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泰蔟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泰蔟: 拼音:tài cù 注音:ㄊㄞˋ ㄘㄨˋ 词语解释: 即太蔟。十二律中阳律的第二律。《史记·律书》:“正月也,律中泰蔟。泰蔟者,言万物蔟生也,故曰泰蔟。其於十二子为寅。”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作“太族”。参见“ 太蔟 ”。 词语分字解释: “泰” 的基本字义: 平安,安定:~适(幽闲安适)。~安。~然处之。 佳,美好:~运。否(pǐ)极~来。 极:~西(旧指欧洲)。 骄纵,傲慢:~侈(骄纵奢侈

解释词语“蚕蔟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蚕蔟: 拼音:cán cù 注音:ㄘㄢˊ ㄘㄨˋ 词语解释: ◎ 蚕蔟 cáncù 供蚕作茧的草蔟,即“蚕山” -- 亦作“ 蚕簇 ”。 供蚕吐丝作茧的用具。俗称蚕山。多用竹、木、草等做成。《晋书·后妃传上·左贵嫔》:“修成蚕蔟,分茧理丝。” 宋 陆游 《初夏闲居》诗之二:“蚕簇尚寒

解释词语“太蔟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太蔟: 拼音:tài cù 注音:ㄊㄞˋ ㄘㄨˋ 词语解释: 亦作“ 太簇 ”。 1.十二律中阳律的第二律。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二曰太蔟,所以金奏赞阳出滞也。”《淮南子·时则训》:“律中太蔟,其数八。” 清 黄宗羲 《答刘伯绳问律吕》:“太簇长八寸,积六百四十八分。” (2).古人将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配,太蔟配正月,因以为农历正月的别名。《吕氏春秋·音律》:“太蔟之月,阳气始生,草木繁动。” 高诱