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: 拼音:sài wēng shī mǎ,yān zhī fēi fú成语简拼:swsmyzff注音:ㄙㄞˋ ㄨㄥ ㄕㄧ ㄇㄚˇ ,ㄧㄢ ㄓㄧ ㄈㄟ ㄈㄨ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7278977\"); 成语繁体:僿翁失馬,焉知非福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塞翁失马,安知非福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

解释成语“智者千虑,或有一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智者千虑,或有一失: 拼音:zhì zhě qiān lǜ,huò yǒu yī shī成语简拼:zzqlhyys注音:ㄓㄧˋ ㄓㄜˇ ㄑㄧㄢ ㄌㄩˋ ,ㄏㄨㄛˋ ㄧㄡˇ ㄧ ㄕㄧ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8289052\"); 成语繁体:智者千慮,或有一失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

解释成语“一子失着,满盘皆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子失着,满盘皆输: 拼音:yī zǐ shī zhāo,mǎn pán jiē shū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一着不慎,满盘皆输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指要慎重其事 成语解释: 着:下棋落子。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,整盘棋就输了。比喻关键性问题处理不当,结果导致整个失败 成语出处: 李欣《老生常谈·熟视无睹,充耳不闻》:“一子失

解释成语“内举不失其子,外举不失其仇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内举不失其子,外举不失其仇: 拼音:nèi jǔ bù shī qí zǐ,wài jǔ bù shī qí chóu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内举不避亲,外举不避怨反义词:任人唯亲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举:推荐。举荐身边的人,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;举荐外面的人,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。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成语出处:

解释成语“失败者成功之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失败者成功之母: 拼音:shī bài zhě chéng gōng zhī mǔ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失败是成功之母、失败乃成功之母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母:先导,根源。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。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就能取得胜利 成语出处: 毛泽东《实践论》:“所谓‘失败者成功之母’,‘吃一堑,长一智’,就

解释成语“经一失,长一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经一失,长一智: 拼音:jīng yī shī, zhǎng yī zhì注音:ㄐㄧㄥ ㄧ ㄕㄧ ,ㄔㄤˊ ㄧ ㄓㄧˋ成语繁体:經一失,長一智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经一事,长一智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指亲身经历就能长知识 成语解释: 经:经历;智:智慧,聪明。亲身经历了某件事情,就能增长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

解释成语“得人者昌,失人者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得人者昌,失人者亡: 拼音:dé rén zhě chāng, shī rén zhě wáng成语简拼:drzw发音:(\"xxzl.com.4080453239092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统治者 成语解释: 人:指人心。得人心的就能兴隆,失去人心的就要灭亡。 成语出处: 唐·李观《项籍故里碑铭序》:“至如谋于汉者

解释成语“前人失脚,后人把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前人失脚,后人把滑: 拼音:qián rén shī jiǎo,hòu rén bǎ huá成语简拼:qrsh注音:ㄑㄧㄢˊ ㄖㄣˊ ㄕㄧ ㄐㄧㄠˇ ,ㄏㄡˋ ㄖㄣˊ ㄅㄚˇ ㄏㄨㄚ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454049143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前车之鉴 成语用法: 复句式;作宾语,分句; 成语解释: 比喻吸取人家失败的教训,小心谨慎

解释成语“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: 拼音:shī zhī háo lí,miù yǐ qiān lǐ成语简拼:szhl注音:ㄕㄧ ㄓㄧ ㄏㄠˊ ㄌㄧˊ ,ㄇㄧㄨˋ ㄧˇ ㄑㄧㄢ ㄌㄧˇ成语繁体:失之毫釐,謬以千裏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 成语用法: 复句式;作分句;指小错误会产生大错误 成语解释: 毫、厘: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。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,结果会造

解释成语“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: 拼音:xuá rú bù jí,yóu kǒng shī zhī成语简拼:xrbz发音:(\"xxzl.com.4080454559191\"); 成语繁体:壆如不及,猶恐失之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指人的迫切心情 成语解释: 学习好像追赶什么,总怕赶不上,赶上了又怕被甩掉。形容学习勤奋,进取心强。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

解释成语“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: 拼音:shī zhī dōng yú,shōu zhī sāng yú成语简拼:szdyszsy注音:ㄕㄧ ㄓㄧ ㄉㄨㄙ ㄧㄩˊ ,ㄕㄡ ㄓㄧ ㄙㄤ ㄧㄩˊ成语繁体:失之東隅,収之桑榆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 成语用法: 复句式;作分句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东隅:东方日出处,指早晨;桑、榆:指日落处,也指日暮。比喻开始

解释成语“失之千里,差若毫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失之千里,差若毫厘: 拼音:shī zhī qiān lǐ,chà ruò háo lí成语简拼:zq注音:ㄕㄧ ㄓㄧ ㄑㄧㄢ ㄌㄧˇ ,ㄔㄚˋ ㄖㄨㄛˋ ㄏㄠˊ ㄌㄧ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455179217\"); 成语繁体:失之千裏,差若毫釐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用于强调不能有一丝差错 成语解

解释成语“见物不取,失之千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见物不取,失之千里: 拼音:jiàn wù bù qǔ,shī zhī qiān lǐ成语繁体:見物不取,失之千裏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见之不取,思之千里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形容不要错失良机 成语解释: 见:遇到,看见;取:取得;失:失去。见到时不拿过来,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。形容不要错失良机 成语出处: 明·张凤翼《红拂记·俊杰知时》:“呀,道兄

解释成语“自我得之,自我失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自我得之,自我失之: 拼音:zì wǒ dé zhī,zì wǒ shī zhī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自我得之,自我捐之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从我手里得到的东西,又从我手里失去。比喻兴败无常或得失相抵 成语出处: 《梁书·邵陵王纶传》:“高祖叹曰:‘自我得之,自我失之,亦复何恨。’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自” 的基本字义: 本人,

解释成语“挈瓶之知,不失守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挈瓶之知,不失守器: 拼音:qiè píng zhī zhī,bù shī shǒu qì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挈瓶之智,守不假器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挈瓶:汲水用的小瓶。仅有一点挈瓶汲水的浅薄见识就能守住汲器不外借。比喻慎其所有,忠于职守 成语出处: 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赵策》:“挈瓶之知,不失守器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挈

解释成语“等闲人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等闲人物: 拼音:děng xián rén wù成语繁体:等閑人物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等闲之辈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指一般人 成语解释: 等闲:寻常,一般。无足轻重的寻常人 成语出处: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1回:“操还营自思:‘孙权非等闲人物……’于是有退兵之意。” 成语例子: 他不是等闲人物英语翻译:an ordinary k

解释成语“物美价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物美价廉: 拼音:jià lián wù měi成语简拼:wmjl注音:ㄨˋ ㄇㄟˇ ㄐㄧㄚˋ ㄌㄧㄢˊ发音:(\"xxzl.com.407182709914\"); 成语繁体:物美價亷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价廉物美反义词:质次价高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商业 成语解释: 廉:便宜。东西价钱便宜,质量又好。 成语出处: 清 吴趼

解释成语“价廉物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价廉物美: 拼音:jià lián wù měi成语简拼:jlwm注音:ㄐㄧㄚˋ ㄌㄧㄢˊ ㄨˋ ㄇㄟˇ发音:(\"xxzl.com.4071915182687\"); 成语繁体:價亷物美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物有所值反义词:质次价高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东西价钱便宜,质量又好 成语解释: 东西价钱便宜,质量又好。 成语出处:

解释成语“失惊打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失惊打怪: 拼音:shī jīng dǎ guài成语简拼:sjdg注音:ㄕㄧ ㄐㄧㄥ ㄉㄚˇ ㄍㄨㄞˋ成语繁体:失驚打恠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大惊小怪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形容神色慌张或动作忙乱。也指大惊小怪。 成语出处: 宋 洪迈《夷坚三志已 善谑诗词》:“后人多少继遗踪,到我便失惊打怪。” 成语例子: 明 施耐庵《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