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收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收虏: 拼音:shōu lǔ 注音:ㄕㄡ ㄌㄨˇ 词语解释: 收捕俘虏。《汉书·霍去病传》:“ 汉 兵即度幕,人马罢, 匈奴 可坐收虏耳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收” 的基本字义: 接到,接受:~发。~信。~支。~讫。~益。 藏或放置妥当:这是重要东西,要~好了。 割断成熟的农作物:~割。~成。麦~。 招回:~兵。~港。 聚,合拢:~容。~理。~集。 结束:~尾。~煞。~盘。 逮捕,拘 含有“收”

解释词语“淘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淘虏: 拼音:táo lǔ 注音:ㄊㄠˊ ㄌㄨˇ 词语解释: 谓掠夺。 宋 洪迈 《容斋续笔·天下有奇士》:“ 王先成 往説其将 王宗侃 曰:‘民入山谷,以俟招安,今乃从而掠之,与盗贼无异。旦出淘虏,薄暮乃返,曾无守备之意。’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淘” 的基本字义: 用水洗去杂质:~米。~金。~汰。 挖浚,从深处舀出泥沙、污物:~井。~缸。 耗费:~神。 含有“淘” 的词语: 一淘 小淘气儿 兀兀

解释词语“悍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悍虏: 拼音:hàn lǔ 注音:ㄏㄢˋ ㄌㄨˇ 词语解释: 凶悍不驯的奴仆。《韩非子·显学》:“夫严家无悍虏,而慈母有败子。” 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周秦》:“慈母有败子,小不忍也;严家无悍虏,篤责急也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悍” 的基本字义: 勇猛,勇敢:强~。精~。~勇。 凶暴:~然。凶~。~吏。~戾。 强劲,急暴:湍~。急~。 含有“悍” 的词语: 悍志 悍顽 悍战 悍室 悍士 悍勇 悍实

解释词语“索头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索头虏: 拼音:suǒ tóu lǔ 注音:ㄙㄨㄛˇ ㄊㄡˊ ㄌㄨˇ 词语解释: 见“ 索头 ”。 词语分字解释: “索” 的基本字义: 大绳子或大链子:~子。~道。钢~。绞~。线~。 搜寻,寻求:~引。思~。搜~。探~。 讨取,要:~还。~求。~取。勒~。 尽,毫无:~然无味。 单独:离群~居。 姓。 含有“索” 的词语: 理索 勒索 婪索 检索 盗索 彩索 绷索 智尽能索 游索 遗索 销索 锁

解释词语“捕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捕虏: 拼音:bǔ lǔ 注音:ㄅㄨˇ ㄌㄨˇ 词语解释: (1).亦作“ 捕掳 ”。俘获。《史记·樊郦滕灌列传》:“﹝ 樊噲 ﹞攻 宛陵 ,先登,斩首八级,捕虏四十四人,赐爵封号 贤成君 。”《汉书·匈奴传上》:“其后 汉 出三千餘骑,为三道,并入 匈奴 ,捕虏得数千人还。” 郭沫若 《残春及其他·月蚀》:“我从前在甚么书上看过,说是女人用的环镯,都是上古时候男子捕掳异族的女人时所用的枷镣的蜕形

解释词语“虏父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虏父: 拼音:lǔ fù 注音:ㄌㄨˇ ㄈㄨˋ 词语解释: 古时贱视北人的称呼。《南史·循吏传·王洪范》:“ 洪范 既北人而有清正,州人呼为‘虏父使君’,言之咸落泪。”一本作“王洪轨”。 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九:“ 南朝 谓北人曰‘傖父’,或谓之‘虏父’, 南齐 王洪轨 , 上谷 人,事 齐高帝 ,为 青 冀 二州刺史,励清节,州人呼为‘虏父使君’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虏” 的基本字义:

解释词语“蛮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蛮虏: 拼音:mán lǔ 注音:ㄇㄢˊ ㄌㄨˇ 词语解释: 古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。 三国 魏 曹叡 《善哉行》:“我徂我征,伐彼蛮虏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蛮” 的基本字义: 粗野,凶恶,不通情理:野~。~横(hèng )。~不讲理。 愣,强悍:一味~干。 中国古代称南方各族:~荒。 方言,相当于很:~好。 含有“蛮” 的词语: 蛮虏 蛮髦 蛮蛮 蛮皮 蛮落 蛮龙舌血 蛮判官 蛮客 蛮獠 蛮

解释词语“獯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獯虏: 拼音:xūn lǔ 注音:ㄒㄩㄣ ㄌㄨˇ 词语解释: 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。《文选·王粲<从军诗>》:“一举灭 獯 虏,再举服 羌 夷。” 李善 注引 服虔 曰:“ 獯鬻 , 尧 时 匈奴 号也。” 南朝 宋 颜延之 《阳给事诔》:“ 獯 虏閒衅,劘剥 司 兖 。” 唐 李益 《从军有苦乐行》:“北逐驱 獯 虏,西临復旧疆。”参见“ 獯鬻 ”。 词语分字解释: “獯” 的基本字义: 〔

解释词语“虏役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虏役: 拼音:lǔ yì 注音:ㄌㄨˇ ㄧˋ 词语解释: (1).奴隶;奴仆。 汉 刘向 《列女传·邹孟轲母》:“不为窃盗,则为虏役矣。” (2).谓奴役。《后汉书·岑彭传》:“ 彭 见诸耆老,为言大 汉 哀愍 巴 蜀 久见虏役,故兴师远伐,以讨有罪,为人除害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虏” 的基本字义: 俘获:~获。俘~。(a.打仗时捉住敌人;b.打仗时捉住的敌人)。 俘获的人。 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

解释词语“徒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徒虏: 拼音:tú lǔ 注音:ㄊㄨˊ ㄌㄨˇ 词语解释: 犹徒奴。 三国 魏 阮籍 《大人先生传》:“山东之徒虏,遂起而王天下。由此视之,穷达詎可知耶?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徒” 的基本字义: 步行:~步。~涉。 空:~手。 白白地:~然。~劳无益。 只;仅仅:家~四壁。 从事学习的人:~弟。~工。学~。师~。 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:信~。教~。党~。 人(多指坏人):匪~。暴~。赌~。叛

解释词语“守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守虏: 拼音:shǒu lǔ 注音:ㄕㄡˇ ㄌㄨˇ 词语解释: 见“ 守钱虏 ”。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守” 的基本字义: 保持,卫护:~成(在事业上保持前人的成就)。~御。~身(爱护自身,保持自己的品节)。~节。~恒。~望相助。墨~成规。 看管:看~。~护。 在一个地方不动:~株待兔。留~。 遵照:遵~。~法。~时。 维持原 含有“守” 的词语: 洁身自守 活守寡 恒守 封守 封己守残 贰守 笃守

解释词语“守钱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守钱虏: 拼音:shǒu qián lǔ 注音:ㄕㄡˇ ㄑㄧㄢˊ ㄌㄨˇ 词语解释: 犹言守钱奴。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凡殖货财产,贵其能施賑也,否则守钱虏耳。” 宋 陆游 《悲秋》诗:“残年孤寂不禁秋,醉自凄凉醒更愁。富贵空成守钱虏,吾今何止百宜休。” 清 和邦额 《夜谭随录·王侃》:“彼守钱虏,别有肺腑。苟无势力以压之,虽其至亲好友,少有所求,尚睫毛一寸长,棱棱若不相识。”亦省作“ 守虏 ”。

解释词语“杂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杂虏: 拼音:zá lǔ 注音:ㄗㄚˊ ㄌㄨˇ 词语解释: 旧时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蔑称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曹爽传》“夷三族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《魏略》:“其在 并州 ,名为骄豪。时杂虏数为暴,害吏民。” 唐 皎然 《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》诗:“三军成父子,杂虏避封疆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杂” 的基本字义: 多种多样的,不单纯的:~乱。~沓。~感。~志。~货。~居。~务。~品。错综复~。私

解释词语“白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白虏: 拼音:bái lǔ 注音:ㄅㄞˊ ㄌㄨˇ 词语解释: 东晋 时 秦 人对 鲜卑 的蔑称。《晋书·苻坚载记下》:“ 坚 大怒曰:‘吾不用 王景略 ( 王猛 )、 阳平公 ( 苻融 )之言,使白虏敢至於此。’” 宋 叶廷珪 《海录碎事·夷狄》:“ 秦 人呼 鲜卑 为白虏。” 范文澜 蔡美彪 等《中国通史》第二编第四章第四节:“ 慕容部 人皮肤洁白, 晋 士人多买 慕容部 妇女作婢妾。 东晋 明

解释词语“北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北虏: 拼音:běi lǔ 注音:ㄅㄟˇ ㄌㄨˇ 词语解释: ◎ 北虏 běilǔ 对北魏的蔑称 北虏僭盗中原。——南朝齐· 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 -- 古代对北方 匈奴 等少数民族的蔑称。《后汉书·袁安传》:“ 宪 日矜己功,欲结恩北虏。” 明 谢肇淛 《五杂俎·地部二》:“北方沙漠之外,不知还有海否?若果有之,则中国与北虏亦在海中矣。”《清史稿·阿哈

解释词语“边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边虏: 拼音:biān lǔ 注音:ㄅㄧㄢ ㄌㄨˇ 词语解释: (1).与敌人相邻近。《南齐书·萧昭胄传》:“以封境边虏, 永元 元年,改封 巴陵王 。” (2).边寇;边敌。 明 叶盛 《水东日记·开平王祠》:“或传边虏尝目 昌平 为 杨王 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边” 的基本字义: 物体的周围部分,外缘:~缘。~沿。 国家或地区交界处:~疆。~界。~防。~境。~陲(边境)。 几何学上指夹成角或

解释词语“汉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汉虏: 拼音:hàn lǔ 注音:ㄏㄢˋ ㄌㄨˇ 词语解释: 被俘的汉族人。 明 姚士粦 《见只编》卷上:“十二为 真 虏、 汉 虏及外镇投充新旧家丁本身,并所生幼子,先年俱不当差,近年同军士二三岁幼丁多有派顶赔粮田地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汉” 的基本字义: 天河:银~。云~。气冲霄~。 成年男人:~子。老~。 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:~族。~人(a.汉族人;b.指汉代的人)。 中国朝代名:~代。~

解释词语“民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民虏: 拼音:mín lǔ 注音:ㄇㄧㄣˊ ㄌㄨˇ 词语解释: 俘获的敌国民众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献车马者执策绥,献甲者执胄,献杖者执末,献民虏者操右袂。” 孔颖达 疏:“民虏,谓征伐所获彼民,以为外虏,故云民虏也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民” 的基本字义: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:人~。~主。~国。~法。公~(在一国内有国籍,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)。国~(具有国籍的

解释词语“奴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奴虏: 拼音:nú lǔ 注音:ㄋㄨˊ ㄌㄨˇ 词语解释: (1).俘虏;奴隶。 汉 司马相如 《难蜀父老》:“父老不辜,幼孤为奴虏。” 汉 荀悦 《汉纪·高祖纪二》:“ 汉王 侮慢人,駡詈诸侯王如奴虏耳。” 康有为 《大同书》甲部第一章:“不幸而为奴虏之胎,一出世即永为奴虏矣……子子孙孙世袭为隶。” (2).视作俘虏、奴隶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及 秦 军降诸侯,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,轻折辱

解释词语“囚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囚虏: 拼音:qiú lǔ 注音:ㄑㄧㄡˊ ㄌㄨˇ 词语解释: (1).罪犯与俘虏。《后汉书·第五种传》:“ 季布 屈节於 朱家 , 管仲 错行於 召忽 ……卒遭 高帝 之成业, 齐桓 之兴伯,遗其亡逃之行,赦其射鉤之讎,拔於囚虏之中,信其佐国之谋,勋效传於百世,君臣载於篇籍。” (2).指俘虏。 宋 文天祥 《闻马》诗序:“使吾舟迟发一时,顷已为囚虏矣!” 清 唐甄 《潜书·远谏》:“宫殿烧焚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