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芒刺在躬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芒刺在躬: 拼音:máng cì zài gōng注音:ㄇㄤˊ ㄘㄧˋ ㄗㄞˋ ㄍㄨㄙ成语繁体:芒刺在躳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芒刺在身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宾语;用于感知动词后 成语解释: 芒刺:谷类壳上的细刺。好像有芒刺扎在身上。形容心中内心惶恐,坐立不安 成语出处: 前蜀·杜光庭《杨鼎校书本命本樵词》:“常怀再造之恩,未答自天之泽,兢忧度日,芒刺在躬。

解释成语“矢死无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矢死无贰: 拼音:shǐ sǐ wú èr注音:ㄕㄧˇ ㄙㄧˇ ㄨˊ ㄦˋ成语繁体:矢死無貳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誓死无贰、矢心不二、矢死不二反义词:朝秦暮楚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等 成语解释: 矢:通“誓”;贰:二心。誓死不怀二心 成语出处: 《明史·忠义传·琴彭》:“茶笼守彭被困孤城,矢死无贰。”英语翻译:remain faithf

解释成语“集矢之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集矢之的: 拼音:jí shǐ zhī de成语简拼:jszd注音:ㄐㄧˊ ㄕㄧˇ ㄓㄧ ㄉ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15012140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众矢之的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目标 成语解释: 比喻众人所指摘的对象。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襄公二年》:“郑成公疾,子驷请息肩于晋。公

解释成语“洁清自矢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洁清自矢: 拼音:jié qīng zì shǐ成语简拼:jqzs注音:ㄐㄧㄝ ˊ ㄑㄧㄥ ㄗㄧˋ ㄕ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5173810252\"); 成语繁体:潔清自矢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谓保持自身清廉正直。 成语出处: 《清史稿·高宗纪》:“以李侍尧、国泰所办贡物过优,皆致罪戾,谕各督抚等

解释成语“匪躬之节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匪躬之节: 拼音:fěi gōng zhī jié成语繁体:匪躳之節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匪躬之操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人的节操 成语解释: 躬:自身;匪躬:指为君主尽忠而不顾自身;节:节操。指不顾自家性命而尽忠王室的节操 成语出处: 《晋书·李胤传》:“诏以胤忠允高亮,有匪躬之节,使领司隶校尉。” 成语例子: 唐·韩愈《争臣论》:“

解释成语“桃弧棘矢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桃弧棘矢: 拼音:táo hú jí shǐ成语简拼:thjs注音:ㄊㄠˊ ㄏㄨˊ ㄐㄧˊ ㄕ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208133042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状语、宾语;用于迷信 成语解释: 桃木做的弓,棘枝做的箭,古人认为可辟邪。 成语出处: 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桃弧棘矢,以除其灾。”英语翻译:bows of peach

解释成语“亡矢遗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亡矢遗镞: 拼音:wáng shǐ yí zú成语简拼:wsyz注音:ㄨㄤˊ ㄕㄧˇ ㄧˊ ㄗㄨ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309044963\"); 成语繁体:亡矢遺鏃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损失箭和箭头。比喻军事上的细微损失。 成语出处: 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秦无亡矢遗镞之费,而天下诸侯已困矣。” 成

解释成语“猴子搏矢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猴子搏矢: 拼音:hóu zǐ bó shǐ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好表现的人没好下场 成语解释: 形容喜欢卖弄小聪明的人容易上当 成语出处: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王射之,敏给搏捷矢。王命相者趋射,狙执死。”成语故事:吴王乘船到长江沿岸的一座猴山游玩,很多猴子见人来了就害怕地逃跑,惟独一只猴子从容不迫地跳来跳去,在吴王面前

解释成语“矢志不摇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矢志不摇: 拼音:shǐ zhì bù yáo注音:ㄕㄧˇ ㄓㄧˋ ㄅㄨˋ ㄧㄠˊ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矢志不渝、矢志不移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发誓立志 成语解释: 矢:通“誓”,发誓;摇:动摇。发誓立志,决不改变 成语出处: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仇大娘》:“仲叔尚廉利其嫁,屡劝驾,而邵氏矢志不摇。”英语翻译:swear no

解释成语“有的放矢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有的放矢: 拼音:yǒu dì fàng shǐ成语简拼:ydfs注音:ㄧㄡˇ ㄉㄧˋ ㄈㄤˋ ㄕ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5494911304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对症下药反义词:无的放矢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、状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的:靶子;矢:箭。对准靶子射箭。比喻言论、行动有针对性;目标

解释成语“矢在弦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矢在弦上: 拼音:shǐ zài xián shàng成语简拼:szxs成语繁体:矢在絃上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箭在弦上、矢在弦上,不得不发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情况危急 成语解释: 箭已搭在弦上。比喻为形势所迫,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。 成语出处: 三国 魏 陈琳《为袁绍檄豫州》注引《魏志》:“矢在弦上,不可不发。” 成语例子: 郁

解释成语“匪躬之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匪躬之操: 拼音:fěi gōng zhī cāo成语繁体:匪躳之撡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匪躬之节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人的节操 成语解释: 躬:自身;匪躬:指为君主尽忠而不顾自身。指不顾自家性命而尽忠王室的节操 成语出处: 《晋书·刘隗传》:“臣亡祖先臣隗,昔荷殊宠,匪躬之操,犹存旧史,有志无时,怀恨黄泉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匪”

解释成语“引咎责躬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引咎责躬: 拼音:yǐn jiù zé gōng成语简拼:yjzg注音:ㄧㄣˇ ㄐㄧㄨˋ ㄗㄜˊ ㄍㄨㄙ发音:(\"xxzl.com.407231520645\"); 成语繁体:引咎責躳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同“引咎自责”。 成语出处: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吴主传》:“后壹奸罪发露伏诛,权引

解释成语“矢死不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矢死不二: 拼音:shǐ sǐ bù èr注音:ㄕㄧˇ ㄙㄧˇ ㄅㄨˋ ㄦˋ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誓死不二、矢心不二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至死也不变心 成语解释: 矢:同“誓”,发誓;二:二心。立誓到死不改变意志 成语出处: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鸦头》:“瑥得鸦头,横施楚惊。既北绽,又欲夺其志,女矢死不二,因囚置之。” 成语例子

解释成语“躬逢其盛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躬逢其盛: 拼音:gōng féng qí shèng成语简拼:gfqs注音:ㄍㄨㄙ ㄈㄥˊ ㄑㄧˊ ㄕㄥ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512279889\"); 成语繁体:躳逢其盛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恭逢其盛 成语用法: 紧缩式;作谓语;指亲身经历那种盛况 成语解释: 躬:亲自,亲身;逢:赶上;其:代词;盛:盛况。指亲身参加了那个盛会或盛举 成语

解释成语“抚躬自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抚躬自问: 拼音:fǔ gōng zì wèn成语简拼:fgzw注音:ㄈㄨˇ ㄍㄨㄙ ㄗㄧˋ ㄨㄣ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6261513040\"); 成语繁体:抚躳自問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反躬自问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;指反过来问一问自己 成语解释: 反躬自问,指自我反省 成语出处: 清 昭槤《啸亭杂录 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》:“今

解释成语“躬擐甲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躬擐甲胄: 拼音:gōng huàn jiǎ zhòu成语简拼:ghjz注音:ㄍㄨㄙ ㄏㄨㄢˋ ㄐㄧㄚˊ ㄓㄡ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192615450\"); 成语繁体:躳擐甲胄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用于战争等 成语解释: 谓亲自穿上铠甲和头盔。言长官坐镇军中亲自指挥。 成语出处: 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:“文公(晋文公)躬擐甲

解释成语“函矢相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函矢相攻: 拼音:hán shǐ xiāng gōng成语简拼:hsxg注音:ㄏㄢˊ ㄕㄧˇ ㄒㄧㄤ ㄍㄨㄙ发音:(\"xxzl.com.4080422427821\"); 成语繁体:圅矢相攻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自相矛盾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自相矛盾 成语解释: 指自相矛盾 成语出处: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矢人唯恐不伤人,函人唯恐伤人。”

解释成语“矢心不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矢心不二: 拼音:shǐ xīn bù èr注音:ㄕㄧˇ ㄒㄧㄣ ㄅㄨˋ ㄦˋ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矢死无贰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等 成语解释: 矢:通“誓”;二:二心。誓死不怀二心 成语出处: 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槐西杂志》:“我待年之滕,例不登诸策简,徒以矢心不二,故仲尼有是特笔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矢” 的

解释成语“一矢双穿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矢双穿: 拼音:yī shǐ shuāng chuān成语简拼:yssc注音:ㄧ ㄕㄧˇ ㄕㄨㄤ ㄔㄨㄢ发音:(\"xxzl.com.40805201810425\"); 成语繁体:一矢雙穿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箭双雕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犹一箭双雕。 成语出处: 清·陈天华《狮子吼》楔子:“是英雄自有英雄面,怕什么代越庖俎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