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恃才矜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恃才矜己: 拼音:shì cái jīn jǐ注音:ㄕㄧˋ ㄘㄞˊ ㄐㄧㄣ ㄐㄧˇ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恃才扬己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自傲 成语解释: 恃:依靠,凭借;矜:自以为贤能。自恃才能,骄矜自负 成语出处: 《隋书·炀帝纪下》:“恃才矜己,傲狠明德,内怀险躁,外掩其过。”英语翻译:be inordinately proud

解释成语“矜才使气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矜才使气: 拼音:jīn cái shǐ qì成语简拼:jcsq注音:ㄐㄧㄣ ㄘㄞˊ ㄕㄧˇ ㄑ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151292686\"); 成语繁体:矜才使氣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恃才傲物、目空一切反义词:胆小如鼠、小心谨慎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矜:自夸;自负;使气:意气用事。以才华自负;意气用事;盛气凌人

解释成语“怀才抱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怀才抱器: 拼音:huái cái bào qì成语简拼:hcbq注音:ㄏㄨㄞˊ ㄘㄞˊ ㄅㄠˋ ㄑ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72029465433\"); 成语繁体:懷才抱器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怀材抱器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见“怀材抱器”。 成语出处: 唐·唐彦谦《楼上偶题》诗:“可能前岭空乔木,

解释成语“希世之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希世之才: 拼音:xī shì zhī cái成语简拼:xszc发音:(\"xxzl.com.40806123412894\"); 成语繁体:希丗之才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多用于赞颂等 成语解释: 指世间很少有的人才。 成语出处: 元 无名氏《射柳捶丸》第一折:“欲解倒悬之厄,须杖希世之才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希” 的基本字义

解释成语“爱才如渴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爱才如渴: 拼音:ài cái rú kě成语简拼:acrk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23716620\"); 成语繁体:愛才如渴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爱才若渴反义词:嫉贤妒能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十分爱惜人才 成语解释: 才:贤才,人才。爱慕贤才,急欲求得,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。 成语出处: 清·叶燮《原诗·外篇上

解释成语“秀才造反,三年不成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秀才造反,三年不成: 拼音:xiù cái zào fǎn,sān nián bù chéng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作用不大的行动 成语解释: 秀才:指儒生。秀才反叛朝廷,多年也难以成功。形容知识分子软弱无力,摇摆不定,做不成大事 成语出处: 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六回:“秀才造反,三年不成,无论他们有没有这

解释成语“识多才广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识多才广: 拼音:shí duō cái guǎng注音:ㄕㄧˊ ㄉㄨㄛ ㄘㄞˊ ㄍㄨㄤˇ成语繁体:識多才廣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见多识广反义词:孤陋寡闻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的见识多 成语解释: 识:知识,见识。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55回:“他是晋国勋臣,识多才广。” 成语例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