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科头赤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科头赤足: 拼音:kē tóu chì zú注音:ㄎㄜ ㄊㄡˊ ㄔㄧˋ ㄗㄨˊ成语繁体:科頭赤足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科头跣足、跣足科头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形容困苦或生活散漫 成语解释: 科头:不戴帽子。露着头,光着脚。形容困苦或生活散漫 成语出处: 明·唐寅《偶成》诗:“科头赤足芝荷衣,徙倚藤床对夕晖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科”

解释成语“横科暴敛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横科暴敛: 拼音:héng kē bào liǎn成语简拼:hkbl注音:ㄏㄥˋ ㄎㄜ ㄅㄠˋ ㄌㄧㄢˇ发音:(\"xxzl.com.4072028105393\"); 成语繁体:横科暴斂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横赋暴敛、横征暴敛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残酷剥削 成语解释: 同“横征暴赋”。 成语出处: 《元史·外夷传一·高丽》:“佥议司

解释成语“赤手光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赤手光拳: 拼音:chì shǒu guāng quá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赤手空拳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比喻办事缺乏物质基础 成语解释: 赤手:空手。两手空空,一无所有。比喻无任何凭借或一无所有 成语出处: 明·伏雌教主《醋葫芦》第五回:“你赤手光拳,做成偌大家计,虽然无子,尚还可图。”英语翻译:handless 成语分字

解释成语“赤县神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赤县神州: 拼音:chì xiàn shén zhōu成语简拼:cxsz注音:ㄔㄧˋ ㄒㄧㄢˋ ㄕㄣˊ ㄓㄡ发音:(\"xxzl.com.4071930333344\"); 成语繁体:赤縣神州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神州大地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;指中原或中国 成语解释: 中国的别称。 成语出处: 金 元好问《四哀诗 李钦叔》:“赤

解释成语“开科取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开科取士: 拼音:kāi kē qǔ shì成语简拼:kkqs发音:(\"xxzl.com.40807253615696\"); 成语繁体:開科取士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科举选拔人才 成语解释: 科:科举考试。指旧举行科举考试以选取优异的士人。 成语出处: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4回:“你只想朝廷开科取士,为

解释成语“插科使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插科使砌: 拼音:chā kē shǐ qì成语简拼:cksq注音:ㄔㄚ ㄎㄜ ㄕㄧˇ ㄑ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10225316911\"); 成语繁体:挿科使砌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插科打诨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谓语;泛指开玩笑逗乐 成语解释: 砌,拼凑;捏造。指以滑稽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引人发笑。 成语出处: 宋 无名氏《张协状元》戏文第一

解释成语“一寸赤心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寸赤心: 拼音:yī cùn chì xīn成语简拼:yccx注音:ㄧ ㄘㄨㄣˋ ㄔㄧˋ ㄒㄧㄣ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80512566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寸丹心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同“一寸丹心”。 成语出处: 宋·陆游《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》诗:“飞霜掠面寒压指,一

解释成语“赤体上阵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赤体上阵: 拼音:chì tǐ shàng zhèn注音:ㄔㄧˋ ㄊㄧˇ ㄕㄤˋ ㄓㄣˋ成语繁体:赤軆上陣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赤膊上阵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由于处事 成语解释: 阵:指战场。光着膀子上阵交战。比喻不顾一切,勇敢战斗。也比喻公然跳出来干坏事 成语出处: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9回:“许褚性起,飞回阵中,卸下盔甲,

解释成语“科头箕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科头箕踞: 拼音:kē tóu jī jù成语简拼:ktjj注音:ㄎㄜ ㄊㄡˊ ㄐㄧ ㄐ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258204307\"); 成语繁体:科頭箕踞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科头箕裾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比喻舒适的隐居生活 成语解释: 科头:不戴帽子;箕踞:两腿分开而坐。不戴帽子,席地而坐。比喻舒适的隐居生活。 成语出处: 唐 王

解释成语“近朱者赤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近朱者赤: 拼音:jìn zhū zhě chì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潜移默化反义词:近墨者黑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朱:朱砂。靠近朱砂的变红。比喻接近好人容易使人变好。指外部环境具有很大影响 成语出处: 晋·傅玄《傅鹑觚集·太子少傅箴》:“故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;声和则响清,形正则影直。” 成语例子: 明·冯梦

解释成语“拔赵帜立赤帜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拔赵帜立赤帜: 拼音:bá zhào zhì lì chì zhì成语简拼:bzzl注音:ㄅㄚˊ ㄓㄠˋ ㄓㄧˋ ㄌㄧˋ ㄔㄧˋ ㄓ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341816238\"); 成语繁体:拔趙幟立赤幟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拔赵帜易汉帜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战胜对方 成语解释: 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、胜利之典。 成语出处: 见

解释成语“白眉赤眼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白眉赤眼: 拼音:bái méi chì yǎn成语简拼:bmcy注音:ㄅㄞˊ ㄇㄟˊ ㄔㄧˋ ㄧㄢ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126352002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平白无故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定语;指平白无故 成语解释: 比喻平白无故。 成语出处: 明 沈德符《野获编 补遗四 神名误称》:“京师相詈,指其人曰白眉赤眼儿者,必大恨成

解释成语“科头跣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科头跣足: 拼音:kē tóu xiǎn zú成语简拼:ktxz注音:ㄎㄜ ㄊㄡˊ ㄒㄧㄢˇ ㄗㄨ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151192682\"); 成语繁体:科頭跣足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科头赤足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宾语、定语;形容困苦或生活散漫 成语解释: 光着头赤着脚。 成语出处: 宋 田昼《筑长堤》:“科头跣足不得稽,要与官长修长堤

解释成语“跣足科头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跣足科头: 拼音:xiǎn zú kē tóu成语简拼:xzkt发音:(\"xxzl.com.4080310335078\"); 成语繁体:跣足科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科头跣足、科头赤足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形象不整 成语解释: 科头:不戴帽子;跣足:光脚。光着头赤着脚。 成语出处: 《史记 张仪列传》:“虎贲之士跿跔科头。《新五代史 王彦章传》:“

解释成语“赤舌烧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赤舌烧城: 拼音:chì shé shāo chéng成语简拼:cssc注音:ㄔㄧˋ ㄕㄜˊ ㄕㄠ ㄔㄥ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423507905\"); 成语繁体:赤舌燒城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吃口烧城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谗言危害很大 成语解释: 赤:火红色。赤舌如火,足以烧城。比喻毁谤或挑拔离间的话非常伤害人。 成语出处

解释成语“石赤不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石赤不夺: 拼音:shí chì bù duó成语简拼:scbd注音:ㄕㄧˊ ㄔㄧˋ ㄅㄨˋ ㄉㄨㄛˊ成语繁体:石赤不奪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多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石质坚硬,丹砂色鲜红,均不可改变。比喻意志坚定不移。 成语出处: 汉·杨雄《太玄·度》:“石赤不夺,节士之必。测曰:石赤不夺,可与有要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石” 的基

解释成语“赤口烧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赤口烧城: 拼音:chì kǒu shāo chéng注音:ㄔㄧˋ ㄎㄡˇ ㄕㄠ ㄔㄥˊ成语繁体:赤口燒城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赤舌烧城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谗言危害很大 成语解释: 赤舌:指谗言。比喻谗言为害极其严重 成语出处: 明·杨慎《后蚊赋》:“谮有国兮,赤口烧城;烦言喷兮,积毁销骨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赤” 的基本字

解释成语“力不同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力不同科: 拼音:lì bù tóng kē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同科:同一等级。指人的力量有强弱,不能等同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射不主皮,为力不同科,古之道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力” 的基本字义: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:~气。~量。 一切事物的效能:视~。生产~。控制~。 物理学上指物

解释成语“赤手起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赤手起家: 拼音:chì shǒu qǐ jiā注音:ㄔㄧˋ ㄕㄡˇ ㄑㄧˇ ㄐㄧㄚ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白手起家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生活 成语解释: 赤手:空手;起家:创立家业。形容在无基础和条件很差下创出一番事业 成语出处: 宋·文天祥《邹仲翔墓志铭》:“君虽亦赤手起家,而好施出其性。”英语翻译:run up fro

解释成语“两道三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两道三科: 拼音:liǎng dào sān kē成语简拼:ldsk注音:ㄌㄧㄤˇ ㄉㄠˋ ㄙㄢ ㄎㄜ发音:(\"xxzl.com.4080300164454\"); 成语繁体:兩道三科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说三道四反义词:实话实说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说三道四,花言巧语。 成语出处: 元·关汉卿《鲁斋郎》第四折:“谁听你两道三科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