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刻舟求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刻舟求剑: 拼音:kè zhōu qiú jiàn成语简拼:kzqj注音:ㄎㄜˋ ㄓㄡ ㄑㄧㄡˊ ㄐㄧㄢ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253915699\"); 成语繁体:刻舟裘劍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守株待兔、墨守成规反义词:看风使舵、见机行事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舟:船;求:寻找;寻求。

解释成语“同舟而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同舟而济: 拼音:tóng zhōu ér jì成语繁体:同舟而濟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同舟共济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齐心协力 成语解释: 济:渡水。大家同坐一条船过河。比喻团结互助,同心协力,战胜困难 成语出处: 春秋·齐·孙武《孙子·九地》:“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,当其同舟而济。遇风,其相救也若左右手。” 成语例子: 汉·朱穆《复奏记梁冀》:“夫

解释成语“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: 拼音:shuǐ néng zài zhōu,yì néng fù zhōu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载舟覆舟、水可载舟,亦可覆舟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载:承载;覆:倾覆。比喻在平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,事物有利有害 成语出处: 唐·陆贽《奉天论延访朝臣表》:“故喻君为舟,喻人为水

解释成语“桂楫兰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桂楫兰桡: 拼音:guì jí lán ráo成语繁体:桂楫蘭橈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生活等 成语解释: 楫、桡:划船的桨。形容划船工具精美名贵 成语出处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8回:“船上又有各种盆景,珠帘绣幕,桂楫兰桡,自不必说了。”英语翻译:rudders of cassia and oars of aromatic

解释成语“水可载舟,亦可覆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水可载舟,亦可覆舟: 拼音:shuǐ kě zài zhōu,yì kě fù zhōu成语简拼:skzz成语繁体:水可載舟,亦可覆舟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比喻在平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。 成语出处: 《后汉书·皇甫规传》注引《孔子家语》:“孔子曰:‘夫君者

解释成语“白鱼登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白鱼登舟: 拼音:bái yú dēng zhōu成语简拼:bydz注音:ㄅㄞˊ ㄧㄩˊ ㄉㄥ ㄓㄡ发音:(\"xxzl.com.4080434158610\"); 成语繁体:白魚登舟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白鱼入舟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分句;形容好兆头开始 成语解释: 为殷亡周兴之兆。同“白鱼入舟”。 成语出处: 《汉书 终军传》:“盖六鶂退飞,逆也;白鱼登舟

解释成语“吞舟漏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吞舟漏网: 拼音:tūn zhōu lòu wǎng成语简拼:tzlw注音:ㄊㄨㄣ ㄓㄡ ㄌㄡˋ ㄨㄤ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5193310366\"); 成语繁体:吞舟漏網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吞舟是漏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多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见“吞舟是漏”。 成语出处: 清·王夫之《读通鉴论·秦始皇》:“宽斯严,简斯定,吞舟漏网

解释成语“舟车楫马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舟车楫马: 拼音:zhōu chē jí mǎ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舟:船;楫:船桨。古时以战船当车,以船桨当马。指古代的水战 成语出处: 明·张鼎思《琅琊代醉编·舟车楫马》:“《太白阴经》云:水战之具,始自伍员制之以与楚战,以船为车,以楫为马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舟” 的基本字义: 船:~辑。龙~。轻~。一叶

解释成语“破釜沉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破釜沉舟: 拼音:pò fǔ chén zhōu成语简拼:pfcz注音:ㄆㄛˋ ㄈㄨˇ ㄔㄣˊ ㄓㄡ发音:(\"xxzl.com.4071903392200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义无反顾、背水一战、决一死战反义词:优柔寡断、瞻前顾后、举棋不定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形容做事的决心很大 成语解释: 釜:古代的一种锅;

解释成语“同舟共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同舟共济: 拼音:tóng zhōu gòng jì成语简拼:tzgj注音:ㄊㄨㄙˊ ㄓㄡ ㄍㄨㄙˋ ㄐ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853071933\"); 成语繁体:同舟共濟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患难与共、风雨同舟反义词:反目成仇、各行其事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同坐一条船过河;比喻同心协力;

解释成语“虚船触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虚船触舟: 拼音:xū chuán chù zhōu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虚:空;舟:船。比喻虚心可以远离灾祸 成语出处: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山水》:“方舟而济于河,有虚船来触舟,虽有偏心之人不怒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虚” 的基本字义: 空:~无。~实。~度。~名。~左(尊敬地空出左边的座位,古代以左为尊)

解释成语“一叶扁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叶扁舟: 拼音:yī yè piān zhōu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扁舟:小船。像一片树叶那样的小船。形容船小而轻 成语出处: 宋·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驾一叶扁舟,举匏樽以相属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一” 的基本字义: 数名,最小的正整数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)。 纯;专:专~。~心~意

解释成语“车击舟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车击舟连: 拼音:chē jī zhōu lián成语简拼:cjzl注音:ㄔㄜ ㄐㄧ ㄓㄡ ㄌㄧㄢˊ发音:(\"xxzl.com.4071957294427\"); 成语繁体:車撃舟連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车船多 成语解释: 车相撞,船相连。极言车船之多。 成语出处: 唐 柳宗元《故岭南盐铁院李侍御墓志》:“君以试大理

解释成语“孤舟独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孤舟独桨: 拼音:gū zhōu dú jiǎng成语简拼:gzdj注音:ㄍㄨ ㄓㄡ ㄉㄨˊ ㄐㄧㄤˇ发音:(\"xxzl.com.407182830984\"); 成语繁体:孤舟獨槳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单枪匹马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做事 成语解释: 喻单独行动,没人帮助。 成语出处: 京剧《红色娘子军》第四场:“怎能够光凭这一家

解释成语“李郭同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李郭同舟: 拼音:lǐ guō tóng zhōu成语简拼:lgtz注音:ㄌㄧˇ ㄍㄨㄛ ㄊㄨㄙˊ ㄓㄡ发音:(\"xxzl.com.4080408187395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李郭同船、李郭仙舟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《后汉书·郭太传》:“郭太字林宗,太原界休人也。家世贫贱……乃游于洛阳。始见河南尹

解释成语“犀舟径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犀舟径楫: 拼音:xī zhōu jìng j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犀:坚固;楫:船桨。坚固的船,坚硬的桨 成语出处: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虽有犀舟径楫,犹人涉卬否,有须是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犀” 的基本字义: 哺乳动物,形状略像牛,皮粗而厚,多皱纹。角生在鼻上,产于印度一带的只生一只角,

解释成语“沉舟破釜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沉舟破釜: 拼音:chén zhōu pò fǔ成语简拼:czpf发音:(\"xxzl.com.4071958354468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破釜沉舟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用于做事的决心 成语解释: 釜,锅。打破饭锅,沉掉渡船。表示决一死战。 成语出处: 《孙子 九地》:“焚舟破釜,若驱羊而往。”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

解释成语“鸿毳沉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鸿毳沉舟: 拼音:hóng cuì chén zhōu成语简拼:hccz发音:(\"xxzl.com.4080513529994\"); 成语繁体:鴻毳沉舟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积羽沉舟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毳:鸟兽的细毛。鸿雁细毛虽轻,堆积过多也能使船沉没。比喻小问题不解决,积累多了就要出大问题。 成语出处: 《新论·慎隙》:“

解释成语“吞舟之鱼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吞舟之鱼: 拼音:tūn zhōu zhī yú成语简拼:tzzy注音:ㄊㄨㄣ ㄓㄡ ㄓㄧ ㄧㄩ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54212388\"); 成语繁体:吞舟之魚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多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能吞舟的大鱼。常以喻人事之大者。 成语出处: 《庄子·庚桑楚》:“吞舟之鱼,砀而失水。”《列子·杨

解释成语“敌国通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敌国通舟: 拼音:dí guó tōng zhōu成语简拼:dgtz注音:ㄉㄧˊ ㄍㄨㄛˊ ㄊㄨㄙ ㄓㄡ发音:(\"xxzl.com.4080504429549\"); 成语繁体:敵國通舟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众叛亲离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人际关系等 成语解释: 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。比喻众叛亲离。 成语出处: 清·黄遵宪《由轮舟抵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