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苦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苦匏: 拼音:kǔ páo 注音:ㄎㄨˇ ㄆㄠˊ 词语解释: 瓜类。味苦如胆,不可食,故名。《诗·邶风·匏有苦叶》:“匏有苦叶, 济 有深涉。” 毛 传:“匏谓之瓠,瓠叶苦,不可食也。”《国语·鲁语下》:“夫苦匏不材於人,共济而已。” 韦昭 注:“材读若裁。不裁於人,言不可食也。共济而已,佩匏可以渡水也。” 清 顾炎武 《淮北大雨》诗:“已知举世皆行潦,且復因人赋苦匏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苦”

解释词语“笙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笙匏: 拼音:shēng páo 注音:ㄕㄥ ㄆㄠˊ 词语解释: 笙和匏。匏,指笙竽一类的管乐器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隐秀》:“言之秀矣,万虑一交。动心惊耳,逸响笙匏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笙” 的基本字义: 管乐器名,一般用十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,吹奏:~歌。芦~。~管乐(yuè)。 含有“笙” 的词语: 义管笙 牙笙 乌笙 六笙诗 六笙 凤笙 凤管鸾笙 风笙 玉笙 龙笙 合笙 芦笙

解释词语“陶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陶匏: 拼音:táo páo 注音:ㄊㄠˊ ㄆㄠˊ 词语解释: (1).陶制的尊、簋、俎豆和壶等器皿。《礼记·郊特牲》:“扫地而祭,於其质也,器用陶匏,以象天地之性也。” 孔颖达 疏:“陶谓瓦器,谓酒尊及豆簋之属,故《周礼》旊人为簋。匏谓酒爵。” (2).泛指实用而合于古制的器用。 汉 班固 《东都赋》:“女脩织絍,男务耕耘,器用陶匏,服尚素玄。” 宋 苏辙 《代南京留守贺南郊表》:“藁秸陶匏,致

解释词语“哀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哀匏: 拼音:āi páo 注音:ㄞ ㄆㄠˊ 词语解释: 悲凉的乐器声。匏,八音之一。 唐 韩愈 孟郊 《城南联句》:“哀匏蹙驶景,洌唱凝餘晶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哀” 的基本字义: 悲痛:悲~。~求。~叹。~鸣。~思。~鸿遍野(“哀鸿”,哀鸣的大雁;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,流离失所的灾民)。~艳(诗文凄测动人而华丽)。 悼念:~悼。默~。 旧时称死去母亲:~子(a.母丧而父存;b.古称居父 含有“

解释词语“匏革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匏革: 拼音:páo gé 注音:ㄆㄠˊ ㄍㄜˊ 词语解释: 笙和鼓。皆八音之一。借指各种乐器。 唐 贾岛 《观冬设上东川杨尚书》诗:“匏革奏冬非独乐,军城未晓启重门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匏” 的基本字义: 〔~瓜〕a.一年生草本植物。果实比葫芦大,对半剖开可做水瓢。b.这种植物的果实。均俗称“瓢葫芦”。 中国古代八音之一,如笙、竽等。 含有“匏” 的词语: 无口匏 凤匏 合匏 系匏 弦匏 苦匏

解释词语“匏琴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匏琴: 拼音:páo qín 注音:ㄆㄠˊ ㄑㄧㄣˊ 词语解释: 乐器名。 隋炀帝 时由 扶南 传入。我国 唐 时邻国 骠国 ( 缅甸伊洛瓦底江 流域)亦有这种琴。《新唐书·南蛮传下·骠》:“有大匏琴二,覆以半匏,皆彩画之,上加铜甌。以竹为琴,作虺文横其上,长三尺餘,头曲如拱,长二寸,以絛繫腹,穿甌及匏本,可受二升。”参阅《文献通考·乐十》。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匏” 的基本字义: 〔~瓜〕a.一年

解释词语“霜匏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霜匏: 拼音:shuāng páo 注音:ㄕㄨㄤ ㄆㄠˊ 词语解释: 指匏瓜剖分为二做成的酒器。 唐 陆龟蒙 《袭美见题郊居次韵》之二:“简便书露竹,尊待破霜匏。”参阅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菜三·壶卢》。 词语分字解释: “霜” 的基本字义: 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,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:~降。~冻。~序(指深秋季节)。~秋。~期。~天。 像霜一样的东西:柿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