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爱理不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爱理不理: 拼音:ài lǐ bù lǐ成语简拼:albl发音:(\"xxzl.com.4080500379271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爱答不理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不爱答理。比喻对人冷漠,没礼貌 成语出处: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9回:“黄二麻子爱理不理的,问他什么事。” 成语例子: 钱钟书

解释成语“迎刃而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迎刃而理: 拼音:yíng rèn ér lǐ成语简拼:yrel注音:ㄧㄥˊ ㄖㄣˋ ㄦˊ ㄌ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6453814401\"); 成语繁体:迎刄而理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迎刃冰解、迎刃立解、迎刃而解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很顺利 成语解释: 比喻处理事情、解决问题很顺利。同“迎刃而解”。 成语出处: 清 周在浚《

解释成语“富贵不淫,威武不屈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富贵不淫,威武不屈: 拼音:fù guì bù yín,wēi wǔ bù qū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富贵不能淫、威武不能屈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世 成语解释: 富:有钱;贵:地位高;淫:惑乱;威武:武力。指不因有钱有势而惑乱,不因武力或权势而胁迫屈服 成语出处: 清·方亨咸《邵村杂记·武风子传》:“其有道者欤?不然,何富贵不

解释成语“置之不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置之不理: 拼音:zhì zhī bù lǐ成语简拼:zzbl注音:ㄓㄧˋ ㄓㄧ ㄅㄨˋ ㄌ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7275015846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置若罔闻、束之高阁、置之度外反义词:另眼相看、刮目相看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置:放。放在一边;不予理睬。形容对某人某事十分冷

解释成语“持之有故,言之有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持之有故,言之有理: 拼音:chí zhī yǒu gù,yán zhī yǒu lǐ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言论等 成语解释: 持:持论,立论;故:根据。立论有根据,讲话有道理 成语出处: 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:“纵情性,安恣睢,禽兽之行,不足以合文通治,然而其持之有故,其言之成理,足以欺惑愚众。

解释成语“坐视不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坐视不理: 拼音:zuò shì bù lǐ成语繁体:坐視不理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袖手旁观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不过问 成语解释: 袖手旁观,不理不睬 成语出处: 清·许奉恩《里乘》第三卷:“君职司爽鸠,应为民除害,坐视不理,将何以辞其责也?” 成语例子: 毛泽东《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》:“坐视不理,不游不击,或游而不击

解释成语“擘肌分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擘肌分理: 拼音:bò jī fēn lǐ成语简拼:bjfl注音:ㄅㄛˋ ㄐㄧ ㄈㄣ ㄌ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71934173484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条理清晰、有条不紊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;形容分析思路清晰 成语解释: 擘:分开;理:肌肤的纹理。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。 成语出处: 汉 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若

解释成语“屈一伸万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屈一伸万: 拼音:qū yī shēn wàn成语繁体:屈一伸萬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伸:展开。屈身一人之下,凌驾于万人之上 成语出处: 《吴越春秋·王僚使公子光传》:“专诸曰:‘子视吾之仪,宁类愚者也,何言之鄙夫。夫屈一人之下,必伸万人之上。”成语故事:春秋时期,伍子胥从楚国逃亡到吴国时,遇到

解释成语“矢志不屈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矢志不屈: 拼音:shǐ zhì bù qū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坚贞不屈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矢:通“誓”;屈:屈服。立志决不屈服 成语出处: 清·顾彩《髯樵传》:“义哉髯也,见义必为,矢志不屈,求之士人中,亦几几难之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矢” 的基本字义: 箭:流~。弓~。有的(dì)放~。~镞。 誓:~

解释成语“心安理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心安理得: 拼音:xīn ān lǐ dé成语简拼:xald注音:ㄒㄧㄣ ㄢ ㄌㄧˇ ㄉㄜ发音:(\"xxzl.com.4071845171628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问心无愧反义词:忐忑不安、问心有愧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;心很坦然。安:安静;安然;理:情理;得:适合。

解释成语“通情达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通情达理: 拼音:tōng qíng dá lǐ成语简拼:tqdl注音:ㄊㄨㄙ ㄑㄧㄥˊ ㄉㄚˊ ㄌ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71853131938\"); 成语繁体:通情達理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合情合理、善解人意反义词:强词夺理、不明事理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对事理认识得透彻、明了。指说

解释成语“忠贞不屈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忠贞不屈: 拼音:zhōng zhēn bù qū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忠贞不渝、忠贞不贰、忠诚不渝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或事物 成语解释: 忠:忠诚;贞:有操守。忠诚坚定,永不改变 成语出处: 范文澜《中国近代史》上册附录:“为了争取中国人民的民族自由和社会改革,忠贞不屈,视死如归,悲壮激昂,可歌可泣。” 成语例子: 曲波《

解释成语“坚贞不屈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坚贞不屈: 拼音:jiān zhēn bù qū成语简拼:jzbq注音:ㄐㄧㄢ ㄓㄣ ㄅㄨˋ ㄑㄩ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00116458\"); 成语繁体:堅貞不屈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威武不屈、坚强不屈反义词:卑躬屈膝、奴颜婢膝 成语用法: 补充式;作谓语、状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贞:节操。坚定有气节;绝不屈服。 成语

解释成语“顺理成章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顺理成章: 拼音:shùn lǐ chéng zhāng成语简拼:slcz注音:ㄕㄨㄣˋ ㄌㄧˇ ㄔㄥˊ ㄓㄤ发音:(\"xxzl.com.40805553011684\"); 成语繁体:順理成章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水到渠成、马到成功反义词:颠三倒四、语无伦次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章:篇章;理:条理。

解释成语“逆天悖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逆天悖理: 拼音:nì tiān bèi lǐ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逆天背理、逆理违天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违背常规 成语解释: 逆:违反;悖:违背。违背天道常理 成语出处: 元·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四折:“只是刘太后怀嫉妒心肠,做这等逆天悖理的勾当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逆” 的基本字义: 方向相反,与顺相对:~流。~行。~

解释成语“屈指而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屈指而数: 拼音:qū zhǐ ér shǔ成语繁体:屈指而數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屈指可数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或事物 成语解释: 屈:弯曲。形容数量很少,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成语出处: 《清朝野史大观·曾静吕留良文字之狱》:“我朝扫清寇氛,与民休养,六十余年,民安物阜,即考羲皇以来,史册所纪,屈指而数。”英语翻译:cou

解释成语“天文地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天文地理: 拼音:tiān wén dì lǐ注音:ㄊㄧㄢ ㄨㄣˊ ㄉㄧˋ ㄌㄧˇ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定语、宾语;泛指知识 成语解释: 泛指知识、学问 成语出处: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13回:“某乃是中原一秀士,能知天文地理,善会阴阳,识得六甲风云,辨别三光气色,九流三教,无所不通。” 成语例子: 古华《芙蓉镇》第一章

解释成语“公有公理,婆有婆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公有公理,婆有婆理: 拼音:gōng yǒu gōng lǐ,pó yǒu pó lǐ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指双方争执不下 成语解释: 公:称丈夫的父亲。比喻双方争执,各说自己有理 成语出处: 鲁彦《西安印象》:“议论纷纷,莫衷一是,然又引经据典,公有公理,婆有婆理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

解释成语“卑身屈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卑身屈体: 拼音:bēi shēn qū tǐ成语简拼:bsqt注音:ㄅㄟ ㄕㄣ ㄑㄩ ㄊ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222343452\"); 成语繁体:卑身屈軆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卑身贱体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人 成语解释: 指弯腰俯首,屈从奉迎。 成语出处: 参见“卑身贱体”。 成语例子: 方其人之未得出乎此也,卑身屈体以求之,仆

解释成语“有条有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有条有理: 拼音:yǒu tiáo yǒu lǐ成语简拼:ytyl注音:ㄧㄡˇ ㄊㄧㄠˊ ㄧㄡˇ ㄌ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71838141364\"); 成语繁体:有條有理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头头是道反义词:乱七八糟、杂乱无章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定语、状语、补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有条理;有次序;形容层次脉络清楚。 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