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以快言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以快言论: 拼音:yǐ kuài yán lùn注音:ㄧˇ ㄎㄨㄞˋ ㄧㄢˊ ㄌㄨㄣˋ成语繁体:以快言論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使言论痛快 成语解释: 以:目的连词;快:使痛快。使言论痛快 成语出处: 清·刘开《问说》:“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。”英语翻译:pleasing speech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以” 的基本字义: 用,拿,把,将

解释成语“盖棺论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盖棺论定: 拼音:gài guān lùn dìng成语简拼:ggld注音:ㄍㄞˋ ㄍㄨㄢ ㄌㄨㄣˋ ㄉㄧㄥ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244715641\"); 成语繁体:蓋棺論定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盖棺定论反义词:未了公案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;指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 成语解释: 盖上棺材盖,才能下结论。人死后对其

解释成语“议论风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议论风生: 拼音:yì lùn fēng shēng成语简拼:ylfs注音:ㄧˋ ㄌㄨㄣˋ ㄈㄥ ㄕㄥ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42216740\"); 成语繁体:議論風生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议论风发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形容谈论广泛、生动而又风趣。 成语出处: 宋王暐《道山清话》:“韩持国为人

解释成语“违心之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违心之论: 拼音:wéi xīn zhī lùn成语简拼:wxzl发音:(\"xxzl.com.40805535911587\"); 成语繁体:違心之論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违心之言反义词:肺腑之言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指违背内心的话 成语解释: 与内心相违背的话。 成语出处: 鲁迅《书信集 致王志之》:“也姑且不要求太求全,因

解释成语“持论公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持论公允: 拼音:chí lùn gōng yǔn成语简拼:clgy发音:(\"xxzl.com.4080405417200\"); 成语繁体:持論公允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写作或说话等 成语解释: 指言论公平并合于情理 成语出处: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儒林传》:“仲舒通五经,能持论,善属文。” 成语例子: 某报创刊以来

解释成语“齿牙余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齿牙余论: 拼音:chǐ yá yú lùn成语简拼:cyyl注音:ㄔㄧˇ ㄧㄚˊ ㄧㄩˊ ㄌㄨㄣ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132172170\"); 成语繁体:齒牙余論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齿牙馀论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指随口称誉的话 成语解释: 微末的赞扬言辞。比喻不费力的奖励的话。 成语出处: 《南史·谢眺传》:“士子声名未立,应共奖成,无

解释成语“涩于言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涩于言论: 拼音:sè yú yán lùn成语简拼:syyl成语繁体:澀于言論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反义词:伶牙俐齿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说话等 成语解释: 形容说话迟钝。 成语出处: 《宋书·南郡王义宣传》:“生而舌短,涩于言论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涩” 的基本字义: 不光滑,不滑溜:轮轴发~。 一种使舌头感到不滑润不好受的滋味:

解释成语“物论沸腾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物论沸腾: 拼音:wù lùn fèi té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物议沸腾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 成语解释: 沸腾:水涌起的样子。议论纷纷,指舆论强烈 成语出处: 宋·苏舜钦《诣匦疏·景祐五年》:“降麻之后,物论沸腾,故疾缠其身,灾仍于国。”英语翻译:Popular criticisms are boiling.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物” 的

解释成语“舐皮论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舐皮论骨: 拼音:shì pí lùn gǔ成语简拼:splg成语繁体:舐皮論骨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妄加评论 成语解释: 舐:舔。比喻只看到一点表面现象就妄加评论。 成语出处: 鲁迅《华盖集续编的续编·海上通信》:“至于《野草》,此后做不做很难说,大约是不见得再做了,省得人来谬托知己,舐皮论骨。” 成语例子:

解释成语“论列是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论列是非: 拼音:lùn liè shì fēi成语简拼:llsf发音:(\"xxzl.com.40807194215471\"); 成语繁体:論列是非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论:评论;列:列举。罗列事实,评论是非。 成语出处: 《汉书 司马迁传》:“仍欲卬首信眉,论列是非,不亦轻朝廷,羞当世之士邪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

解释成语“论德使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论德使能: 拼音:lùn dé shǐ néng成语简拼:ldsn注音:ㄌㄨㄣˋ ㄉㄜˊ ㄕㄧˇ ㄣㄥˊ发音:(\"xxzl.com.4072051056177\"); 成语繁体:論惪使能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任贤使能、任人唯贤反义词:任人唯亲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选拔人才 成语解释: 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。论,通“

解释成语“论长说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论长说短: 拼音:lùn cháng shuō duǎn成语简拼:lcsd注音:ㄌㄨㄣˋ ㄔㄤˊ ㄕㄨㄛ ㄉㄨㄢˇ发音:(\"xxzl.com.4072050506173\"); 成语繁体:論長説短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论短道长、说三道四、论长道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同“说长道短” 成语解释: 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。 成语出处: 清·褚

解释成语“衡短论长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衡短论长: 拼音:héng duǎn lùn cháng成语简拼:hdlc注音:ㄏㄥˊ ㄉㄨㄢˇ ㄌㄨㄣˋ ㄔㄤˊ发音:(\"xxzl.com.4072027385375\"); 成语繁体:衡短論長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说长道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评论事物 成语解释: 比较、评定事物的优劣。 成语出处: 清·章学诚《文史通义·申郑》

解释成语“卑之无甚高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卑之无甚高论: 拼音:bēi zhī wú shèn gāo lùn成语简拼:bzwl注音:ㄅㄟ ㄓㄧ ㄨˊ ㄕㄣˋ ㄍㄠ ㄌㄨㄣ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453239094\"); 成语繁体:卑之無甚高論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复句式;作分句;指一般的看法,没有新意 成语解释: 表示只就浅易的说,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。 成语出处: 东汉

解释成语“齿牙馀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齿牙馀论: 拼音:chǐ yá yú lùn成语简拼:cyyl发音:(\"xxzl.com.4071940593757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宾语;指随口称誉的话 成语解释: 比喻随口称誉的话 成语出处: 《南史 谢脁传》:“士子声名未立,应共奖成,无惜齿牙馀论。” 成语例子: 今幸至江东,欲烦先生不惜齿牙馀论,使令弟弃刘备而事东吴。★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

解释成语“格杀不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格杀不论: 拼音:gé shā bù lùn成语简拼:gsbl发音:(\"xxzl.com.40807370416353\"); 成语繁体:格殺不論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杂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格杀弗论、格杀无论、格杀勿论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可将拒捕的人当场打死 成语解释: 格:打;格杀:打死;不论:不论罪。指把拒捕、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。 成语出处: 《后汉

解释成语“数黑论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数黑论黄: 拼音:shǔ hēi lùn huáng成语简拼:shlh注音:ㄕㄨˇ ㄏㄟ ㄌㄨㄣˋ ㄏㄨㄤˊ成语繁体:數黑論黄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说长道短、挑拔是非、数黑论白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数:数落,批评。背后乱加评论,肆意诽谤别人。 成语出处: 元 杨梓《霍光鬼谏》第一折:“倒把我迎头阻,劈面抢

解释成语“不知有汉,何论魏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不知有汉,何论魏晋: 拼音:bù zhī yǒu hàn, hé lùn wèi jìn成语简拼:bzyj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6108891\"); 成语繁体:不知有汉,何論魏晉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用于人的见识 成语解释: 不知道有汉朝,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。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,对社会状况特别是

解释成语“论辩风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论辩风生: 拼音:lùn biàn fēng shēng成语简拼:lbfs注音:ㄌㄨㄣˋ ㄅㄧㄢˋ ㄈㄥ ㄕㄥ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33716696\"); 成语繁体:論辯風生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论议风生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;用于辩论等 成语解释: 议论辩驳,极生动而又风趣。 成语出处: 五代·王仁裕《开元天

解释成语“论议风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论议风生: 拼音:lùn yì fēng shēng成语简拼:lyfs注音:ㄌㄨㄣˋ ㄧˋ ㄈㄥ ㄕㄥ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33916699\"); 成语繁体:論議風生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论辩风生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;用于谈话、作文等 成语解释: 谈论得极其生动而又风趣。 成语出处: 《宋史 陈亮传》:“亮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