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矢志不摇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矢志不摇: 拼音:shǐ zhì bù yáo注音:ㄕㄧˇ ㄓㄧˋ ㄅㄨˋ ㄧㄠˊ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矢志不渝、矢志不移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发誓立志 成语解释: 矢:通“誓”,发誓;摇:动摇。发誓立志,决不改变 成语出处: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仇大娘》:“仲叔尚廉利其嫁,屡劝驾,而邵氏矢志不摇。”英语翻译:swear no

解释成语“甘冒虎口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甘冒虎口: 拼音:gān mào hǔ kǒu成语简拼:gmhk注音:ㄍㄢ ㄇㄠˋ ㄏㄨˇ ㄎㄡ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7050314668\"); 成语繁体:甘冐虎口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视死如归反义词:贪生怕死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谓甘愿冒着生命危险。 成语出处: 《三国志·魏志·袁绍传》“吾不

解释成语“有的放矢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有的放矢: 拼音:yǒu dì fàng shǐ成语简拼:ydfs注音:ㄧㄡˇ ㄉㄧˋ ㄈㄤˋ ㄕ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5494911304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对症下药反义词:无的放矢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、状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的:靶子;矢:箭。对准靶子射箭。比喻言论、行动有针对性;目标

解释成语“佯风诈冒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佯风诈冒: 拼音:yáng fēng zhà mào成语简拼:yfzm注音:ㄧㄤˊ ㄈㄥ ㄓㄚˋ ㄇㄠ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312345235\"); 成语繁体:佯風詐冐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装疯卖傻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犹言装疯卖傻。 成语出处: 元·武汉臣《生金阁》第三折:“你个弟子孩儿,吃了两种酒,佯风诈冒

解释成语“矢在弦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矢在弦上: 拼音:shǐ zài xián shàng成语简拼:szxs成语繁体:矢在絃上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箭在弦上、矢在弦上,不得不发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情况危急 成语解释: 箭已搭在弦上。比喻为形势所迫,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。 成语出处: 三国 魏 陈琳《为袁绍檄豫州》注引《魏志》:“矢在弦上,不可不发。” 成语例子: 郁

解释成语“击排冒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击排冒没: 拼音:jī pái mào méi成语简拼:jpmm注音:ㄐㄧ ㄆㄞˊ ㄇㄠˋ ㄇㄛ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250214121\"); 成语繁体:撃排冐没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为人 成语解释: 谓攻击排斥,轻率而不顾一切。 成语出处: 唐·柳宗元《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》:“秉觚牍,焦思虑,以为论

解释成语“矢死不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矢死不二: 拼音:shǐ sǐ bù èr注音:ㄕㄧˇ ㄙㄧˇ ㄅㄨˋ ㄦˋ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誓死不二、矢心不二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至死也不变心 成语解释: 矢:同“誓”,发誓;二:二心。立誓到死不改变意志 成语出处: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鸦头》:“瑥得鸦头,横施楚惊。既北绽,又欲夺其志,女矢死不二,因囚置之。” 成语例子

解释成语“冒大不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冒大不韪: 拼音:mào dà bù wěi成语简拼:mdbw注音:ㄇㄠˋ ㄉㄚˋ ㄅㄨˋ ㄨㄟ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7100015006\"); 成语繁体:冐大不韙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冒天下之大不韪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做最大错误的事情 成语解释: 见“冒天下之大不韪”。 成语出处: 《清史稿·礼志二》:“严谕集

解释成语“顶名冒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顶名冒姓: 拼音:dǐng míng mào xìng成语简拼:dmmx注音:ㄉㄧㄥˇ ㄇㄧㄥˊ ㄇㄠˋ ㄒㄧㄥˋ发音:(\"xxzl.com.4072006314784\"); 成语繁体:頂名冐姓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冒名顶替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作假 成语解释: 谓冒充他人。 成语出处: 《儒林外史》第四五回:“恐系外乡光棍

解释成语“冒天下之大不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冒天下之大不韪: 拼音: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éi成语简拼:mtxw注音:ㄇㄠˋ ㄊㄧㄢ ㄒㄧㄚˋ ㄓㄧ ㄉㄚˋ ㄅㄨˋ ㄨㄟ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7175615347\"); 成语繁体:冐天下之大不韙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冒大不韪 成语用法: 动宾式;作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不韪:不是,错误。去干普天下的

解释成语“函矢相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函矢相攻: 拼音:hán shǐ xiāng gōng成语简拼:hsxg注音:ㄏㄢˊ ㄕㄧˇ ㄒㄧㄤ ㄍㄨㄙ发音:(\"xxzl.com.4080422427821\"); 成语繁体:圅矢相攻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自相矛盾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自相矛盾 成语解释: 指自相矛盾 成语出处: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矢人唯恐不伤人,函人唯恐伤人。”

解释成语“矢心不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矢心不二: 拼音:shǐ xīn bù èr注音:ㄕㄧˇ ㄒㄧㄣ ㄅㄨˋ ㄦˋ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矢死无贰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等 成语解释: 矢:通“誓”;二:二心。誓死不怀二心 成语出处: 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槐西杂志》:“我待年之滕,例不登诸策简,徒以矢心不二,故仲尼有是特笔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矢” 的

解释成语“一矢双穿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矢双穿: 拼音:yī shǐ shuāng chuān成语简拼:yssc注音:ㄧ ㄕㄧˇ ㄕㄨㄤ ㄔㄨㄢ发音:(\"xxzl.com.40805201810425\"); 成语繁体:一矢雙穿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箭双雕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犹一箭双雕。 成语出处: 清·陈天华《狮子吼》楔子:“是英雄自有英雄面,怕什么代越庖俎,

解释成语“贪冒荣宠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贪冒荣宠: 拼音:tān mào róng chǒng成语繁体:貪冐榮寵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贪荣冒宠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世 成语解释: 贪冒:贪图财利。贪图荣耀和恩宠 成语出处: 唐·陈子昂《为程处弼辞放流表》:“任经十有三年,竟无一阶升录,臣之弩劣,于此可见,而贪冒荣宠,尚不知归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贪” 的基本字义:

解释成语“矢志捐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矢志捐躯: 拼音:shǐ zhì juān qū成语繁体:矢志捐軀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矢:通“誓”,发誓;捐躯:牺牲生命。立志牺牲而不屈服 成语出处: 《清史稿·尚可喜传》:“惟知矢志捐躯,保国岭南,以表臣始终之诚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矢” 的基本字义: 箭:流~。弓~。有的(dì)放~。~镞。 誓:~志不渝

解释成语“亲当矢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亲当矢石: 拼音:qīn dāng shǐ shí成语简拼:qdss注音:ㄑㄧㄣ ㄉㄤ ㄕㄧˇ ㄕㄧ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7195015481\"); 成语繁体:親當矢石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亲冒矢石、身当矢石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很勇敢 成语解释: 谓将帅亲临作战前线。 成语出处: 《北齐书·文宣帝纪》:“每临行阵,亲当矢石。”

解释成语“指矢天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指矢天日: 拼音:zhǐ shǐ tiān rì成语简拼:zstr注音:ㄓㄧˇ ㄕㄧˇ ㄊㄧㄢ ㄖ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373916388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杂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指天誓日、指日誓心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指发誓 成语解释: 见“指天誓日”。 成语出处: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窦氏》:“女要誓;南指矢天日,以坚永约,女乃允之。”

解释成语“矢口否认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矢口否认: 拼音:shǐ kǒu fǒu rèn成语简拼:skfr注音:ㄕㄧˇ ㄎㄡˇ ㄈㄡˇ ㄖㄣ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5551611673\"); 成语繁体:矢口否認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矢口抵赖反义词:供认不讳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一口咬定;坚决不承认。 成语出处: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

解释成语“桑弧蒿矢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桑弧蒿矢: 拼音:sāng hú hāo shǐ成语简拼:shhs注音:ㄙㄤ ㄏㄨˊ ㄏㄠ ㄕㄧˇ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桑弧蓬矢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男子的理想 成语解释: 谓行桑弧蓬矢之礼以励志。蒿,蓬蒿。 成语出处: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儒林传·刘昆》:“每春秋飨射,常备列典仪,以素木瓠叶为俎豆,桑弧蒿矢,以射菟首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

解释成语“桑弧蓬矢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桑弧蓬矢: 拼音:sāng hú péng shǐ成语简拼:shps注音:ㄙㄤ ㄏㄨˊ ㄆㄥˊ ㄕㄧˇ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桑弧蒿矢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古代男子出生,射人用桑木做的弓,蓬草做的箭,射天地四方,表示有远大志向的意思。 成语出处: 西汉 戴圣《礼记 内则》:“吉者宿齐,朝服寝门外,诗负之,射人以桑弧蓬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