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名不虚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名不虚行: 拼音:míng bù xū xí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名不虚得、名不虚立反义词:名不副实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名实相符 成语解释: 虚:不真实。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,不是虚假的 成语出处: 《晋书·唐彬传》:“帝顾四坐曰:‘名不虚行。’”英语翻译:be true to tradition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名” 的

解释成语“虚席以待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虚席以待: 拼音:xū xí yǐ dài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虚位以待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留着位置恭候 成语解释: 空着位置等待 成语出处: 王朔《玩儿的就是心跳》:“桌上摆着精致的餐具虚席以待,使人穿堂而过时有一种昼夜不分的懒洋洋的感觉。” 成语例子: 徐贵祥《历史的天空》第14章:“明摆着的嘛,虚席以待,不过就是个时间问题。”英

解释成语“方外之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方外之士: 拼音:fāng wài zhī shì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方外之人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指僧道 成语解释: 方外:世外。指言行超脱于世俗礼教之外的人。后指僧道等出家人 成语出处: 《晋书·阮籍传》:“阮籍既方外之士,故不崇礼典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方” 的基本字义: 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;正~

解释成语“古今中外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古今中外: 拼音:gǔ jīn zhōngwài成语简拼:gjzw注音:ㄍㄨˇ ㄐㄧㄣ ㄓㄨㄙ ㄨㄞ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920542935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古往今来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从古代到现代,从国内到国外 成语解释: 从古代到现在;从国内到国外。 成语出处: 茅盾《子夜》九:“翻

解释成语“虚惊一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虚惊一场: 拼音:xū jīng yī cháng成语简拼:xjyc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21216604\"); 成语繁体:虚驚一場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一场虚惊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指事后才知道是不必要的惊慌 成语解释: 指事后才知道是不必要的惊慌 成语出处: 王朔《痴人》:“我坚信我会被稠密的气流托住,托不住也会在坠

解释成语“皮里膜外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皮里膜外: 拼音:pí lǐ mó wài注音:ㄆㄧˊ ㄌㄧˇ ㄇㄛˊ ㄨㄞˋ成语繁体:皮裏膜外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膜:人或动物体内薄皮组织。比喻相交太浅 成语出处: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47回:“如今同了你,虽见了太尊一面,到底是个皮里膜外的账,有什么意思?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皮” 的基本字

解释成语“虚为委蛇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虚为委蛇: 拼音:xū wèi wēi y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虚与委蛇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敷衍了事 成语解释: 虚:表面的;委蛇:敷衍。指对人虚情假意,敷衍应酬 成语出处: 孙中山《和平统一之通电》:“而冀诸公相与为实践,以矫虚为委蛇之失。”英语翻译:string along with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虚” 的基本字义: 空:~无。~

解释成语“弦外之意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弦外之意: 拼音:xián wài zhī yì成语简拼:xwzy注音:ㄒㄧㄢˊ ㄨㄞˋ ㄓㄧ 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5430610866\"); 成语繁体:絃外之意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弦外有音、意在言外、弦外之音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指言外之意 成语解释: 弦:乐器上发音的丝线。比喻言外之意;即在话里间接

解释成语“虚实失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虚实失度: 拼音:xū shí shī dù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失度:失调。虚与实失去平衡 成语出处: 战国·郑·列御寇《列子·力命》:“一曰矫氏,二曰愈氏,三曰卢氏,诊其所疾,矫氏谓季梁曰:‘汝寒温不节,虚实失度。’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虚” 的基本字义: 空:~无。~实。~度。~名。~左(

解释成语“外交词令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外交词令: 拼音:wài jiāo cí lìng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外交辞令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说话等 成语解释: 用于交往的空套话 成语出处: 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辛楣自以为这个英文字嵌得非常妙,不愧外交词令。”英语翻译:diplomatic language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外” 的基本字义: 与“内”、“里”相对:~

解释成语“仇人相见,分外眼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仇人相见,分外眼明: 拼音:chóu rén xiāng jiàn fèn wài yǎn míng成语简拼:crxj注音:ㄔㄡˊ ㄖㄣˊ ㄒㄧㄤ ㄐㄧㄢˋ ,ㄈㄣˋ ㄨㄞˋ ㄧㄢˇ ㄇㄧㄥ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6568941\"); 成语繁体:讎人相見,分外眼明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仇人相见,分外明白反义词:恩人相见,

解释成语“弦外有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弦外有音: 拼音:xián wài yǒu yīn成语简拼:xwyy注音:ㄒㄧㄢˊ ㄨㄞˋ ㄧㄡˇ ㄧㄣ发音:(\"xxzl.com.40805430910869\"); 成语繁体:絃外有音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弦外之音、言外之意反义词:实话实说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用于人 成语解释: 弦乐器的弦上发出的声音以外还有声音。

解释成语“决胜于千里之外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决胜于千里之外: 拼音:jué shèng yú qiān lǐ zhī wài成语简拼:jsyw发音:(\"xxzl.com.4080505449625\"); 成语繁体:决勝于千裏之外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决胜千里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。形容将帅雄才大略,指挥若定。 成语出处: 《史记

解释成语“中外合璧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中外合璧: 拼音:zhōng wài hé bì成语简拼:zwhb注音:ㄓㄨㄙ ㄨㄞˋ ㄏㄜˊ ㄅ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5411710739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中西合璧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中西合璧。 成语出处: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一回:“这长苗子是我们中国原有的,如今

解释成语“法外施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法外施恩: 拼音:fǎ wài shī ēn成语繁体:灋外施恩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法外施仁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指宽大处理罪犯 成语解释: 施:施行,给予。超越法律而给予恩惠。指宽大处理,免施刑罚 成语出处: 清·梁章钜《归田琐记·鳌拜》:“仍照皇祖所降谕旨,给予一等男爵,世袭罔替,已足以示国家法外施恩,旧勋之意矣。” 成语例子:

解释成语“以虚为实,以实为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以虚为实,以实为虚: 拼音:yǐ xū wéi shí,yǐ shí wéi xū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表面上很空虚,实际上作好了充分准备;表面看来准备很充分,实际上是虚张声势 成语出处: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32章:“但臣与逆贼周旋三年,深知逆贼狡计甚多,常常以虚为实,以实为虚。” 成语分字

解释成语“坐无虚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坐无虚席: 拼音:zuò wú xū xí成语简拼:zwxx注音:ㄗㄨㄛˋ ㄨˊ ㄒㄩ ㄒㄧ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508449811\"); 成语繁体:坐無虚蓆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座无虚席、座无空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指人多 成语解释: 座位没有空着的。多形容观众、听众或出席、参加的人很多。 成语出处:

解释成语“虚名薄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虚名薄利: 拼音:xū míng bó lì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虚:空;薄:淡泊。不慕虚名,不贪小利 成语出处: 明·郭勋《雍熙乐府》第四卷:“彼也虚名薄利。任他人禄重官髙,橪指间朱颜昨日,急回头白发明朝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虚” 的基本字义: 空:~无。~实。~度。~名。~左(尊敬地空出左边

解释成语“虚谈高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虚谈高论: 拼音:xū tán gāo lù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高谈虚论、高谈虚辞、虚论高议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谈话等 成语解释: 高:高超;虚:空。空洞、不切实际的言论 成语出处: 北魏·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秦太上君寺》:“齐土之民,风俗浅薄,虚谈高论,专在荣利。”英语翻译:loud and bombastic t

解释成语“虚文缛礼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虚文缛礼: 拼音:xū wén rù lǐ注音:ㄒㄩ ㄨㄣˊ ㄖㄨˋ ㄌㄧˇ成语繁体:虚文縟禮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虚文缛节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等 成语解释: 虚:虚假;缛:繁复,繁琐。虚伪的仪式,繁琐的礼节 成语出处: 鲁迅《坟·摩罗诗力说》:“盖英伦尔时,虚伪满于社会,以虚文缛礼为真道德,有秉自由思想而探究者,世辄谓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