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有功之臣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有功之臣: 拼音:yǒu gōng zhī chén成语简拼:ygzc发音:(\"xxzl.com.40805382410535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指有功劳 成语解释: 指有功劳的人 成语出处: 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回:“庶百姓知陛下宽仁大度,纳谏容流,而保护有功之臣。是一举两得之意,愿陛下准臣施行。”

解释成语“贼心不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贼心不死: 拼音:zéi xīn bù sǐ成语简拼:zxbs注音:ㄗㄟˊ ㄒㄧㄣ ㄅㄨˋ ㄙ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352086283\"); 成语繁体:賊心不死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坏主意 成语解释: 不放弃坏念头,而继续做下去 成语出处: 姜树茂《渔岛怒潮》第17章:“这伙强盗贼心不死,说不定下一

解释成语“捉贼捉赃,捉奸捉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捉贼捉赃,捉奸捉双: 拼音:zhuō zéi zhuō zāng,zhuō jiān zhuō shuā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捉贼捉赃、捉奸捉双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比喻处理是非的事,要以事实为根据 成语出处: 宋·胡太初《昼帘绪论·治狱》:“谚曰:‘捉贼捉赃,捉奸捉双。’此虽俚言,极为有道。” 成语

解释成语“一代宗臣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代宗臣: 拼音:yī dài zōng chén成语简拼:ydzc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81212574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代鼎臣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《汉书·萧何曹参传赞》:“淮阴黥布等已灭,唯何参擅功名,位冠群臣,声施后世,为一代之宗臣。”一个时代中大家所景仰的大臣。亦作“

解释成语“功臣自居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功臣自居: 拼音:gōng chén zì jū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居功自傲反义词:功成不居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居:当,任。做了一些成就就以有功之臣而自任 成语出处: 毛泽东《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》:“因为胜利,党内的骄傲情绪,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,……,可能

解释成语“顺天者逸,逆天者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顺天者逸,逆天者劳: 拼音:shùn tiān zhě yì,nì tiān zhě láo成语繁体:順天者逸,逆天者勞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顺:顺从;逸:安逸;逆:违背。顺从天理的能够得到安逸,违背天理的就会遭受劳苦 成语出处: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7回:“岂不闻‘顺天者逸,逆天者

解释成语“顺德者吉,逆天者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顺德者吉,逆天者凶: 拼音:shùn dé zhě jí,nì tiān zhě xiōng成语繁体:順惪者吉,逆天者凶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处世等 成语解释: 顺:依顺;吉:吉利;逆:违逆;凶:不幸。符合道德的就可得到吉利,违背天意的必定遭受灾祸 成语出处: 元·杨梓《豫让吞炭》第四折:“你道顺德者吉,逆天

解释成语“捉贼见赃,捉奸见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捉贼见赃,捉奸见双: 拼音:zhuō zéi jiàn zāng,zhuō jiān jiàn shuā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捉奸见双,捉贼见赃,杀人见伤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做事必须要有证据 成语解释: 赃:赃物;奸:通奸。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成语出处: 元·李文蔚《燕青博鱼》第三折:“常言道:‘捉贼见赃,捉奸见双。’燕大,

解释成语“成者为王,败者为贼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成者为王,败者为贼: 拼音:chéng zhě wéi wáng,bài zhě wéi zéi成语繁体:成者為王,敗者為賊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成则为王,败则为虏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指成败的结局不同 成语解释: 成:完功,成就;贼:盗贼。指成功了就可以称王,失败了就被称为盗贼 成语出处: 鲁迅《华盖集续编·谈皇帝》:“君民

解释成语“贼走关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贼走关门: 拼音:zéi zǒu guān mén注音:ㄗㄟˊ ㄗㄡˇ ㄍㄨㄢ ㄇㄣˊ成语繁体:賊走關門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贼去关门、亡羊补牢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事后行为 成语解释: 比喻事故发生后才采取措施 成语例子: 我们要杜绝贼走关门的现象再次发生英语翻译:lock the door after the thief ha

解释成语“相视而笑,莫逆于心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相视而笑,莫逆于心: 拼音:xiāng shì ér xiào,mò nì yú xīn成语简拼:xsmn发音:(\"xxzl.com.4080454419174\"); 成语繁体:相視而笑,莫逆于心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相视莫逆 成语用法: 作分句;指朋友深交 成语解释: 莫逆:彼此情投意合,非常相好。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,无所违逆于心。 成语出处: 《庄子·

解释成语“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: 拼音: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,liè nǚ bù gēng èr fū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忠臣不事二君,贞女不更二夫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事:侍奉,服侍。忠义之臣,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;贞节的妇女,不再嫁第二个丈夫。指忠诚不二 成语出处: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49回

解释成语“逆流而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逆流而上: 拼音:nì liú ér shà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知难而进反义词:知难而退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人的精神等 成语解释: 逆:倒。逆水前进。比喻迎着困难而上 成语出处: 《诗经·秦风·蒹葭》:“溯洄从之。”毛亨传:“逆流而上曰溯洄。” 成语例子: 张天民《创业》第13章:“目前,正有一股寒流向我们压过来,

解释成语“对着和尚骂贼秃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对着和尚骂贼秃: 拼音:duì zhe hé shàng mà zéi tū注音:ㄉㄨㄟˋ ˙ㄓㄜ ㄏㄜˊ ㄕㄤˋ ㄇㄚˋ ㄗㄟˊ ㄊㄨ成语繁体:對着咊尚駡賊秃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对着和尚骂秃驴、指着和尚骂秃驴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表面骂第三者,实际是指桑骂槐骂对方 成语出处: 鲁迅《彷徨·肥皂》:“你

解释成语“相视莫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相视莫逆: 拼音:xiāng shì mò nì成语简拼:xsmn注音:ㄒㄧㄤ ㄕㄧˋ ㄇㄛˋ ㄋ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6401213999\"); 成语繁体:相視莫逆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相视而笑,莫逆于心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彼此间友谊深厚,无所违逆于心。 成语出处: 先秦 庄周《庄子 大宗师》:“子祀

解释成语“捉奸见双,捉贼见赃,杀人见伤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捉奸见双,捉贼见赃,杀人见伤: 拼音:zhuōjiānjiànshuāng,zhuōzéijiànzāng,shārénjiànshā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捉奸见双,捉贼见赃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做事必须要有证据 成语解释: 奸:通奸;赃:赃物。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成语出处: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6回:“自古道:‘捉奸见双

解释成语“主辱臣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主辱臣死: 拼音:zhǔ rǔ chén sǐ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君辱臣死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主:君主。君主蒙受耻辱,臣子只有以死报之 成语出处: 宋·张孝祥《代诸父祭伯父文》:“忠愤激发,肝胆轮囷,主辱臣死,臣敢爱身。” 成语例子: 蔡东藩《五代史演义》第51回:“词勃然道:‘主辱臣死,奈何不救?’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

解释成语“批逆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批逆鳞: 拼音:pī nì lín注音:ㄆㄧ ㄋㄧˋ ㄌㄧㄣˊ成语繁体:批逆鱗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批逆龙鳞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批:触;逆鳞:传说龙喉下的鳞是逆向的,触摸容易触怒。比喻臣下敢于直谏触犯君主或弱国触犯强国 成语出处: 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燕策》:“秦地遍天下,威胁韩魏赵氏,则易水以北,未有所定

解释成语“奸臣当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奸臣当道: 拼音:jiān chén dāng dào成语简拼:jcdd发音:(\"xxzl.com.4080355446500\"); 成语繁体:姦臣當道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豺狼当道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政局等 成语解释: 奸佞的小人控制朝政。指坏人当权 成语出处: 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15回:“此时因纣王失政,妲己残害生灵

解释成语“自相戕贼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自相戕贼: 拼音:zì xiāng qiāng zéi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自相鱼肉、自相残杀、自相戕贼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内部战争 成语解释: 戕贼:伤害,残害。自己人互相杀害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62回:“我与将军以勇力齐名,好汉惜好汉,何忍自相戕贼乎?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自” 的基本字义: 本人,己身:~己。~家。~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