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妖言:没有事实根据的;荒诞离奇

解释成语“妖妖娆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妖妖娆娆: 拼音:yāo yāo ráo ráo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多用于女性 成语解释: 指女性娇艳美好或有诱惑感 成语出处: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01回:“那簇人歇下轿,养娘扶女子出了轿,径望珢岳门内,袅袅娜娜,妖妖娆娆走进去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45回:“一个个擦着粉,戴着花,妖妖娆娆

解释成语“一物降一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物降一物: 拼音:yī wù xiáng yī wù成语简拼:ywxyw注音:ㄧ ㄨˋ ㄒㄧㄤˊ ㄧ 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352226301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物克一物反义词:天下无敌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宾语、分句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指有一种事物,就会有另一种事物来制服它。 成语出处: 明 吴承恩《

解释成语“招降纳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招降纳附: 拼音:zhāo xiáng nà fù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招降纳顺、招降纳叛、招降纳款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招:招引;纳:接纳;附:归附。指招引接纳敌方投降、叛变的人扩充势力 成语出处: 《元史·来阿八赤传》:“今出兵分定其地,招降纳附,勿纵士卒侵掠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招” 的基本字义: 打

解释成语“见怪非怪,其怪自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见怪非怪,其怪自害: 拼音:jiàn guài fēi guài,qí guài zì hài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见怪不怪,其怪自败反义词:少见多怪、大惊小怪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怪:奇异的。发现怪事怪物不要惊慌,它就不会危害了 成语出处: 明·无名氏《白兔记·牧牛》:“见怪非怪,其怪自害。”英语翻译

解释成语“贼喊捉贼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贼喊捉贼: 拼音:zéi hǎn zhuō zéi成语简拼:zhzz注音:ㄗㄟˊ ㄏㄢˇ ㄓㄨㄛ ㄗㄟ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358036659\"); 成语繁体:賊喊捉賊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倒打一耙、颠倒黑白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做贼的叫喊捉贼。比喻转移目标;混淆视听以逃脱罪责。 成

解释成语“瓮中捉鳖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瓮中捉鳖: 拼音:wèng zhōng zhuō biē成语简拼:wzzb注音:ㄨㄥˋ ㄓㄨㄙ ㄓㄨㄛ ㄅㄧㄝ发音:(\"xxzl.com.40805432110884\"); 成语繁体:罋中捉鱉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十拿九稳、稳操胜券反义词:水中捞月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从大坛子里捉王八。比喻想要捕捉

解释成语“捉襟见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捉襟见肘: 拼音:zhuō jīn jiàn zhǒu成语简拼:zjjz注音:ㄓㄨㄛ ㄐㄧㄣ ㄒㄧㄢˋ ㄓㄡ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7281115868\"); 成语繁体:捉襟見肘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衣不蔽体、衣衫褴褛、百孔千疮反义词:绰有余裕、绰绰有余、完美无缺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

解释成语“捉衿肘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捉衿肘见: 拼音:zhuō jīn zhǒu jiàn成语简拼:zjzj注音:ㄓㄨㄛ ㄐㄧㄣ ㄓㄡˇ ㄒㄧㄢ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5204110454\"); 成语繁体:捉衿肘見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捉衿露肘、捉襟露肘、捉襟见肘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非常贫困 成语解释: 见“捉衿见肘”。 成语出处: 《庄子·让王》:“曾子居卫,

解释成语“捉衿见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捉衿见肘: 拼音:zhuō jīn jiàn zhǒu成语简拼:zjjz注音:ㄓㄨㄛ ㄐㄧㄣ ㄒㄧㄢˋ ㄓㄡ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5203710448\"); 成语繁体:捉衿見肘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捉衿露肘、捉襟见肘、捉襟肘见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非常贫困 成语解释: 《庄子·让王》:“曾子居卫,十年不制衣,正冠而缨绝,捉衿而

解释成语“招降纳款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招降纳款: 拼音:zhāo xiáng nà kuǎ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招降纳顺、招降纳叛、招降纳附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招:招引;纳:接纳;款:投诚。指招引接纳敌方投降、叛变的人扩充势力 成语出处: 宋·何坦《西畴老人常言·明道》:“岂非招降纳款,开之以自新乎!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招” 的基本字义: 打手势叫人来:~唤

解释成语“怪腔怪调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怪腔怪调: 拼音:guài qiāng guài diào成语繁体:恠腔恠調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阴阳怪气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状语;指人阴阳怪气 成语解释: 怪:奇异的。形容人的腔调怪异 成语出处: 宗璞《东藏记》第三章:“米太太的中国话怪腔怪调。” 成语例子: 刘玉民《骚动之秋》第七章:“才怪腔怪调地说:‘当爸爸的是个么样儿?还非得装

解释成语“捉影捕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捉影捕风: 拼音:zhuō yǐng bǔ fēng成语简拼:zybf注音:ㄓㄨㄛ ㄧㄥˇ ㄅㄨˇ ㄈㄥ发音:(\"xxzl.com.4072336431131\"); 成语繁体:捉影捕風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捕风捉影、捉风捕影、捉影追风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亦作“捉风捕影”。亦作“捉风捕月”。同“捕风捉影

解释成语“捉鼠拿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捉鼠拿猫: 拼音:zhuō shǔ ná māo成语简拼:zsnm发音:(\"xxzl.com.4072336391129\"); 成语繁体:捉鼠拿貓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拿:抓住。捉住老鼠和猫。比喻能制服敌手。 成语出处: 元·无名氏《射柳捶丸》第一折:“若论我腹中的兵书,委的有神鬼不测之机,有捉

解释成语“拿云捉月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拿云捉月: 拼音:ná yún zhuō yuè成语简拼:nyzy发音:(\"xxzl.com.4072100186292\"); 成语繁体:拿雲捉月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拿云握雾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宾语;指为人处世 成语解释: 形容才能本领非常高。 成语出处: 明·西湖渔隐主人《欢喜冤家》第16回:“就说出拿云捉月的手段,便就三言两语耸动

解释成语“见怪不怪,其怪自坏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见怪不怪,其怪自坏: 拼音:jiàn guài bù guài,qí guài zì huài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见怪不怪,其怪自绝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怪:奇异的;坏:败。发现怪事怪物不要惊慌,它就不会危害了 成语出处: 宋·洪迈《夷坚三志·己·姜七家猪》:“畜生之言,何足为信,我已数月来知之矣。见

解释成语“国家将亡,必有妖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国家将亡,必有妖孽: 拼音:guó jiā jiāng wáng,bì yǒu yāo niè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国之将亡,必有妖孽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妖孽:妖魔鬼怪。国家将要灭亡必定有某种征兆 成语出处: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国家将兴,必有祯祥;国家将亡,必有妖孽。” 成语例子: 《三国志通俗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