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榱崩栋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榱崩栋折: 拼音:cuī bēng dòng shé成语简拼:cbds注音:ㄘㄨㄟ ㄅㄥ ㄉㄨㄙˋ ㄕㄜˊ发音:(\"xxzl.com.40810230916927\"); 成语繁体:榱崩棟摺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定语;指崩溃 成语解释: 喻大局崩溃。 成语出处: 《“五四”爱国运动资料·张季直致北京电》:“况政府有榱崩栋折之忧,于两公有送袍推襟之素,

解释成语“栋折榱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栋折榱崩: 拼音:dòng zhé cuī bēng成语简拼:dzcb注音:ㄉㄨㄙˋ ㄕㄜˊ ㄘㄨㄟ ㄅㄥ发音:(\"xxzl.com.4080137182306\"); 成语繁体:棟摺榱崩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栋榱崩折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房屋倒塌 成语解释: 榱:椽子。正梁和椽子都毁坏了。比喻当政的人倒台或死去。 成语出处: 左丘明《左传

解释成语“待人接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待人接物: 拼音:dài rén jiē wù成语简拼:drjw注音:ㄉㄞˋ ㄖㄣˊ ㄐㄧㄝ 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928183253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为人处世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对人的态度 成语解释: 物:人物;人们。接待交往各种人物。指平时与人相处 成语出处: 宋 俞文豹《吹剑四录

解释成语“趾踵相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趾踵相接: 拼音:zhǐ zhǒng xiāng jiē成语简拼:zzxj注音:ㄓㄧˇ ㄓㄨㄙˇ ㄒㄧㄤ ㄐㄧㄝ发音:(\"xxzl.com.4080434008592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趾踵相错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形容人数之多。 成语出处: 梁启超《变法通议·论师范》:“此外握风气之权者,为书院山长,为蒙馆学究,车

解释成语“踵趾相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踵趾相接: 拼音:zhǒng zhǐ xiāng jiē成语简拼:zzxj注音:ㄓㄨㄙˇ ㄓㄧˇ ㄒㄧㄤ ㄐㄧㄝ发音:(\"xxzl.com.4080412497665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踵迹相接、踵足相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多 成语解释: 谓脚迹相连。形容人数众多,接连不断。 成语出处: 杨天石《黄遵宪》:“黄遵宪盛

解释成语“扶墙摸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扶墙摸壁: 拼音:fú qiáng mō bì成语简拼:fqmb注音:ㄈㄨˊ ㄑㄧㄤˊ ㄇㄛ ㄅ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141582400\"); 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人云亦云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没有创见 成语解释: 抚摸着墙壁。比喻言论主张比较软弱平庸。 成语出处: 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三十回:“这两个鸟男女,正在缸里扶墙摸

解释成语“接风洗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接风洗尘: 拼音:jiē fēng xǐ chén成语简拼:jfxc发音:(\"xxzl.com.4071915012677\"); 成语繁体:接風洗塵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洗尘接风、接风掸尘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指设宴款待远来的客人,以示慰问和欢迎。 成语出处: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26卷:“虽也送

解释成语“宫墙重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宫墙重仞: 拼音:gōng qiáng chóng rè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宫:宫殿;重:多;仞:古代长度单位,周时为八尺,汉时为七尺。比喻学问渊博,不可企及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张》:“譬之宫墙……夫子之墙数仞,不得其门而入。” 成语例子: 汉·蔡邕《郭林宗碑文》:“宫墙重仞,允得其门。”成

解释成语“充栋盈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充栋盈车: 拼音:chōng dòng yíng chē成语简拼:cdyc注音:ㄔㄨㄙ ㄉㄨㄙˋ ㄧㄥˊ ㄔㄜ发音:(\"xxzl.com.4080228293618\"); 成语繁体:充棟盈車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汗牛充栋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指藏书等 成语解释: 堆满屋子,装满车。形容书籍很多。 成语出处: 明·胡应麟《诗薮·遗逸中》:“充栋盈车

解释成语“铁壁铜墙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铁壁铜墙: 拼音:tiě bì tóng qiáng成语简拼:tbtq注音:ㄊㄧㄝ ˇ ㄅㄧˋ ㄊㄨㄙˊ ㄑㄧㄤˊ发音:(\"xxzl.com.4071849431806\"); 成语繁体:鐵壁銅墙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铜墙铁壁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宾语、定语;比喻牢不可破的工事 成语解释: 比喻十分坚固,不可摧毁的事物。 成语出处: 明

解释成语“铜墙铁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铜墙铁壁: 拼音:tóng qiáng tiě bì成语简拼:tqtb注音:ㄊㄨㄙˊ ㄑㄧㄤˊ ㄊㄧㄝ ˇ ㄅ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851031866\"); 成语繁体:銅墙鐵壁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森严壁垒、牢不可破反义词:不堪一击、无坚不摧、一触即溃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铜做的城墙;铁

解释成语“飞墙走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飞墙走壁: 拼音:fēi qiáng zǒu bì成语繁体:飛墙走壁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飞檐走壁、飞檐走脊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形容武艺高强 成语解释: 飞:形容迅速如飞。指能飞越房檐,攀登墙壁。形容武艺高强,身体矫捷如飞 成语出处: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65回:“拿出飞墙走壁的本事,进到庵中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飞

解释成语“墙面而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墙面而立: 拼音:qiáng miàn ér lì成语简拼:qmel发音:(\"xxzl.com.40806384113909\"); 成语繁体:墙靣而立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面对墙壁对立。形容目光短浅。亦作“面墙而立”。 成语出处: 《书·周官》:“不学墙面”孔传:“人而不学,其犹正墙面而立。”《论语·阳货》

解释成语“头撞南墙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头撞南墙: 拼音:tóu zhuàng nán qiáng成语繁体:頭撞南墙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钻牛角尖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认死理 成语解释: 撞:撞击。指认死理 成语出处: 陆天明《省委书记》:“今天我们要眼睁睁地让马扬走了,总有一天会头撞南墙满世界去找后悔药吃。” 成语例子: 你不要在这里头撞南墙钻牛角尖了成语故事:从前山

解释成语“大厦栋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大厦栋梁: 拼音:dà shà dòng liáng成语简拼:dsdl发音:(\"xxzl.com.40806275713166\"); 成语繁体:大厦棟樑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栋梁之材、中流砥柱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重要人物 成语解释: 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才。 成语出处: 《晋书·和峤传》:“太傅从事中郎庾顗见而叹曰:‘峤森森如千丈松,虽磥砢多节目

解释成语“连朝接夕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连朝接夕: 拼音:lián zhāo jiē xī成语繁体:連朝接夕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夜以继日 成语用法: 作状语;用于连续工作 成语解释: 朝:早晨;夕:晚上。早晨接晚上,不分白天黑夜地连续干 成语出处: 唐·白居易《与元九书》:“劳心灵,役声气,连朝接夕,不自知其苦,非魔而何?”英语翻译:work unceasingly day

解释成语“连畴接陇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连畴接陇: 拼音:lián chóu jiē lǒng成语简拼:lcjl注音:ㄌㄧㄢˊ ㄔㄡˊ ㄐㄧㄝ ㄌㄨㄙ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259384406\"); 成语繁体:連疇接隴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谓田地连片。 成语出处: 明·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记·滇游日记》:“莺粟花连畴接陇于黛柳镜波之间,景趣殊

解释成语“触事面墙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触事面墙: 拼音:chù shì miàn qiáng成语繁体:觸事靣墙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触:接触;面墙:面对墙。形容遇事像面墙而立,一无所知 成语出处: 晋·姚兴《重答安成侯嵩》:“吾常近之才,加以多事昏塞,触事面墙,不知道理安在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触” 的基本字义: 抵、顶:抵~。“羝羊~藩,赢其

解释成语“墙头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墙头草: 拼音:qiáng tóu cǎo注音:ㄑㄧㄤˊ ㄊㄡˊ ㄘㄠˇ成语繁体:墙頭艸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比喻无主见的人、顺风倒的人 成语出处: 冯志《敌后武工队》第23章:“一个人为国家要宁折不弯,别做墙头草。” 成语例子: 莫应丰《将军吟》第26章:“你们这些年轻人,都是墙头草,风吹两边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