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贼盗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贼盗: 拼音:zéi dào 注音:ㄗㄟˊ ㄉㄠˋ 词语解释: (1).指偷窃、劫夺财物的人。《管子·七法》:“姦民伤俗教,贼盗伤国众。” 尹知章 注:“盗贼之人,常欲损败於物也。” 晋 张载 《七哀诗》:“季世丧乱起,贼盗如豺虎。” 清 阎尔梅 《万佛阁募缘疏》:“百姓妇女,市儿贼盗,转相煽惑,姦藏祸深。” (2).谓偷窃、劫夺财物。《隋书·西域传·漕国》:“国法严整,杀人及贼盗皆死。” 元 关

解释词语“贼夫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贼夫: 拼音:zéi fū 注音:ㄗㄟˊ ㄈㄨ 词语解释: 反叛作乱者。 唐 杜牧 《守论》:“而贼夫贪心,未及畔岸,遂有淫名越号,或帝或王,盟诅自立,恬淡不畏,走兵四略,以饱其志者也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贼” 的基本字义: 偷东西的人,盗匪:~人。盗~。~赃。~窝。 对人民有危害的人:国~。民~。工~。~寇。蟊~。 害,伤害:戕~。“淫侈之俗日日以长,是天下之大~也”。 邪的,不正派的:~心不

解释词语“贼犯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贼犯: 拼音:zéi fàn 注音:ㄗㄟˊ ㄈㄢˋ 词语解释: 盗窃犯。 明 汤显祖 《牡丹亭·圆驾》:“[生]老黄门,俺是箇贼犯!” 清 张集馨 《道咸宦海见闻录·己亥四十岁》:“奉委查办 寧远 贼犯 姚武 抢劫一案,亦係言官参奏。”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四回:“我老爷把重要贼犯交你看管,你胆敢将他凌虐至死!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贼” 的基本字义: 偷东西的人,盗匪:~人。盗~。~赃。~窝。 对人民

解释词语“贼道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贼道: 拼音:zéi dào 注音:ㄗㄟˊ ㄉㄠˋ 词语解释: (1).损害仁义之道。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所恶执一者,为其贼道也,举一而废百也。” 赵岐 注:“所以恶执一者,为其不知权,以一知而废百道也。” 清 王夫之 《读通鉴论·汉武帝四》:“然而异焉者, 申公 之言,儒者立诚之辞也; 汲黯 之言,异端贼道之説也。” (2).妖道。骂巫觋道士的话。 明 汤显祖 《牡丹亭·道觋》:“[内] 杜太爷

解释词语“贼喊捉贼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贼喊捉贼: 拼音:zéi hǎn zhuō zéi 注音:ㄗㄟˊ ㄏㄢˇ ㄓㄨㄛ ㄗㄟˊ 词语解释: ◎ 贼喊捉贼 zéihǎnzhuōzéi 比喻为了逃脱罪责,故意转移目标,混淆视听 -- 谓坏人做了坏事,反说他人是坏人。比喻为了逃脱罪责,故意转移目标。 陈登科 《赤龙与丹凤》第一部十九:“贼喊捉贼,明明自己是匪,还扛着剿匪的旗号,到处剿

解释词语“贼古子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贼古子: 拼音:zéi gǔ zǐ 注音:ㄗㄟˊ ㄍㄨˇ ㄗㄧˇ 词语解释: 见“ 贼牯子 ”。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贼” 的基本字义: 偷东西的人,盗匪:~人。盗~。~赃。~窝。 对人民有危害的人:国~。民~。工~。~寇。蟊~。 害,伤害:戕~。“淫侈之俗日日以长,是天下之大~也”。 邪的,不正派的:~心不死。 狡猾:~溜溜。 副词,很: 含有“贼” 的词语: 贼伙 贼烽 贼骨头 贼风 贼悍 贼牯

解释词语“贼氛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贼氛: 拼音:zéi fēn 注音:ㄗㄟˊ ㄈㄣ 词语解释: 指敌人的气势、凶焰。 明 许誉卿 《朝廷敕法宜一等事疏》:“不知贼氛飘忽,如风雨骤至,与其相机而后进,何如先事移镇,不致坐失事机乎!” 清 黄遵宪 《冯将军歌》:“吁嗟乎! 马江 一败军心慑, 龙州 蹙地贼氛压。” 清 唐才常 《致谭嗣棨书》:“今贼氛已逼近 榆关 , 大沽口 一带,有 倭 艘出没纵横, 天津 杌陧,京师戒严。” 词语分

解释词语“贼牯子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贼牯子: 拼音:zéi gǔ zǐ 注音:ㄗㄟˊ ㄍㄨˇ ㄗㄧˇ 词语解释: 亦作“ 贼古子 ”。 方言。小偷,扒手。 周立波 《山乡巨变》上二二:“‘糟糕,贼古子跑了。’ 陈大春 叫唤。”《人民文学》1981年第2期:“你不想想自己的根底,你是个远近闻名的‘贼牯子’,你还偷过 范书记 一件毛线衣哩。”原注:“贼牯子:小偷,扒手。”《新民晚报》1984.6.4:“高墙大院,重门铁锁,这是一般的‘贼

解释词语“贼悍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贼悍: 拼音:zéi hàn 注音:ㄗㄟˊ ㄏㄢˋ 词语解释: 残暴凶悍。《新唐书·薛仁杲传》:“ 仁杲 多力善骑射,军中号万人敌,性贼悍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贼” 的基本字义: 偷东西的人,盗匪:~人。盗~。~赃。~窝。 对人民有危害的人:国~。民~。工~。~寇。蟊~。 害,伤害:戕~。“淫侈之俗日日以长,是天下之大~也”。 邪的,不正派的:~心不死。 狡猾:~溜溜。 副词,很: 含有“贼”

解释词语“贼风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贼风: 拼音:zéi fēng 注音:ㄗㄟˊ ㄈㄥ 词语解释: ◎ 贼风 zéifēng 从孔隙透入的,不易察觉而可能致病的风 -- (1).四时不正之风,或穴隙檐下之风。皆有害于人畜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虚邪贼风,避之有时。” 王冰 注:“窃害中和,谓之贼风。”《晋书·凉武昭王李玄

解释词语“贼骨头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贼骨头: 拼音:zéi gú tou 注音:ㄗㄟˊ ㄍㄨˊ ㄊㄡ 词语解释: ◎ 贼骨头 zéigǔtou 〈方〉∶小偷;坏蛋 不要便宜了那贼骨头 -- (1).贼的骨头。谓贼性入骨。 (2).指小偷。 鲁迅 《彷徨·在酒楼上》:“只可惜 顺姑 竟会相信那样的贼骨头的诳话,白送了性命。” 丁玲 《一天》:“这小子一定是贼骨头,你看他那双亮的眼睛!” (3).詈词。用以斥责犯人。《水浒

解释词语“贼烽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贼烽: 拼音:zéi fēng 注音:ㄗㄟˊ ㄈㄥ 词语解释: 贼寇进犯的战火。 明 张凤翼 《红拂记·奇逢旧侣》:“竟相从,他出门投主我无人共,谁料 咸阳 起贼烽。” 明 边大绶 《虎口馀生记》:“余十一月自 泽 归里,捻指逾岁,贼烽已逼 晋 而东。” 清 吴大澂 《愙斋日记·咸丰十一年》:“连日贼烽甚紧, 青浦 一股,窜扰 泗涇 ,蔓延至于 真如 、 大场 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贼” 的基本

解释词语“贼伙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贼伙: 拼音:zéi huǒ 注音:ㄗㄟˊ ㄏㄨㄛˇ 词语解释: 亦作“ 贼火 ”。贼人聚集的团伙;贼人的同伙。 明 王守仁 《请止亲征疏》:“贼伙内,有能自相擒斩首官者,与免本罪。” 清 陈维崧 《寄赠侯叔岱》诗:“ 碻磝 贼火动地来,两手如飞左右射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一一一回:“岂知园内早藏了几个在那里接赃,已经接过好些,见贼伙跑回,大家举械保护。” 清 陈徽言 《武昌纪事》:“贼急闭二门,攻之未

解释词语“贼去关门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贼去关门: 拼音:zéi qù guān mén 注音:ㄗㄟˊ ㄑㄩˋ ㄍㄨㄢ ㄇㄣˊ 词语解释: 《景德传灯录·法瑫宗一禅师》:“僧曰:‘若不遇於师,几成走作。’师曰:‘贼去后关门。’”后因以“贼去关门”比喻出了事故才去防范。《红楼梦》第一一二回:“天已二更,不言这里贼去关门,众人更加小心,不敢睡觉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七回:“丈夫的品行也丢了,他的声名也丢了,他还在那里贼去关门,明察暗访。”

解释词语“贼走关门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贼走关门: 拼音:zéi zǒu guān mén 注音:ㄗㄟˊ ㄗㄡˇ ㄍㄨㄢ ㄇㄣˊ 词语解释: ◎ 贼走关门 zéizǒu-guānmén 比喻事故发生后才采取措施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贼” 的基本字义: 偷东西的人,盗匪:~人。盗~。~赃。~窝。 对人民有危害的人:国~。民~。工~。~寇。蟊~。 害,伤害:戕~

解释词语“逆贼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逆贼: 拼音:nì zéi 注音:ㄋㄧˋ ㄗㄟˊ 词语解释: ◎ 逆贼 nìzéi 叛贼 骂逆贼当死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 -- 对叛逆者的憎称。《敦煌变文集·伍子胥变文》:“ 梁国 之臣,逆贼 子胥 ,父事於君,不能忠谨。” 明 王鏊 《震泽长语·杂论》:“於嘑!胡椒八百斛,世以为侈也,今观二逆贼所籍,视 元载 何如也

解释词语“马贼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马贼: 拼音:mǎ zéi 注音:ㄇㄚˇ ㄗㄟˊ 词语解释: (1).偷马贼。《魏书·高谦之传》:“先是,有人囊盛瓦砾,指作钱物,诈市人马,因逃去。詔令追捕,必得以闻。 谦之 乃伪枷一囚立於马市,宣言是前诈市马贼,今欲刑之。” 艾芜 《山中送客记》:“他是这一条山路上的马贼,专以偷马营生的。” (2).指骑马抢劫的盗匪。《清史稿·刑法志二》:“如实係土匪、马贼、游勇、会匪,方准先行正法。” 鲁迅

解释词语“贼线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贼线: 拼音:zéi xiàn 注音:ㄗㄟˊ ㄒㄧㄢˋ 词语解释: 充当贼人内线的奸细。 清 蒋良骐 《东华录·顺治九年》:“ 潘文学 自充马贩,潜通贼线,挑聚臕健马骡,接济远近盗贼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贼” 的基本字义: 偷东西的人,盗匪:~人。盗~。~赃。~窝。 对人民有危害的人:国~。民~。工~。~寇。蟊~。 害,伤害:戕~。“淫侈之俗日日以长,是天下之大~也”。 邪的,不正派的:~心不死

解释词语“贼汉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贼汉: 拼音:zéi hàn 注音:ㄗㄟˊ ㄏㄢˋ 词语解释: 男性贼人。亦用作詈词。 元 关汉卿 《哭存孝》第三折:“称了那两个贼汉的心愿,屈杀了一个英杰。” 元 王实甫 《西厢记》第二本楔子:“你出去与贼汉説:夫人本待便将小姐出来,送与将军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三十回:“ 武松 这厮,他是个贼汉,不争我们吃你的酒食,明日官府上须惹口舌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贼” 的基本字义: 偷东西的人,盗匪:~人

解释词语“白拈贼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白拈贼: 拼音:bái niān zéi 注音:ㄅㄞˊ ㄋㄧㄢ ㄗㄟˊ 词语解释: 徒手盗物而不留形迹者。禅宗借以指打消学人妄想执着于无形中的高僧。《景德传灯录·临济禅师》:“时有僧问:‘如何是无位真人?’师便打云:‘无位真人是什么乾屎橛。’后 雪峯 闻,乃曰:‘ 临济 大似白拈贼。’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白” 的基本字义: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:~色。~米。 明亮:~昼。~日做梦。 清楚:明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