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搔耳捶胸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搔耳捶胸: 拼音:sāo ěr chuí xiōng注音:ㄙㄠ ㄦˇ ㄔㄨㄟˊ ㄒㄩㄥ成语繁体:搔耳搥胷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烦恼的样子 成语解释: 搔:抓挠。搔耳朵,捶胸膛。形容后悔、烦恼的样子 成语出处: 《西湖佳话·三生石迹》:“心下十分悲咽,便搔耳捶胸,焦躁起来。” 成语例子: 他搔耳捶胸,十分懊恼英语翻译:

解释成语“耳听是虚,眼见是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耳听是虚,眼见是实: 拼音:ěr tīng shì xū,yǎn jiàn shì shí成语简拼:etsxy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4508879\"); 成语繁体:耳聽是虚,眼見是實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耳听是虚,眼见为实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虚:虚假。听到的不足信,亲眼看到的才真实可靠 成语

解释成语“耳听是虚,眼见为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耳听是虚,眼见为实: 拼音:ěr tīng shì xū,yǎn jiàn wéi shí成语简拼:etsxy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4528881\"); 成语繁体:耳聽是虚,眼見為實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耳听是虚,眼见是实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虚:虚假。听到的不足信,亲眼看到的才真实可靠 成语

解释成语“眼观六路,耳听八方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眼观六路,耳听八方: 拼音:yǎn guān liù lù,ěr tīng bā fāng成语简拼:yglle注音:ㄧㄢˇ ㄍㄨㄢ ㄌㄧㄨˋ ㄌㄨˋ ,ㄦˇ ㄊㄧㄥ ㄅㄚ ㄈㄤ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4488877\"); 成语繁体:眼觀六路,耳聽八方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眼观四处,耳听八方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分句;可分开

解释成语“耳闻是虚,眼观为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耳闻是虚,眼观为实: 拼音:ěr wén shì xū, yǎn guān wéi shí成语简拼:ewss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6278909\"); 成语繁体:耳聞是虚,眼觀為實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耳听是虚,眼见为实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指要亲眼所见 成语解释: 亲自听到的还不足为信,只有亲眼看到的才是真

解释成语“徐娘半老,风韵犹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徐娘半老,风韵犹存: 拼音:xú niáng bàn lǎo,fēng yùn yóu cún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中年女性 成语解释: 徐娘:梁元帝妃徐氏,泛指妇女。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 成语出处: 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论人言可畏》:“一遇到女人,可就要发挥才藻了,不是‘徐娘半老,风韵犹存’,就是‘豆蔻年华,玲

解释成语“意犹未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意犹未尽: 拼音:yì yóu wèi jìn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等 成语解释: 犹:还。指还没有尽兴 成语出处: 柳青《创业史》第二部第十章:“但是梁生宝意犹未尽,话还没有说完。” 成语例子: 季羡林《清新俊逸的清华园》:“但是我意犹未尽,想再引申一下,写了下去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意” 的基本字义

解释成语“耳闻不如眼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耳闻不如眼见: 拼音:ěr wén bù rú yǎn jiàn成语简拼:ewbry注音:ㄦˇ ㄨㄣˊ ㄅㄨˋ ㄖㄨˊ ㄧㄢˇ ㄐㄧㄢ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350406176\"); 成语繁体:耳聞不如眼見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耳闻不如目见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 成语解释: 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

解释成语“耳不忍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耳不忍闻: 拼音:ěr bù rěn wén成语简拼:ebrw发音:(\"xxzl.com.4080350426179\"); 成语繁体:耳不忍聞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惨不忍闻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凄惨的场面 成语解释: 不忍心听,形容情景十分凄惨 成语出处: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19卷:“却都是上路逃难来的百姓,哭哭啼啼,耳不

解释成语“避人耳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避人耳目: 拼音:bì rén ěr mù成语简拼:brem注音:ㄅㄧˋ ㄖㄣˊ ㄦˇ ㄇ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080414868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掩人耳目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秘密等 成语解释: 指避免走漏消息。 成语出处: ? 成语例子: 以后切记在心,汝等亦不许向后花园闲玩,当避人耳目

解释成语“豁人耳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豁人耳目: 拼音:huō rén ěr mù成语简拼:hrem注音:ㄏㄨㄛˋ ㄖㄣˊ ㄦˇ ㄇ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093414973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豁然开朗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用于使人开眼界 成语解释: 开扩眼界,使耳目清新。 成语出处: 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五六:“大家之作,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,其写景

解释成语“过耳秋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过耳秋风: 拼音:guò ěr qiū fēng成语繁体:過耳秌風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秋风过耳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刮过耳边的秋风。比喻没有任何意义的身外之物 成语出处: 《吴越春秋·吴王寿梦传》:“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过” 的基本字义: 从这儿到那儿,从此时到彼时:~江。~

解释成语“逆耳良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逆耳良言: 拼音:nì ěr liáng yán成语简拼:nely发音:(\"xxzl.com.40806120312857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逆耳忠言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劝说等 成语解释: 虽然使人听起来感到刺耳,但却是有益的好话。逆:抵触,不顺从。 成语出处: 《史记 留侯世家》:“忠言逆耳利于行。” 成语例

解释成语“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: 拼音:xuá rú bù jí,yóu kǒng shī zhī成语简拼:xrbz发音:(\"xxzl.com.4080454559191\"); 成语繁体:壆如不及,猶恐失之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指人的迫切心情 成语解释: 学习好像追赶什么,总怕赶不上,赶上了又怕被甩掉。形容学习勤奋,进取心强。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

解释成语“疾雷不暇掩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疾雷不暇掩耳: 拼音:jí léi bù xiá yǎn ěr成语简拼:jlbxye注音:ㄐㄧˊ ㄌㄟˊ ㄅㄨˋ ㄒㄧㄚˊ ㄧㄢˇ ㄦˇ发音:(\"xxzl.com.4072349001375\"); 成语繁体:疾靁不暇掩耳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疾雷不及塞耳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比喻事情来得突然 成语解释: 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