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论心定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论心定罪: 拼音:lùn xīn dìng zuì成语简拼:lxdz注音:ㄌㄨㄣˋ ㄒㄧㄣ ㄉㄧㄥˋ ㄗㄨㄟ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30612234\"); 成语繁体:論心定辠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原心定罪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判案等 成语解释: 根据犯罪人的动机和情节来判定其罪行。 成语出处: 汉·桓宽《

解释成语“知我罪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知我罪我: 拼音:zhī wǒ zuì wǒ成语简拼:zwzf注音:ㄓㄧ ㄨㄛˇ ㄗㄨㄟˋ ㄨㄛ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218063331\"); 成语繁体:知我辠我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;形容别人对自己的毁誉 成语解释: 形容别人对自己的毁誉。 成语出处: 先秦 孟轲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:“《春秋》,天子之事也。是故孔

解释成语“负罪引慝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负罪引慝: 拼音:fù zuì yǐn tè成语简拼:fzyt注音:ㄈㄨˋ ㄗㄨㄟˋ ㄧㄣˇ ㄊㄜ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237093914\"); 成语繁体:負辠引慝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引咎自责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谓引咎自责。 成语出处: 《书·大禹谟》:“负罪引慝,祇载见瞽螋。”蔡沈集传:“负罪,自负其

解释成语“罪疑从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罪疑从轻: 拼音:zuì yí cóng qī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罪疑惟轻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疑:不能确定。罪行轻重有可疑之处,只应从轻判处 成语出处: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于定国传》:“其决疑平法,务在哀鳏寡,罪疑从轻,加审慎之心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罪” 的基本字义: 犯法的行为:犯~。~人。认~。有~。~恶。~名。

解释成语“负荆谢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负荆谢罪: 拼音:fù jīng xiè zuì成语简拼:fjxz注音:ㄈㄨˋ ㄐㄧㄥ ㄒㄧㄝ ˋ ㄗㄨㄟ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05612073\"); 成语繁体:負荆謝辠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负荆请罪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赔礼道歉的场合 成语解释: 见“负荆请罪”。 成语出处: 金·马钰《满庭芳·谢咸阳王法师

解释成语“自取罪戾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自取罪戾: 拼音:zì qǔ zuì lì成语简拼:zqzl注音:ㄗㄧˋ ㄑㄩˇ ㄗㄨㄟˋ ㄌ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123115166\"); 成语繁体:自取辠戾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自取咎戾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指自招罪过。亦作“自取咎戾”。 成语出处: 清 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十二回:

解释成语“怀璧为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怀璧为罪: 拼音:huái bì wéi zuì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怀璧其罪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有才能而遭忌妒 成语解释: 璧:宝玉。身藏宝玉,因此获罪。比喻有才能而遭忌妒、迫害 成语出处: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华歆传》:“本无拒诸君之心,而所受遂多。念单车远行,将以怀璧为罪,愿宾客为之计。”英语翻译:an innocent man ge

解释成语“祸首罪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祸首罪魁: 拼音:huò shǒu zuì kuí成语简拼:hszk发音:(\"xxzl.com.4071916512755\"); 成语繁体:禍首辠魁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罪魁祸首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祸头子 成语解释: 首:头目;魁:首领。犯罪作恶的首罪者。 成语出处: 明·郑若庸《玉玦记·索命》:“虽是虔婆杀我,娟奴是祸首

解释成语“罪己责躬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罪己责躬: 拼音:zuì jǐ zé gō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罪己:归罪于己;躬:自己。责备并归罪于自己 成语出处: 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29卷:“罪己责躬不可无,然亦不当长留在心胸为悔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罪” 的基本字义: 犯法的行为:犯~。~人。认~。有~。~恶。~名。~魁。~行。~证。~责。~孽(

解释成语“罪该万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罪该万死: 拼音:zuì gāi wàn sǐ成语简拼:zgws注音:ㄗㄨㄟˋ ㄍㄞ ㄨㄢˋ ㄙ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357356627\"); 成语繁体:辠該萬死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罪大恶极、罪不容诛、罪恶如山、罪恶滔天、罪恶昭著、罪有应得、罪有攸归反义词:劳苦功高、功德无量、功垂竹帛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

解释成语“罪有攸归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罪有攸归: 拼音:zuì yǒu yōu guī成语简拼:zyyg发音:(\"xxzl.com.40806443014315\"); 成语繁体:辠有攸歸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攸:所。罪责有所归属。指罪犯必受惩治。 成语出处: 明·陈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回:“赐尔姬昌等节钺,便宜行事,往惩其忤,毋得宽纵,罪有攸归。”

解释成语“罪不胜诛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罪不胜诛: 拼音:zuì bù shèng zhū成语简拼:zbsz注音:ㄗㄨㄟˋ ㄅㄨˋ ㄕㄥˋ ㄓㄨ发音:(\"xxzl.com.40806461014441\"); 成语繁体:辠不勝誅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罪不容诛、罪不容死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罪恶极大 成语解释: 指罪大恶极,处死犹不足抵偿。 成语出处: 明 沈德符《野获编 词林 鼎甲常为庶常

解释成语“罪大恶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罪大恶极: 拼音:zuì dà è jí成语简拼:zdej注音:ㄗㄨㄟˋ ㄉㄚˋ ㄜˋ ㄐㄧˊ发音:(\"xxzl.com.4071833591208\"); 成语繁体:辠大惡極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罪贯满盈、罪恶昭著、十恶不赦反义词:功德无量、功盖天地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罪恶大到了极点。 成语出处: 宋

解释成语“徙善远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徙善远罪: 拼音:xǐ shàn yuǎn zuì成语简拼:xsyz注音:ㄒㄧˇ ㄕㄢˋ ㄧㄨㄢˇ ㄗㄨㄟˋ发音:(\"xxzl.com.407225941288\"); 成语繁体:徙善遠辠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劝人为善 成语解释: 趋向善良,远离罪恶。 成语出处: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经解》:“故礼之教化也微,其止邪也于未形,

解释成语“恶稔罪盈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恶稔罪盈: 拼音:è rěn zuì yíng成语简拼:erzy发音:(\"xxzl.com.4080324306131\"); 成语繁体:惡稔辠盈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恶稔贯盈、恶稔祸盈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人很坏 成语解释: 稔:成熟;盈:满,指到了极点。罪恶积蓄成熟,像钱串已满。形容作恶多端,末日来临 成语出处: 宋 王谠《唐语林 补遗》:“主

解释成语“二罪俱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二罪俱罚: 拼音:èr zuì jù fá成语简拼:ezjf发音:(\"xxzl.com.4080414317788\"); 成语繁体:二辠俱罰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二罪并罚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罚:处罚。前后两桩罪过一并处罚 成语出处: 元 无名氏《飞刀对箭》第二折:“赢了将功折过,输了二罪俱罚。” 成语例子:

解释成语“无形之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无形之罪: 拼音:wú xíng zhī zuì成语简拼:wxzz注音:ㄨˊ ㄒㄧㄥˊ ㄓㄧ ㄗㄨㄟ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70512491\"); 成语繁体:無形之辠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犹言莫须有之罪。 成语出处: 《隋书·炀帝纪》:“绩著经纶,或恶其直道,或忿其正议,求其无形之罪

解释成语“言者无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言者无罪: 拼音:yán zhě wú zuì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批评与自我批评 成语解释: 言者:说话的人。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 成语出处: 《诗经·大序》:“言之者无罪,闻之者足以戒。” 成语例子: 毛泽东《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》:“‘言者无罪’对他们不适用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言” 的基本字义: 讲

解释成语“罪恶昭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罪恶昭彰: 拼音:zuì è zhāo zhāng成语简拼:zezz发音:(\"xxzl.com.4080358266687\"); 成语繁体:辠惡炤彰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罪恶昭著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的罪很明显 成语解释: 昭彰:明显。罪恶非常明显,人所共见。 成语例子: 日本战犯东条英机等人罪恶昭彰,死有余辜。其他语言:weg

解释成语“赦不妄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赦不妄下: 拼音:shè bù wàng xià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赏罚严明 成语解释: 赦:赦令;妄:胡乱。不胡乱下达赦令。形容赏罚严明 成语出处: 晋·常璩《华阳国志·刘后主传》:“故亮时,军旅属兴,赦不妄下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赦” 的基本字义: 免除和减轻刑罚:~书。~令。~免。~恕。大~。特~。十恶不~。罪在不~。 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