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南征北战,东荡西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南征北战,东荡西杀: 拼音:nán zhēng běi zhàn,dōng dàng xī shā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征:征战;荡:扫荡。形容转战南北,奋勇杀敌 成语出处: 晋剧《打金枝》第二场:“父王的江山,是他郭家父子南征北战,东荡西杀,十大汗马功劳争来的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南”

解释成语“心荡神摇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心荡神摇: 拼音:xīn dàng shén yáo成语简拼:xdsy注音:ㄒㄧㄣ ㄉㄤˋ ㄕㄣˊ ㄧㄠˊ发音:(\"xxzl.com.407230439399\"); 成语繁体:心蕩神摇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心荡神迷、心荡神怡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心神不定 成语解释: 谓神魂颠倒,不能自持。亦谓情思被外物吸引而飘飘然。 成语出处:

解释成语“虎荡羊群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虎荡羊群: 拼音:hǔ dàng yáng qún成语简拼:hdyq发音:(\"xxzl.com.4080413137694\"); 成语繁体:虎蕩羊羣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虎入羊群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比喻强者在肆意欺凌弱者 成语解释: 老虎冲进羊群中。比喻以强凌弱,为所欲为。同“虎入羊群”。 成语出处: 清 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九十二回:

解释成语“茫茫荡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茫茫荡荡: 拼音:máng máng dàng dà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辽阔深远而又模糊不清 成语出处: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9回:“若说这个石碣村湖荡,紧靠着梁山泊,都是茫茫荡荡,芦苇水港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茫” 的基本字义: 模糊不清,对事理全无所知:~然。~昧。 遥远,面积大,看不清边沿:~~

解释成语“吊儿浪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吊儿浪荡: 拼音:diào ér làng dàng成语繁体:弔兒浪蕩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吊儿郎当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口语中 成语解释: 浪荡:放浪。形容散漫放浪 成语出处: 姚雪垠《牛全德与红萝卜》:“知道吗?游击队并不是吊儿浪荡的,游击队是要守纪律的!”英语翻译:dodge the column 成语分字解释: “

解释成语“销魂荡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销魂荡魄: 拼音:xiāo hún dàng pò成语简拼:xhdp注音:ㄒㄧㄠ ㄏㄨㄣˊ ㄉㄤˋ ㄆㄛ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310405087\"); 成语繁体:銷魂蕩魄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销魂夺魄、失魂落魄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人神态失常 成语解释: 见“销魂夺魄”。 成语出处: 清·彭养鸥《黑籍冤魂》第15回:“这都是风俗奢

解释成语“跌脚拌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跌脚拌手: 拼音:diē jiǎo bàn shǒu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跌脚绊手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等 成语解释: 受到阻碍或牵制,不能放手去干事 成语出处: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8回:“自从第一步踏上了社会的战线,只觉得面前跌脚拌手的布满了敌军,第二步再也跨不出去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跌” 的基本字义: 摔:~跤。~倒

解释成语“跌跌爬爬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跌跌爬爬: 拼音:diē diē pá pá注音:ㄉㄧㄝ ㄉㄧㄝ ㄆㄚˊ ㄆㄚˊ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连跌带爬、跌跌撞撞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等 成语解释: 连跌带爬 成语出处: 清·韩邦庆《海上花列传》第51回:“蓦然抬头见了主人,猛吃大惊,跌跌爬爬,一哄四散。” 成语例子: 他跌跌爬爬地回到了家 成语分字解释: “

解释成语“中原板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中原板荡: 拼音:zhōng yuán bǎn dàng成语繁体:中原板蕩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中原:指我国中部,泛指天下;板荡:《诗经》篇名,指周厉王荒淫无道。比喻时局动荡危急 成语出处: 宋·岳飞《五岳祠盟题记》:“自中原板荡,夷狄交侵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中” 的基本字义: 和四方、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

解释成语“坦荡如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坦荡如砥: 拼音:tǎn dàng rú dǐ成语繁体:坦蕩如砥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反义词:坑坑洼洼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或事物等 成语解释: 坦荡:宽广平坦;砥:磨刀石。平坦得像磨刀石 成语出处: 茅盾《白杨礼赞》:“黄与绿主宰着,无边无垠,坦荡如砥。” 成语例子: 陈忠实《白鹿原》第22章:“队伍终于拉出山沟进入坦荡如砥的关中平

解释成语“肠回气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肠回气荡: 拼音:cháng huí qì dàng成语繁体:腸迴氣蕩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荡气回肠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音乐、文章等 成语解释: 回:曲折,迂回;荡:摇荡。形容好的音乐、文章缠绵悱恻,感人极深的样子 成语出处: 苏雪林《玉溪诗谜》:“这一首真是心颤魂飞、肠回气荡时做出来的好诗。”英语翻译:soul-stirri

解释成语“跌打损伤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跌打损伤: 拼音:diē dǎ sǔn shāng注音:ㄉㄧㄝ ㄉㄚˇ ㄙㄨㄣˇ ㄕㄤ成语繁体:跌打損傷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指外伤 成语解释: 泛指人因跌、打、磕、碰等原因而受的伤 成语出处: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29回:“老夫于歧黄虽不深知,向来祖上传有济世良方,凡跌打损伤,立时起死回生。” 成语例子: 古华《芙

解释成语“磊落跌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磊落跌荡: 拼音:lěi luò diē dà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为人 成语解释: 磊落:形容胸怀坦白;跌荡:超然而无所拘忌。胸怀坦白,行为无所拘忌 成语出处: 宋·吕祖谦《东莱博议》第一卷:“英雄豪悍之士,磊落跌荡,出于法度之外,为君者亦当度外待之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磊” 的基本字义: 〔~落〕心地光明坦白,如“光明~~

解释成语“一跌不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跌不振: 拼音:yī diē bù zhèn成语简拼:ydbz注音:ㄧ ㄉㄧㄝ ㄅㄨˋ ㄓㄣ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5590711933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蹶不振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遭遇失败 成语解释: 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。同“一蹶不振”。 成语出处: 宋 叶梦得《避暑录话》卷

解释成语“浪荡乾坤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浪荡乾坤: 拼音:làng dàng qián kūn成语繁体:浪蕩乾堃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天下太平 成语解释: 浪荡:同“朗朗”,明朗;乾坤:天地。形容政治清明,天下太平 成语出处: 元·李文蔚《燕青博鱼》第一折:“清平世界,浪荡乾坤,你怎么当街里打人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浪” 的基本字义: 大波:波~。海~。巨~。风~。~涛

解释成语“碧波荡漾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碧波荡漾: 拼音:bì bō dàng yàng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描写水 成语解释: 碧:青绿色。青绿色的波浪起伏不定 成语出处: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四卷第49章:“灿烂的阳光,美丽的野花,碧波荡漾的原西河,凹凸不平的石板街……” 成语例子: 吴茂盛《驻京办》序篇:“乾隆向东一望,湖面碧波荡漾。”英语翻译:T

解释成语“放荡不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放荡不羁: 拼音:fàng dàng bù jī成语简拼:fdbj注音:ㄈㄤˋ ㄉㄤˋ ㄅㄨˋ ㄐㄧ发音:(\"xxzl.com.40807392516415\"); 成语繁体:放蕩不羈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放浪形骸反义词:循规蹈矩、规行矩步 成语用法: 动宾式;作定语、宾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放荡:不受约束或行为不检点;羁:约束。形容行为

解释成语“纵横决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纵横决荡: 拼音:zòng héng jué dà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纵横:奔放,不受拘束;荡:冲杀。纵横驰骋,冲杀突击 成语出处: 茅盾《白杨礼赞》:“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,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,力求上进的白杨树,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、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?” 成语分字解释:

解释成语“放荡驰纵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放荡驰纵: 拼音:fàng dàng chí zòng成语繁体:放蕩馳縱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为人 成语解释: 驰:乱跑。没有管束地乱跑乱逛。形容不求进步,到处游荡 成语出处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9回:“近来仗着祖母的溺爱,父母亦不能十分严紧拘管,更觉放荡驰纵,任性恣情,最不喜务正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放”

解释成语“动荡不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动荡不安: 拼音:dòng dàng bù ān成语简拼:ddba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11816544\"); 成语繁体:動蕩不安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动荡不定反义词:平平稳稳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社会、局势等 成语解释: 荡:摇动。动荡摇摆,不安定。形容局势不稳定,不平静。 成语出处: 欧阳山《三家巷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