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更难仆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更难仆数: 拼音:gèng nán pú shù成语简拼:gnps注音:ㄍㄥ ㄣㄢˊ ㄆㄨˊ ㄕ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365316343\"); 成语繁体:更難僕數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杂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更仆难尽、更仆难数、更仆难终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人或事物很多 成语解释: 见“更仆难数”。 成语出处: 《礼记·儒行》:“遽

解释成语“格杀不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格杀不论: 拼音:gé shā bù lùn成语简拼:gsbl发音:(\"xxzl.com.40807370416353\"); 成语繁体:格殺不論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杂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格杀弗论、格杀无论、格杀勿论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可将拒捕的人当场打死 成语解释: 格:打;格杀:打死;不论:不论罪。指把拒捕、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。 成语出处: 《后汉

解释成语“数黑论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数黑论黄: 拼音:shǔ hēi lùn huáng成语简拼:shlh注音:ㄕㄨˇ ㄏㄟ ㄌㄨㄣˋ ㄏㄨㄤˊ成语繁体:數黑論黄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说长道短、挑拔是非、数黑论白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数:数落,批评。背后乱加评论,肆意诽谤别人。 成语出处: 元 杨梓《霍光鬼谏》第一折:“倒把我迎头阻,劈面抢

解释成语“数黄道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数黄道黑: 拼音:shu huang dao hei成语简拼:shdh注音:ㄕㄨˇ ㄏㄨㄤˊ ㄉㄠˋ ㄏㄟ成语繁体:數黄道黑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数黑论黄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说长道短 成语解释: 数落着黄的又说着黑的。形容说话罗索,东拉西扯。 成语出处: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39回:“口里不住的絮絮叨叨,数黄道黑,真个像死了人

解释成语“不知有汉,何论魏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不知有汉,何论魏晋: 拼音:bù zhī yǒu hàn, hé lùn wèi jìn成语简拼:bzyj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6108891\"); 成语繁体:不知有汉,何論魏晉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用于人的见识 成语解释: 不知道有汉朝,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。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,对社会状况特别是

解释成语“论辩风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论辩风生: 拼音:lùn biàn fēng shēng成语简拼:lbfs注音:ㄌㄨㄣˋ ㄅㄧㄢˋ ㄈㄥ ㄕㄥ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33716696\"); 成语繁体:論辯風生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论议风生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;用于辩论等 成语解释: 议论辩驳,极生动而又风趣。 成语出处: 五代·王仁裕《开元天

解释成语“论议风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论议风生: 拼音:lùn yì fēng shēng成语简拼:lyfs注音:ㄌㄨㄣˋ ㄧˋ ㄈㄥ ㄕㄥ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33916699\"); 成语繁体:論議風生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论辩风生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;用于谈话、作文等 成语解释: 谈论得极其生动而又风趣。 成语出处: 《宋史 陈亮传》:“亮为

解释成语“格杀无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格杀无论: 拼音:gé shā wú lùn成语简拼:gswl注音:ㄍㄜˊ ㄕㄚ ㄨˊ ㄌㄨㄣ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365016341\"); 成语繁体:格殺無論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杂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格杀弗论、格杀勿论、格杀不论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可将拒捕的人当场打死 成语解释: 见“格杀勿论”。 成语出处: 郭沫若《中国史稿》

解释成语“气数已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气数已衰: 拼音:qì shù yǐ shuāi成语繁体:氣數已衰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气数已尽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垂死的事物 成语解释: 气数:命运。形容人已生命垂危,即将死亡或没有生命力 成语出处: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回:“汉东都洛阳,二百余年,气数已衰。”英语翻译:One\'s hour is come. 成语分字

解释成语“数典忘祖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数典忘祖: 拼音:shǔ diǎn wàng zǔ成语简拼:sdwz注音:ㄕㄨˇ ㄉㄧㄢˇ ㄨㄤˋ ㄗㄨ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502159380\"); 成语繁体:數典忘祖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崇洋媚外反义词:饮水思源 成语用法: 紧缩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,用于人 成语解释: 数:数说;典:史册。数说着典籍;却忘记

解释成语“放言高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放言高论: 拼音:fàng yán gāo lùn成语简拼:fygl注音:ㄈㄤˋ ㄧㄢˊ ㄍㄠ ㄌㄨㄣˋ发音:(\"xxzl.com.4072010024932\"); 成语繁体:放言高論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反义词:缄口不言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说话 成语解释: 谓毫无顾忌地大发议论。 成语出处: 宋·苏轼《荀卿论》:“尝读《孔子世家》,

解释成语“同日而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同日而论: 拼音:tóng rì ér lùn成语简拼:trel注音:ㄊㄨㄙˊ ㄖㄧˋ ㄦˊ ㄌㄨㄣ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6393713955\"); 成语繁体:同日而論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同日而言、同日而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否定句 成语解释: 犹言相提并论。 成语出处: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,

解释成语“天道宁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天道宁论: 拼音:tiān dào níng lùn成语简拼:tdnl注音:ㄊㄧㄢ ㄉㄠˋ ㄋㄧㄥˊ ㄌㄨㄣ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6393813956\"); 成语繁体:天道寍論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谓天道福善惩恶之说难以凭信。 成语出处: 南朝·梁·江淹《恨赋》:“试望平原,蔓草萦骨,拱木敛魂。人

解释成语“奇谈怪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奇谈怪论: 拼音:qí tán guài lùn成语简拼:qtgl注音:ㄑㄧˊ ㄊㄢˊ ㄍㄨㄞˋ ㄌㄨㄣ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905382270\"); 成语繁体:奇談恠論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胡言乱语、胡说八道反义词:义正言辞、不刊之论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非常古怪又不合情理的谈论、文章。

解释成语“一目数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目数行: 拼音:yī mù shù xíng成语简拼:ymsx注音:ㄧ ㄇㄨˋ ㄕㄨˋ ㄒㄧㄥ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84512616\"); 成语繁体:一目數行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一目十行、一目五行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指看书非常快 成语解释: 犹一目十行。 成语出处: 清·钮琇《觚剩续编·英豪举动》:“熊公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