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枝木之冠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枝木之冠: 拼音:zhī mù zhī guān注音:ㄓㄧ ㄇㄨˋ ㄓㄧ ㄍㄨㄢ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冠:帽子。冠多华饰,好像树木的繁枝 成语出处: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盗跖》:“冠枝木之冠,带死牛之胁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枝” 的基本字义: 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:树~。~干(gàn )。竹~

解释成语“木人石心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木人石心: 拼音:mù rén shí xīn成语简拼:mrsx注音:ㄇㄨˋ ㄖㄣˊ ㄕㄧˊ ㄒㄧㄣ发音:(\"xxzl.com.4080159162894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木石心肠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宾语、定语;形容没有感情,不为外物所动 成语解释: 形容意志坚定,任何诱惑都不动心。 成语出处: 《晋书 隐逸传 夏统》:“统危坐如故,若无所

解释成语“草木荣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草木荣枯: 拼音:cǎo mù róng kū成语繁体:艸木榮枯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自然现象 成语解释: 荣枯:繁茂和枯萎。草木的茂盛和干枯 成语出处: 《大自然的语言》:“几千年来,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,侯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,据以安排农事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草” 的基本字义: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

解释成语“朽木之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朽木之才: 拼音:xiǔ mù zhī cái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反义词:栋梁之才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朽木:腐烂的木头。像烂木头的人才。比喻不堪造就或无用的人 成语出处: 元·无名氏《认金梳》第三折:“量你何足道哉,斗筲之器,粪土之墙,朽木之才,精狗儿之人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朽” 的基本字义: 腐烂:腐~。~木。永

解释成语“刻木为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刻木为鹄: 拼音:kè mù wéi hú成语简拼:kmwh注音:ㄎㄜˋ ㄇㄨˋ ㄨㄟˊ ㄏㄨ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7194715477\"); 成语繁体:刻木為鵠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刻鹄类鹜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喻仿效虽不逼真,但还相似。 成语出处: 明·郑瑗《井观琐言》第一卷:“扬氏《法言》、王氏《中说》,

解释成语“圆孔方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圆孔方木: 拼音:yuán kǒng fāng mù成语简拼:ykfm发音:(\"xxzl.com.4080215393258\"); 成语繁体:圓孔方木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圆凿方枘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不能投合 成语解释: 把方木头放到圆孔里去。比喻二者不能投合。 成语出处: 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:“若将有限心识作无限中用,如将方木逗圆孔。”

解释成语“木直中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木直中绳: 拼音:mù zhí zhòng shéng注音:ㄇㄨˋ ㄓㄧˊ ㄓㄨㄙ ㄕㄥˊ成语繁体:木直中繩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木材很直 成语解释: 中:符合、合乎;绳:木匠用以取直,浸满墨汁的线绳。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 成语出处: 战国·赵·荀况《劝学》:“木直中绳,輮以为轮,其曲中规。”英语翻译:A timb

解释成语“方寸之木,高于岑楼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方寸之木,高于岑楼: 拼音:fāng cùn zhī mù,gāo yú cén lóu成语繁体:方寸之木,高于岑樓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较 成语解释: 方寸:比喻小;岑:尖顶高楼。一寸高的方木放在高楼的尖顶上其高度高于高楼。比喻类比不当 成语出处: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不揣其本而齐其末,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。” 成

解释成语“圆木警枕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圆木警枕: 拼音:yuán mù jǐng zhěn成语简拼:ymjz注音:ㄧㄨㄢˊ ㄇㄨˋ ㄐㄧㄥˇ ㄓㄣ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502339400\"); 成语繁体:圓木警枕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自我警戒 成语解释: 用圆木做枕头,睡着时容易惊醒。形容刻苦自勉。 成语出处: 宋·范祖禹《司马温公布衾铭

解释成语“再实之木根必伤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再实之木根必伤: 拼音:zài shí zhī mù gēn bì shā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再实之根必伤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一年之内再度结果的树,根必受伤。比喻过度幸运,反而招致灾祸 成语出处: 南朝·宋·范哗《后汉书·马皇后纪》:“常观富贵之家,禄位重叠,犹再实之木,其根必伤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再” 的基

解释成语“形如槁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形如槁木: 拼音:xíng rú gǎo mù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形容枯槁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槁:枯干。形体像枯干的树木一样 成语出处: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形固可使如槁木,心固可使如死灰乎?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形” 的基本字义: 实体:~仪(体态仪表)。~体。~貌。~容。~骸。~单影只。

解释成语“刚毅木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刚毅木讷: 拼音:gāng yì mù nè成语简拼:gymn注音:ㄍㄤ ㄧˋ ㄇㄨˋ ㄣㄜ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143312444\"); 成语繁体:剛毅木訥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;指坚毅质朴而不善辞令 成语解释: 刚:坚强;毅:果决;木:质朴;讷:说话迟钝,此处指言语谨慎。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。 成语出处: 先秦 孔子

解释成语“木猴而冠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木猴而冠: 拼音:mù hóu ér guàn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沐猴而冠、沐猴冠冕、沐猴衣冠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人面兽心的人 成语解释: 猴子穿衣戴帽装扮成人样。比喻虚有其表而无真本领。用来讽刺投靠权势窃据权位的人 成语出处: 明·沈采《千金记·会宴》:“项王乃是木猴而冠,不足谋天下矣。”英语翻译:a worthless person

解释成语“朽木不可雕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朽木不可雕: 拼音:xiǔ mù bù kě diāo成语简拼:xmbkd注音:ㄒㄧㄨˇ ㄇㄨˋ ㄅㄨˋ ㄎㄜˇ ㄉㄧㄠ发音:(\"xxzl.com.4080500289264\"); 成语繁体:朽木不可鵰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朽木不雕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宾语;指人不可造就 成语解释: 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。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

解释成语“山颓木坏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山颓木坏: 拼音:shān tuí mù huài成语简拼:stmh成语繁体:山頹木壞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比喻重要人物逝世 成语解释: 册:泰山;颓:倒塌;木:梁木。泰山倒塌,梁木折断。比喻众所仰望的人物逝世。 成语出处: 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泰山其颓乎?梁木其坏乎?哲人其萎乎?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山” 的基本字义: 地面形成的高耸

解释成语“徙木为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徙木为信: 拼音:xǐ mù wéi xìn成语繁体:徙木為信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言而有信反义词:食言而肥、言而无信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言而有信 成语解释: 徙:迁移;信:信用。指说到做到,言而有信 成语出处: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有人徙之,辄予五十金,以明不欺。卒下令。”成语故事:战国时期,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,新法公布

解释成语“槁木死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槁木死灰: 拼音:gǎo mù sǐ huī成语简拼:gmsh注音:ㄍㄠˇ ㄇㄨˋ ㄙㄧˇ ㄏㄨㄟ发音:(\"xxzl.com.4071921142950\"); 成语繁体:槀木死灰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万念俱灰、灰心丧气反义词:生气勃勃、意气风发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宾语、状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干枯的树木;冷却的灰烬。比喻心灰意冷

解释成语“缘木希鱼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缘木希鱼: 拼音:yuán mù xī yú注音:ㄧㄨㄢˊ ㄇㄨˋ ㄒㄧ ㄧㄩˊ成语繁体:緣木希魚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缘木求鱼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方法不对头 成语解释: 缘:顺着;木:树;希:希求。沿着树干爬上树去捉鱼。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,劳而无功 成语出处: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周举传》:“陛下所行,但务其华,不寻其实

解释成语“依草附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依草附木: 拼音:yī cǎo fù mù成语简拼:ycfm注音:ㄧ ㄘㄠˇ ㄈㄨˋ ㄇ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841111483\"); 成语繁体:依艸坿木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攀龙附凤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原指鬼神有所依凭,擅作威福。后比喻凭借他人势力,为非作歹。也比喻不能自立,依靠别人

解释成语“只见树木,不见森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只见树木,不见森林: 拼音:zhǐ jiàn shù mù,bù jiàn sēn lín成语简拼:zjsl注音:ㄓㄧ ㄐㄧㄢˋ ㄕㄨˋ ㄇㄨˋ ,ㄅㄨˊ ㄐㄧㄢˋ ㄙㄣ ㄌㄧㄣ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3018760\"); 成语繁体:隻見樹木,不見森林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一叶障目、目光短浅 成语用法: 复句式;作谓语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