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跌脚拌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跌脚拌手: 拼音:diē jiǎo bàn shǒu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跌脚绊手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等 成语解释: 受到阻碍或牵制,不能放手去干事 成语出处: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8回:“自从第一步踏上了社会的战线,只觉得面前跌脚拌手的布满了敌军,第二步再也跨不出去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跌” 的基本字义: 摔:~跤。~倒

解释成语“跌跌爬爬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跌跌爬爬: 拼音:diē diē pá pá注音:ㄉㄧㄝ ㄉㄧㄝ ㄆㄚˊ ㄆㄚˊ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连跌带爬、跌跌撞撞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等 成语解释: 连跌带爬 成语出处: 清·韩邦庆《海上花列传》第51回:“蓦然抬头见了主人,猛吃大惊,跌跌爬爬,一哄四散。” 成语例子: 他跌跌爬爬地回到了家 成语分字解释: “

解释成语“跌打损伤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跌打损伤: 拼音:diē dǎ sǔn shāng注音:ㄉㄧㄝ ㄉㄚˇ ㄙㄨㄣˇ ㄕㄤ成语繁体:跌打損傷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指外伤 成语解释: 泛指人因跌、打、磕、碰等原因而受的伤 成语出处: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29回:“老夫于歧黄虽不深知,向来祖上传有济世良方,凡跌打损伤,立时起死回生。” 成语例子: 古华《芙

解释成语“磊落跌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磊落跌荡: 拼音:lěi luò diē dà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为人 成语解释: 磊落:形容胸怀坦白;跌荡:超然而无所拘忌。胸怀坦白,行为无所拘忌 成语出处: 宋·吕祖谦《东莱博议》第一卷:“英雄豪悍之士,磊落跌荡,出于法度之外,为君者亦当度外待之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磊” 的基本字义: 〔~落〕心地光明坦白,如“光明~~

解释成语“一跌不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跌不振: 拼音:yī diē bù zhèn成语简拼:ydbz注音:ㄧ ㄉㄧㄝ ㄅㄨˋ ㄓㄣ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5590711933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蹶不振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遭遇失败 成语解释: 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。同“一蹶不振”。 成语出处: 宋 叶梦得《避暑录话》卷

解释成语“疏宕不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疏宕不拘: 拼音:shū dàng bù jū成语繁体:疎宕不拘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为人 成语解释: 疏宕:放荡。放荡不受拘束 成语出处: 《北史·薛憕传》:“憕早丧父,家贫,躬耕以养祖母,有暇则览文籍,疏宕不拘,时人未之奇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疏” 的基本字义: 去掉阻塞使通畅:~导。~通。~浚。~解(jiě)。 分散:~散

解释成语“推三宕四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推三宕四: 拼音:tuī sān dàng sì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推三挨四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推:推诿;宕:拖延。形容一再推诿拖延 成语出处: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五回:“原来仓樵欠了米店两个月的米账,没钱还他,那店伙天天来讨,总是推三宕四,那讨账人发了急,所以就吵了起来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推” 的基本字义: 手抵物体向外

解释成语“跌荡风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跌荡风流: 拼音:diē dàng fēng liú成语简拼:ddfl注音:ㄉㄧㄝ ㄉㄤˋ ㄈㄥ ㄌㄧㄨˊ发音:(\"xxzl.com.4071953144249\"); 成语繁体:跌蕩風流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跌宕风流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形容人 成语解释: 潇洒放逸而富有才华风情。同“跌宕风流”。 成语出处: 清 余怀《板桥杂记

解释成语“跌宕遒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跌宕遒丽: 拼音:diē dàng qiú lì成语繁体:跌宕遒麗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书法等 成语解释: 跌宕:放纵不拘;遒丽:强劲逸丽。形容文辞、书法放纵不拘,刚劲逸丽 成语出处: 《清史稿·梅植之传》:“谓其跌宕遒丽,锻炼旧榻,血脉精气,奔之腕下,熙载未之敢先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跌” 的基本字义: 摔:~跤。~倒。

解释成语“跌跌撞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跌跌撞撞: 拼音:diē diē zhuàng zhuàng注音:ㄉㄧㄝ ㄉㄧㄝ ㄓㄨㄤˋ ㄓㄨㄤˋ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踉踉跄跄、磕磕碰碰反义词:顺顺利利、一帆风顺 成语用法: 作状语;指不顺畅 成语解释: 形容走路不稳的样子 成语出处: 清·韩邦庆《海上花列传》第42回:“脚底下不晓得高低,跌跌撞撞,进了右首房间。” 成语例子: 路遥

解释成语“跌宕放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跌宕放言: 拼音:diē dàng fàng yá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跌荡放言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为人 成语解释: 跌宕:放纵不拘;放言:任性而言,不受拘束。行为放纵,言语不拘 成语出处: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:“又与前与白衣祢衡跌宕放言。”英语翻译:be bold and unconstrained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跌” 的

解释成语“逐宕失返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逐宕失返: 拼音:zhú dàng shī fǎn成语简拼:zdsf注音:ㄓㄨˊ ㄉㄤˋ ㄕㄧ ㄈㄢ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319055731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逐流忘返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见“逐流忘返”。 成语出处: 张尔田《〈词莂〉序》:“虽絜瓶庸受,逐宕失返,若夫越世扶衰,有足征也。” 成语分字

解释成语“跌荡不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跌荡不羁: 拼音:diē dàng bù jī成语简拼:ddbj注音:ㄉㄧㄝ ㄉㄤˋ ㄅㄨˋ ㄐㄧ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24916633\"); 成语繁体:跌蕩不羈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跌宕不羁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不受拘束 成语解释: 指心志放逸无拘无束。同“跌宕不羁”。 成语出处: 《宣和书谱 石延年》:“遂

解释成语“跌宕风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跌宕风流: 拼音:diē dàng fēngliú成语简拼:ddfl注音:ㄉㄧㄝ ˊ ㄉㄤˋ ㄈㄥ ㄌㄧㄨˊ发音:(\"xxzl.com.4071953064245\"); 成语繁体:跌宕風流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跌荡风流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形容人 成语解释: 潇洒放逸而富有才华风情。 成语出处: 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续录

解释成语“风流跌宕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风流跌宕: 拼音:fēng liú diē dàng成语简拼:fldd注音:ㄈㄥ ㄌㄧㄨˊ ㄉㄧㄝ ˊ ㄉㄤ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953174251\"); 成语繁体:風流跌宕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风流潇洒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为人 成语解释: 跌宕:为人放纵,不拘束。气度超脱,潇洒放逸。 成语出处: 清 曹雪芹《

解释成语“拽拳丢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拽拳丢跌: 拼音:zhuāi quán diū diē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拽:用力拉,拖。指打拳摔跤 成语出处: 元·无名氏《打韩通》第二折:“俺是韩通的徒弟,今日拽拳丢跌已罢,师父吃酒去了,我两个无甚事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拽” 的基本字义: 拉,牵引:~住。~不动。 含有 “拽” 的成语: 生拉硬拽 生拽

解释成语“跌宕昭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跌宕昭彰: 拼音:dié dàng zhāo zhāng成语简拼:ddzz注音:ㄉㄧㄝ ˊ ㄉㄤˋ ㄓㄠ ㄓㄤ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65816819\"); 成语繁体:跌宕炤彰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作文 成语解释: 跌宕:放纵不拘;昭彰:昭著,明显。指气势放纵不拘,文意显明。 成语出处: 南朝 梁 萧统《序》:“其文

解释成语“跌荡不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跌荡不拘: 拼音:diē dàng bù jū成语简拼:ddbj注音:ㄉㄧㄝ ㄉㄤˋ ㄅㄨˋ ㄐㄨ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25116636\"); 成语繁体:跌蕩不拘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跌宕不羁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不受拘束 成语解释: 指心志放逸无拘无束。同“跌宕不羁”。 成语出处: 明 袁黄、王世贞《纲鉴合编

解释成语“跌脚槌胸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跌脚槌胸: 拼音:diē jiǎo chuí xiōng成语简拼:djcx注音:ㄉㄧㄝ ㄐㄧㄠˇ ㄔㄨㄟˊ ㄒㄩㄥ发音:(\"xxzl.com.4080220093389\"); 成语繁体:跌脚槌胷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跌脚捶胸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指悲伤 成语解释: 以足跺地,以拳敲胸。表示气愤、着急、悲痛等感情。 成语出处: 《水浒传》第一○四回:“

解释成语“反跌文章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反跌文章: 拼音:fǎn diē wén zhā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作文等 成语解释: 形容正话反说或欲扬故抑的文章 成语出处: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回:“原来三荷包进来的时候,本想做个反跌文章,先说个不成功,好等他哥来还价,他用的是引船就岸的计策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反” 的基本字义: 翻转,颠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