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耕者让畔,行者让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耕者让畔,行者让路: 拼音:gēng zhě ràng pàn,xíng zhě ràng lù成语繁体:畊者讓畔,行者讓路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耕者让畔,讼者让田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社会局面 成语解释: 畔:田界。耕田的人把田界所占的地面让给对方,走路的人让开路给对方行走。形容礼让已成为社会风气 成语出处: 《孔子家语

解释成语“耕者让畔,讼者让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耕者让畔,讼者让田: 拼音:gēng zhě ràng pàn,sòng zhě ràng tiá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耕者让畔,行者让路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社会局面 成语解释: 畔:田界。耕田的人把田界所占的地面让给对方,有纠纷的给对方让田。形容礼让已成为社会风气 成语出处: 清·汪琬《新修至德庙碑》:“古者政化之成

解释成语“聚讼纷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聚讼纷然: 拼音:jù sòng fēn rán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聚讼纷纭反义词:众口一词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指看法不一致 成语解释: 聚:集中;讼:争辩。言论多而杂乱,看法不一致 成语出处: 梁启超《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》:“此其义后贤聚讼纷然,谓其徒尚有形之利,而不数无形之利。”英语翻译:give rise to much discus

解释成语“词清讼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词清讼简: 拼音:cí qīng sòng jiǎn成语简拼:cqsj注音:ㄘㄧˊ ㄑㄧㄥ ㄙㄨㄙˋ ㄐㄧㄢ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230383666\"); 成语繁体:詞清訟簡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政治等 成语解释: 词讼清简。谓狱讼稀少,政事清闲。 成语出处: 明·范受益《寻亲记·发配》:“词清讼简,陶情诗与酒。帘垂

解释成语“畔道离经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畔道离经: 拼音:pàn dào lí jīng注音:ㄆㄢˋ ㄉㄠˋ ㄌㄧˊ ㄐㄧㄥ成语繁体:畔道離經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离经叛道反义词:循规蹈矩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违反传统思想和道德规范 成语解释: 畔:通“叛”,违背。违背道德,脱离经典。指背离常规的思想或行为 成语出处: 清·洪昇《》序:“开人心狙诈之端,启风俗陵傲之习,不至于畔道离经不止

解释成语“聚讼纷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聚讼纷纭: 拼音:jù sòng fēn yún成语简拼:jsfy发音:(\"xxzl.com.4080426028061\"); 成语繁体:聚訟紛紜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聚讼纷然反义词:异口同声、众口一词、如出一口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讼:争辩;纷纭:言论多而杂乱。许多人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;看法不一致。形容众多的意见

解释成语“离经畔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离经畔道: 拼音:lí jīng pàn dào成语简拼:ljpd注音:ㄌㄧˊ ㄐㄧㄥ ㄆㄢˋ ㄉㄠˋ发音:(\"xxzl.com.4072043165964\"); 成语繁体:離經畔道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离经叛道反义词:循规蹈矩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背离正道 成语解释: ①谓思想、言行背离儒家经典和规范。②指背离占统治地位的

解释成语“计过自讼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计过自讼: 拼音:jì guò zì sòng成语简拼:jgzs发音:(\"xxzl.com.40807332316176\"); 成语繁体:計過自訟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;指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 成语解释: 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。 成语出处: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公冶长》:“吾未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。” 成语例子: 《明史·舒芬传》

解释成语“兴词构讼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兴词构讼: 拼音:xīng cí gòu sòng成语简拼:xcgs发音:(\"xxzl.com.40806451814375\"); 成语繁体:興詞構訟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兴词:撰写并呈递状词;构讼:打官司。写关词打官司。 成语出处: 清 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五回:“那麒麟村的居民,最好兴词构讼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

解释成语“调词架讼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调词架讼: 拼音:diào cí jià sòng成语简拼:dcjs注音:ㄊㄧㄠˊ ㄘㄧˊ ㄐㄧㄚˋ ㄙㄨㄙ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232053729\"); 成语繁体:調詞架訟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调唆他人诉讼。 成语出处: 孙梨《白洋淀纪事·钟》:“尼姑在社会上并没有特殊地位,可是因为她是林德

解释成语“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: 拼音:chénzhōucèpànqiānfānguò,bìngshùqiántóuwànmùchūn成语繁体:沉舟側畔千帆過,病樹前頭萬木萅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沉:沉没;侧畔:旁边;帆:船。沉船旁边有很多船过,发病的树木旁边有很多茂盛的树木。比喻新生势力

解释成语“政平讼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政平讼理: 拼音:zhèng píng sòng lǐ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政平讼息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政平:政治平允;讼理:讼案得到合理的处理。指政治清明 成语出处: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循吏传》:“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,叹息愁恨之心者,政平讼理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政” 的基本字义: 治理国家事务:~治。~府。~党。~

解释成语“政平讼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政平讼息: 拼音:zhèng píng sòng xī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政平讼理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政平:政治平允。指政治清明 成语出处: 宋·陈亮《与韩子师侍郎彦古》:“因势顺导,殆如反掌,不出一月,政平讼息,必将有自达于天听者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政” 的基本字义: 治理国家事务:~治。~府。~党。~权。~纲。~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