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罗织罪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罗织罪名: 拼音:luó zhī zuì míng成语简拼:lzzm发音:(\"xxzl.com.40807043914640\"); 成语繁体:羅織辠名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故入人罪、罗织构陷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陷害人 成语解释: 指捏造罪名,陷害无辜的人。 成语出处: 《旧唐书·来俊臣传》:“招集无赖数百人,令其告事,共为

解释成语“立身扬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立身扬名: 拼音:lì shēn yáng míng成语简拼:lsym发音:(\"xxzl.com.4071910312474\"); 成语繁体:立身揚名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;指使修养自身以求名声远扬 成语解释: 立身:使自己在社会上有相当地位;扬:传布。使自己立足于社会,名声远扬。 成语出处: 三国 魏 应璩《与从弟君

解释成语“循名校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循名校实: 拼音:xún míng jiào shí成语繁体:循名校實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循名核实、循名考实、循名课实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要名实相符 成语解释: 循:依照;校:查对。按照名义来要求内容,以考察是否名副其实 成语出处: 《晋书·刘弘传》:“皆功行相参,循名校实,条列行状,公文具上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循”

解释成语“征名责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征名责实: 拼音:zhēng míng zé shí成语简拼:zmzs发音:(\"xxzl.com.4080317455625\"); 成语繁体:征名責實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循名责实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指考察其名以求其实,就其言而观其行,以求名实相符。亦作“循名责实”。 成语出处: 《陈书宣帝纪》:“方欲仗兹舟楫,委成股肱,征

解释成语“名正言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名正言顺: 拼音:míng zhèng yán shùn成语简拼:mzys注音:ㄇㄧㄥˊ ㄓㄥˋ ㄧㄢˊ ㄕㄨㄣ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937153600\"); 成语繁体:名正言順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理直气壮反义词:理屈词穷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名正:名义或名分正当;言顺:道理讲得通

解释成语“士绅名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士绅名流: 拼音:shì shēn míng liú成语繁体:士紳名流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名人等 成语解释: 指有钱有势的人或杰出的人士 成语出处: 邓小平《党与抗日民主政权》:“特别对于中间分子士绅名流,尤为重要,过去我们同志对进步分子都团结不好,对他们更差了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士” 的基本字义: 古代

解释成语“微名薄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微名薄利: 拼音:wēi míng bó lì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生活等 成语解释: 指十分细微的名与利 成语出处: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6回:“怎知客人为些微名薄利,又无枷锁拘缚,三伏内,只得在那途路中行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微” 的基本字义: 小,细小:细~。轻~。~小。~型。~观。~雕。~积分。

解释成语“功名利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功名利禄: 拼音:gōng míng lì lù成语简拼:gmll注音:ㄍㄨㄙ ㄇㄧㄥˊ ㄌㄧˋ ㄌ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82843997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功名富贵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名利地位 成语解释: 名利地位。 成语出处: 郭沫若《南冠草》第一幕:“只因功名利禄得不到保障,所以他们便想到

解释成语“远近驰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远近驰名: 拼音:yuǎn jìn chí míng注音:ㄧㄨㄢˇ ㄐㄧㄣˋ ㄔㄧˊ ㄇㄧㄥˊ成语繁体:遠近馳名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小有名气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出名 成语解释: 在相当大范围内都是很有名的 成语出处: 玛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二卷:“达木汀的毛笔字是远近闻名的。” 成语例子: 五指山绿茶在海南远近驰名英语翻译:

解释成语“失诸交臂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失诸交臂: 拼音:shī zhū jiāo bì成语简拼:szjb注音:ㄕㄧ ㄓㄨ ㄐㄧㄠ ㄅㄧˋ成语繁体:失諸交臂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失之交臂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当面错过机会 成语解释: 指当面错过机会。 成语出处: 见“失之交臂”。 成语例子: 这些往事,我今天来重提,只是表明我自己的遗憾。我与鲁迅的见面,真真可以说是失

解释成语“贪名逐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贪名逐利: 拼音:tān míng zhú lì成语简拼:tmzl发音:(\"xxzl.com.4072139077000\"); 成语繁体:貪名逐利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贪名图利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世 成语解释: 贪图好的名声,追逐个人私利。亦作“贪名图利”。 成语出处: 明·高明《琵琶记·旌表》:“老夫当初也只道你贪名逐利,

解释成语“烈士徇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烈士徇名: 拼音:liè shì xùn míng成语简拼:lsxm发音:(\"xxzl.com.4080408257404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人重名声 成语解释: 忠贞义烈之士为保全名誉而献出生命。 成语出处: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贪夫徇财,烈士徇名,夸者死权,众庶冯生。” 成语例子: 唐·杨

解释成语“争名竞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争名竞利: 拼音:zhēng míng jìng lì成语简拼:zmjl注音:ㄓㄥ ㄇㄧㄥˊ ㄐㄧㄥˋ ㄌ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317435622\"); 成语繁体:爭名競利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争名夺利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见“争名夺利”。 成语出处: 宋·秦观《自警》诗:“争名竞利走如狂,复被利名生怨隙

解释成语“提名道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提名道姓: 拼音:tí míng dào xìng成语简拼:tmdx注音:ㄊㄧˊ ㄇㄧㄥˊ ㄉㄠˋ ㄒㄧㄥ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950524163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指名道姓、题名道姓反义词:含沙射影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直呼他人姓名 成语解释: 提、道:说。直呼他人姓名,对人不够尊敬。 成语出处: 清·

解释成语“高姓大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高姓大名: 拼音:gāo xìng dà míng成语简拼:gxdm发音:(\"xxzl.com.407180942200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高名上姓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客气用语 成语解释: 询问人家姓名时的客气用语。同“高名大姓”。 成语出处: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三十五回:“宋江、花荣慌忙下马,扶起那两位壮士道:

解释成语“置诸度外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置诸度外: 拼音:zhì zhū dù wài注音:ㄓㄧˋ ㄓㄨ ㄉㄨˋ ㄨㄞˋ成语繁体:置諸度外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置之度外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不放在心上 成语解释: 置:放;度:打算。放在考虑之外。指不放在心上 成语出处: 郭沫若《南冠草》第一幕:“我考虑得很纯熟。我是早把生死置诸度外的。” 成语例子: 林语堂《中国的国民性》:

解释成语“进人若将加诸膝,退人若将坠诸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进人若将加诸膝,退人若将坠诸渊: 拼音:jìnrénruòjiāngjiāzhūxī,tuìrénruòjiāngzhuìzhūyuā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爱则加诸膝,恶则坠诸渊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指人凭自己喜好待人 成语解释: 加诸膝:放在膝盖上;坠诸渊:推进深渊。指不讲原则,感情用事,对别人的爱憎态度,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成语出处: 西汉·

解释成语“声名鹊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声名鹊起: 拼音:shēng míng què qǐ成语简拼:smqq注音:ㄕㄥ ㄇㄧㄥˊ ㄑㄩㄝˋ ㄑ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414367794\"); 成语繁体:聲名鵲起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。 成语出处: 清李斗《扬州画舫录·新城北录下》:﹝朱文元﹞先在徐班

解释成语“利惹名牵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利惹名牵: 拼音:lì rě míng qiān成语简拼:lrmq注音:ㄌㄧˋ ㄖㄜˇ ㄇㄧㄥˊ ㄑㄧㄢ发音:(\"xxzl.com.4080259334398\"); 成语繁体:利惹名牽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利绾名牵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亦作“利绾名牵”。谓为名利所诱惑羁绊。 成语出处: 元·张歌《湘妃怨·乐闲》曲:“想当年,利

解释成语“名扬四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名扬四海: 拼音:míng yáng sì hǎi成语简拼:mysh发音:(\"xxzl.com.4080355066455\"); 成语繁体:名揚四海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名扬天下反义词:默默无闻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出名 成语解释: 四海:指全国各地。名声传遍全国。形容名声很大。 成语出处: 元·关汉卿《五侯宴》第四折:“雄纠纠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