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差若毫厘,谬以千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差若毫厘,谬以千里: 拼音:chā ruò háo lí miù yǐ qiān lǐ成语简拼:crhl注音:ㄔㄚˋ ㄖㄨㄛˋ ㄏㄠˊ ㄌㄧˊ ,ㄇㄧㄨˋ ㄧˇ ㄑㄧㄢ ㄌ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6498932\"); 成语繁体:差若毫釐,謬以千裏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差以毫厘,谬以千里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用于强

解释成语“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: 拼音:shī zhī háo lí,chà zhī qiān lǐ成语简拼:szhlczql注音:ㄕㄧ ㄓㄧ ㄏㄠˊ ㄌㄧˊ ,ㄔㄚ ㄓㄧ ㄑㄧㄢ ㄌㄧˇ成语繁体:失之毫釐,差之千裏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指小错误会产生大错误 成语解释: 指细微的失误,可导致巨大的差错。

解释成语“一分一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分一厘: 拼音:yī fēn yī lí成语繁体:一分一釐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一分一毫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很少的数量 成语解释: 分、厘:金钱单位,1元=10角,1角=10分,1=10厘。形容很少的数量 成语出处: 清·庾岭劳人《蜃楼志》第23回:“你若短了一分一厘,怕不全家处斩?” 成语例子: 毛泽东《将革命进行到

解释成语“析毫剖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析毫剖厘: 拼音:xī háo pōu lí成语简拼:xhpl注音:ㄒㄧ ㄏㄠˊ ㄆㄡ ㄌㄧ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310105051\"); 成语繁体:析毫剖釐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析毫剖芒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见“析毫剖芒”。 成语出处: 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卷一○二:“穷幽极微,至纤无际,析毫剖厘,刀铗锋锐,

解释成语“一厘一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厘一毫: 拼音:yī lí yī háo成语繁体:一釐一毫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形容极少的数量 成语出处: 宋·朱熹《奏巡历婺衢救荒事件状》:“常山、开化系灾伤极重去处,而常山所放仅及一分六厘有奇;而开化又止一厘一毫而已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一” 的基本字义: 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

解释成语“毫厘丝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毫厘丝忽: 拼音:háo lí sī hū成语简拼:hlsh注音:ㄏㄠˊ ㄌㄧˊ ㄙㄧ ㄏㄨ发音:(\"xxzl.com.4072026095320\"); 成语繁体:毫釐絲忽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形容微小 成语解释: 古代“分”以下四个微小长度单位的并称。喻指极微细的事物。 成语出处: 《醒世恒言·李道人独步云门》:“我

解释成语“分厘毫丝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分厘毫丝: 拼音:fēn lí háo sī成语简拼:flhs注音:ㄈㄣ ㄌㄧˊ ㄏㄠˊ ㄙㄧ发音:(\"xxzl.com.4072011184982\"); 成语繁体:分釐毫絲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一丝一毫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指细小的东西 成语解释: 形容极细微。 成语例子: 公家的利益,分厘毫丝都不能侵犯。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分”

解释成语“遵而勿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遵而勿失: 拼音:zūn ér wù shī成语简拼:zews注音:ㄗㄨㄣ ㄦˊ ㄨˋ ㄕㄧ发音:(\"xxzl.com.40806443414321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遵而不失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谓遵照先人的典章制度而不违失。 成语出处: 《史记·曹相国世家》:“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,法令既明,今陛下垂拱,参等守职,遵

解释成语“遵而不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遵而不失: 拼音:zūn ér bù shī成语简拼:zebs注音:ㄗㄨㄣ ㄦˊ ㄅㄨˋ ㄕㄧ发音:(\"xxzl.com.40806443214318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遵而勿失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见“遵而勿失”。 成语出处: 《隋书·炀帝纪上》:“朕肃膺宝历,纂临万邦,遵而不失,心奉先志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遵”

解释成语“荣辱得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荣辱得失: 拼音:róng rǔ dé shī成语繁体:榮辱得失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荣耀和耻辱,得到和失去 成语出处: 明·洪应明《菜根谭》:“此身常放在闲处,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?” 成语例子: 邓小平《悼伯承》:“把自己融合于党的事业之中,毫无个人荣辱得失的考虑,真正达到了忘我的境界。”英语翻

解释成语“相视失色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相视失色: 拼音:xiāng shì shī sè注音:ㄒㄧㄤ ㄕㄧˋ ㄕㄧ ㄙㄜˋ成语繁体:相視失色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相顾失色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惊讶 成语解释: 彼此相看,变了脸色。多形容惊慌、惊诧的情状 成语出处: 钱基博《吴禄贞传》:“时良弼、姚锡光在座,相视失色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相” 的基本字义: 交互,行为动作由

解释成语“攻瑕指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攻瑕指失: 拼音:gōng xiá zhǐ shī成语简拼:gxzs注音:ㄍㄨㄙ ㄒㄧㄚˊ ㄓㄧˇ ㄕㄧ发音:(\"xxzl.com.4080238333934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交往 成语解释: 批评缺点,指出失误。 成语出处: 清·顾炎武《与友人书》:“今此旧编,有尘清览。知我者当为攻瑕指失,俾得刊改以遗诸后人。” 成语

解释成语“闻雷失箸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闻雷失箸: 拼音:wén léi shī zhù成语简拼:wlsz发音:(\"xxzl.com.40807333816192\"); 成语繁体:聞靁失筯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战栗失箸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 成语解释: 比喻借别的事情掩饰自己的真实情况。 成语出处: 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:“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:‘今天下英雄,唯使君与操耳。本初之

解释成语“秦失其鹿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秦失其鹿: 拼音:qín shī qí lù成语简拼:qsql发音:(\"xxzl.com.4080409517508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鹿:喻指帝位。比喻失去帝位。 成语出处: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。” 成语例子: 明·无名氏《暗度陈仓》第一折:“自

解释成语“分毫析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分毫析厘: 拼音:fēn háo xī lí成语简拼:fhxl注音:ㄈㄣ ㄏㄠˊ ㄒㄧ ㄌㄧˊ发音:(\"xxzl.com.4071924243082\"); 成语繁体:分毫析釐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形容分析细微深入 成语解释: 毫、厘:都是细小的单位名称;析:剖析。分析一毫一厘。形容分析细微。 成语出处: 南朝·梁·刘勰

解释成语“惊恐失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惊恐失措: 拼音:jīng kǒng shī cuò成语繁体:驚恐失措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惊惶失措反义词:镇定自若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指害怕 成语解释: 措:安排。害怕得脸都变了色 成语出处: 都德《柏林之围》:“我和他惊恐失措地互相看着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惊” 的基本字义: 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:~车。~群。马

解释成语“忘餐失寝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忘餐失寝: 拼音:wàng cān shī qǐ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忘餐废寝、废寝忘食、忘寝废食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人刻苦努力 成语解释: 废:停止;寝:睡觉。顾不得睡觉,忘记了吃饭。形容专心致志 成语出处: 明·崔时佩《西厢记·北堂负约》:“小生只为小姐,忘餐失寝,梦断魂芳,常忽忽如有失。”英语翻译:forget meals and

解释成语“神龙失势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神龙失势: 拼音:shén lóng shī shì成语繁体:神龍失勢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虎落平阳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势:地位和权力。比喻失去地位和权力 成语出处: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“要之,鱼不可脱于渊,神龙失势,即还与蚯蚓同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神” 的基本字义: 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