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水火不避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水火不避: 拼音:shuǐ huǒ bù bì成语简拼:shbb注音:ㄕㄨㄟˇ ㄏㄨㄛˇ ㄅㄨˋ ㄅㄧˋ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杂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不避水火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勇敢 成语解释: 谓不避艰险。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5卷:“若有驱使,奋勇直前,水火不避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17回:“那个不是同心合胆水

解释成语“移东就西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移东就西: 拼音:yí dōng jiù xī成语简拼:ydjx注音:ㄧˊ ㄉㄨㄙ ㄐㄧㄨˋ ㄒㄧ发音:(\"xxzl.com.40807273015822\"); 成语繁体:移東就西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移东补西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彼此挪动转移。比喻只求暂时应付,不作长久打算。 成语出处: 唐 陆贽《论裴

解释成语“不避艰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不避艰险: 拼音:bù bì jiān xiǎn成语简拼:bbjx发音:(\"xxzl.com.40807081314877\"); 成语繁体:不避艱險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反义词:知难而退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不畏惧艰难险阻。 成语出处: 《三国志 蜀志 关羽传》:“随先主周旋,不避艰险。 成语例子: 蔡东藩《五代史演义

解释成语“悬驼就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悬驼就石: 拼音:xuán tuó jiù shí成语简拼:xtjs发音:(\"xxzl.com.40806335313562\"); 成语繁体:懸駝就石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削足适履、本末倒置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处事愚笨 成语解释: 比喻用力多,得益少。 成语出处: 《法苑珠林》卷六六记载:有人得到一匹死骆驼,剥皮嫌刀钝。楼上有块磨刀石,于是上楼磨

解释成语“避强打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避强打弱: 拼音:bì qiáng dǎ ruò成语简拼:bqdr注音:ㄅㄧˋ ㄑㄧㄤˊ ㄉㄚˇ ㄖㄨㄛ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223173477\"); 成语繁体:避強打弱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避强击弱、避强击惰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军事等 成语解释: 军事用语。在运动战中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专拣疲弱的打。 成语出处: 见“避强击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